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具有侧凹部成型品的方法、用于该方法的锻造成型装置以及中间成型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585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制造具有侧凹部的形成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作为待形成构件的中间形成体(18)放置在由固定模(66)和可在偏压机构作用下移位的多个分体模(68)限定的空腔内,该中间形成体(18)具有沿着其轴向延伸预定长度的中空筒形环状侧壁(20)和与所述环状侧壁(20)连续的实心体(22);    使冲头(90)下降以进行第一镦锻成型处理,从而在环绕所述待形成构件的所述分体模(68)下降的同时,使得所述冲头(90)的第一形成部(92)使所述待形成构件的所述环状侧壁(20)径向向外塑性变形,于是在所述待形成构件的一轴向端部上形成第一镦锻成型部(26a);以及    使所述冲头(90)进一步下降以进行第二镦锻成型处理,使得所述冲头(90)抵靠并挤压所述待形成构件的所述实心体(22),从而在环绕所述待形成构件的所述分体模(68)下降的同时,使得所述实心体(22)径向向外塑性变形,以使所述实心体(22)的经过了塑性变形的材料流入并填充到所述分体模(68)的第二形成部(82)内,从而在所述待形成构件的另一轴向端部上形成第二镦锻成型部(26b),并且使所述分体模(68)的侧凹形成部(80)在所述第一镦锻成型部(26a)与所述第二镦锻成型部(26b)之间形成侧凹部(2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侧凹部的形成件的制造方法(用于生产具有侧凹部成型品的方法)和用于制造这一形成件的锻造装置以及用于其的中间形成体(成型体),该方法通过对锻造用坯料或者中间形成体(成型体)进行锻造从而形成成型件,该成型件在其轴向上的两个相对端部上包括第一镦锻成型部和第二镦锻成型部,且包括位于上述第一镦锻成型部和第二镦锻成型部之间的侧凹部。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公知通过锻造来制造具有侧凹部的构件。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2-346683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的下模和上模,该下模在周向上被分割多个部分,具有位于其一个轴向端部上的抵接面和与侧凹部的形状相互补的径向向内突出的环状突出部,所述下模用于支撑待成型构件的径向外侧;该上模具有可与上述抵接面接合的座面,其可沿轴向从上述抵接面配合到上述下模的径向外侧,可从上述下模的径向外侧向内侧固定上述下模。 而且在日本特开平9-239740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模装置,其具有可动板和引导机构,其中该可动板具有分体模顶出杆和顶出杆,该引导机构用于相对于分体模的可动方向以预定角度引导分体模。分体模的打开与成型品的顶出在一个动作循环内同时进行,这样缩短了成型件脱模所需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制造具有侧凹部的形成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作为待形成构件的中间形成体(18)放置在由固定模(66)和可在偏压机构作用下移位的多个分体模(68)限定的空腔内,该中间形成体(18)具有沿着其轴向延伸预定长度的中空筒形环状侧壁(20)和与所述环状侧壁(20)连续的实心体(22);使冲头(90)下降以进行第一镦锻成型处理,从而在环绕所述待形成构件的所述分体模(68)下降的同时,使得所述冲头(90)的第一形成部(92)使所述待形成构件的所述环状侧壁(20)径向向外塑性变形,于是在所述待形成构件的一轴向端部上形成第一镦锻成型部(26a);以及使所述冲头(90)进一步下降以进行第二镦锻成型处理,使得所述冲头(90)抵靠并挤压所述待形成构件的所述实心体(22),从而在环绕所述待形成构件的所述分体模(68)下降的同时,使得所述实心体(22)径向向外塑性变形,以使所述实心体(22)的经过了塑性变形的材料流入并填充到所述分体模(68)的第二形成部(82)内,从而在所述待形成构件的另一轴向端部上形成第二镦锻成型部(26b),并且使所述分体模(68)的侧凹形成部(80)在所述第一镦锻成型部(26a)与所述第二镦锻成型部(26b)之间形成侧凹部(2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分体模(68)的侧凹形成部(80)在所述第一镦锻成型部(26a)与所述第二镦锻成型部(26b)之间分配材料流动,所述侧凹形成部(80)抵接所述待形成构件的所述环状侧壁(20)与所述实心体(22)之间的边界区域。3.一种制造具有侧凹部的形成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作为待形成构件的中空筒体(118)放置在由固定模(66)和可在偏压机构作用下移位的多个分体模(68)限定的空腔内,该中空筒体具有沿着其轴向延伸预定长度的中空筒形环状侧壁(120)和与所述环状侧壁(120)连续的下环状侧壁(122);使冲头(166)下降以进行第一镦锻成型处理,从而在环绕所述待形成构件的所述分体模(68)下降的同时,使得所述冲头(166)的第一形成部(164)使所述待形成构件的所述上环状侧壁(120)径向向外塑性变形,于是在所述待形成构件的一轴向端部上形成第一镦锻成型部(26a);以及使所述冲头(166)进一步下降以进行第二镦锻成型处理,使得所述冲头(166)挤压所述待形成构件的所述下环状侧壁(122),从而在环绕所述待形成构件的所述分体模(68)下降的同时,使得所述下环状侧壁(122)径向向外塑性变形,以使所述下环状侧壁(122)的经过了塑性变形的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原贵司白石岳之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