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高层建筑多灾害防御架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02799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5 2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多灾害防御架构,包括:钢管混凝土柱;端部加强H型钢梁,其中,端部加强H型钢梁与钢管混凝土柱垂直设置;剪力传递板,剪力传递板与钢管混凝土柱相连,剪力传递板与端部加强H型钢梁腹板平行;加劲角钢耗能器,所述加劲角钢耗能器分别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和所述端部加强H型钢梁相连;多灾害防御拉结筋,所述多灾害防御拉结筋无粘结穿过所述钢管混凝土柱并锚固在高层外框架角部。由此,能够实现高层建筑结构功能可恢复、减小地震损失、加快震后恢复速度,同时具有良好的防连续倒塌性能,从而大大提高结构的经济性与安全性。

Multi disaster defense architecture for high-rise building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igh-rise building disaster prevention framework, including: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column; end strengthening H beam, the end of the H type steel beam and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column is vertically arranged; the shear transfer plate, shear transfer plate and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columns connected with shear transfer plate and the end of the H parallel steel web stiffeners; damper, the damper stiffeners respectively and the concrete steel pipe column and the end of the H beam is connected; multi disaster prevention of tie bar, the disaster prevention Rachel unbonded through the CFST column and anchored at the top corner of the frame. Thus, it can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high-rise building structure can be restored, reduce earthquake damage and accelerate the recovery speed, and has good anti collapse performance, thereby greatly improving the safety and economy of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层建筑多灾害防御架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结构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高层建筑多灾害防御架构。
技术介绍
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给地震工程界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保证地震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工程设施、城市乃至整个社会的震后功能可快速恢复。震后功能可快速恢复是指通过综合的防灾减灾措施,尽可能降低工程设施、生命线系统、城市、社会等在遭遇强震后的灾害损失和影响,保证其功能不中断或尽快恢复。随着震害经验的不断总结以及结构抗震设计的不断完善,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普遍具有较高的安全储备,能够保障大震下高层建筑的抗倒塌性能。但不能避免地震荷载作用下梁柱节点等关键部位的损伤,也不能保证在地震后恢复其残余变形,而且由于梁柱节点位置的特殊性以及破坏严重性使其难以加固修复,最后整个结构只能被推倒重建从而造成巨大浪费。根据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mericanSocietyofCivilEngineering,ASCE)《ASCE7-05房屋及其他建筑最小设计荷载规范》的定义,结构连续性倒塌是指:偶然荷载作用下的局部初始破坏扩展到其他单元,造成与初始破坏不成比例的结构部分或整体倒塌。偶然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层建筑多灾害防御架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层建筑多灾害防御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混凝土柱;端部加强H型钢梁,其中,所述端部加强H型钢梁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垂直设置;剪力传递板,所述剪力传递板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相连,所述剪力传递板与所述端部加强H型钢梁腹板平行;加劲角钢耗能器,所述加劲角钢耗能器分别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和所述端部加强H型钢梁相连;多灾害防御拉结筋,所述多灾害防御拉结筋无粘结穿过所述钢管混凝土柱并锚固在高层外框架角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多灾害防御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混凝土柱;端部加强H型钢梁,其中,所述端部加强H型钢梁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垂直设置;剪力传递板,所述剪力传递板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相连,所述剪力传递板与所述端部加强H型钢梁腹板平行;加劲角钢耗能器,所述加劲角钢耗能器分别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和所述端部加强H型钢梁相连;多灾害防御拉结筋,所述多灾害防御拉结筋无粘结穿过所述钢管混凝土柱并锚固在高层外框架角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多灾害防御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角钢耗能器包括:耗能角钢,所述耗能角钢分别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和所述端部加强H型钢梁相连;耗能加劲肋,所述耗能加劲肋与所述耗能角钢相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层建筑多灾害防御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加劲肋为多个,所述耗能加劲肋与所述耗能角钢通过螺栓相连。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层建筑多灾害防御架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加劲角钢耗能器为多个时,所述加劲角钢耗能器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通过第一螺栓相连,其中,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钢管混凝土柱,所述第一螺栓为多个;所述加劲角钢耗能器与所述端部加强H型钢梁通过第二螺栓相连,所述第二螺栓为多个。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多灾害防御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包括:外包钢管,所述外包钢管位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的外边界;内隔板,所述内隔板第一表面与所述端部加强H型钢梁第一表面共面,所述内隔板第二表面与所述端部加强H型钢梁的第二表面共面,所述内隔板侧面与所述外包钢管内表面以焊接形式相连;拉结筋钢套管,所述拉结筋钢套管轴线与所述多灾害防御拉结筋轴线重合,所述拉结筋钢套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新征张磊解琳琳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