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交通标志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5717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孔交通标志板,包括交通标志板本体,所述交通标志板本体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以阵列方式分布在交通标志板本体上,所述交通标志板本体的一侧表面上设有文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现有交通标志版面进行改进,通过在标志板上设置透风孔,减少标志板迎风面积、减低风的阻力,从而减少受大风、台风等不利季节交通标志被刮倒的现象,此外,还能达到节省标志牌支撑结构和基础的工程量,减少工程造价的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交通安全设施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减少风荷载的交通指路标志。
技术介绍
道路交通指路标志是公路和城市道路中保障交通流按照既定的交通组织方案顺畅运行、实现交通管理目标的重要交通设施。交通标志包括有警告、禁令、指示、指路等类型。指路标志传递信息的文字包括汉字、拼音字、英文字、阿拉伯数字等。根据指路标志需要传递的信息数量及图案,通过计算车速确定不同等级道路体系指路标志的汉字高度、其他文字高度、信息文字间隔及行距等要素,从而确定不同等级道路体系指路标志的版面规格尺寸,其形状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根据《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678-1999)车速为4(Tl20km/h对应的指路标志版面汉字高度h为25 70cm,指路标志一般尺寸为5. 5^11h (长)X5 7h (宽)。由于指路标志版面尺寸较大,其采用的支撑方式多为双柱式、悬臂式(L型、F型、T型)、门式等种类。标志板所承受的荷载主要为风载,风载与风速的平方、面积成正比,且风速随离地高度增加而增加。随着标志需要传递的信息量增多,对沿海地区,特别受台风影响较大的沿海地区,其标志板的尺寸会变得更大,进而影响到标志支撑结构和基础的规模、尺寸。交通标志版面的扩大,不仅增加工程量和造价,而且在受台风影响的地区还会造成标志被刮倒引发的安全事故。中国专利CN101582219A披露了一种道路交通标志板,它包括板体及板体背面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用于将板体固定于路旁的柱体上,所述板体是用以废旧线路板非金属材料作为填料的BMC复合材料模压成型的,板体厚度为3 5mm,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两对螺栓和至少两个钢箍,螺栓的末端预埋于板体内,每对螺栓之间的距离与柱体的直径相适配。中国专利CN201193313Y披露了一种木塑交通标志板,包括基板和装饰层,所述的基板由中间包裹有夹心层的木塑材料构成,基板的前面设置有装饰层,基板的背面设置有可与支架或墙体连接的连接结构。现有的技术中的交通标志板都还无法解决标志板的重量、稳定性、造价之间的关系,如果提供一种重量轻、稳定性高、造价低廉的标志版,那将促进交通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孔交通标志板,能减少标志板迎风面积、减低风的阻力,且节省标志牌支撑结构和基础的工程量,同样减少工程造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是一种多孔交通标志板,包括交通标志板本体,所述交通标志板本体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以阵列方式分布在交通标志板本体上,所述交通标志板本体至少一侧表面上设有文字。在本技术中提供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通孔以正方形或等边三角形样式分布。在本技术中提供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直径为I. 25^3. 5 cm。在本技术中提供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文字的高度和通孔的直径比为I :15 25。在本技术中提供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直径和相邻通孔之间的距离比为I :2 2. 5。在本技术中提供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相邻通孔之间的距离和文字的高度之比为2 2. 5 :15 25。在本技术中提供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交通标志板本体的另一侧表面与支撑件相连,所述支撑件为双柱式、悬臂式或门式。进一步优选,所述悬臂式为L型、F型或T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对现有交通标志版面进行改进,通过在标志板上设置透风孔,减少标志板迎风面积、减低风的阻力,从而减少受大风、台风等不利季节交通标志被刮倒的现象,此外,还能达到节省标志牌支撑结构和基础的工程量,减少工程造价的效果O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中提供的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远处观察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孔交通标志板,在交通标志板本体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以阵列方式分布在交通标志板本体上,所述交通标志板本体的一侧表面上设有文字,文字的高度和通孔的直径比为I :15 25,通孔的直径和相邻通孔之间的距离比为I :2 2.5,通孔的直径为I. 25^3. 5 cm。。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多孔交通标志板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内容,但实施例的内容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实施例I如图I所述,在尺寸为135cm X 50cm的交通标志板本体上设有圆形透风通孔,通孔以正方形样式分布阵列方式分布在交通标志板本体上。在交通标志板本体的上表面上印有文字。通孔的直径d为3cm,相邻通孔之间的距离D(即相邻通孔圆形之间的距离)为6cm,文字的高度为65 cm。在交通标志板本体下表面与双柱式的支撑件相连。图2是远处观察图I所示交通标志板的示意图,交通标志板本体在使用过程中并没有由于在其上设通孔而导致无法看清其上的文字。在交通标志板本体上设置矩形排列通孔,克服了以往交通标志由于尺寸过大造成的支撑结构和基础过于庞大。由于设置了透风孔,迎风面积可减少12. 57^19. 63%,一方面可以节省支撑结构和基础的工程量,降低造价。同时也降低了在大风、台风季节交通标志被刮倒的现象,提高了标志板的安全性。实施例2如图3所示,在尺寸为400cmX350cm的交通标志板本体上设有圆形透风通孔,通孔以正方形样式分布阵列方式分布在交通标志板本体上。在交通标志板本体的上表面上印有各种标志文字。在交通标志板本体还还没设置些辅助的装置,如照明设备、夜光反射层坐寸ο通孔的直径d为2cm,相邻通孔之间的距离D(即相邻通孔圆形之间的距离)为4cm,文字的高度为40cm。在交通标志板本体下表面与T型悬臂式的支撑件相连。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技术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技术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多孔交通标志板,包括交通标志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标志板本体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以阵列方式分布在交通标志板本体上,所述交通标志板本体至少一侧表面上设有文字。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孔交通标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以正方形或等边三角形样式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孔交通标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直径为I.25^3. 5cm。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孔交通标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文字的高度和通孔的直径比为I : 15 25。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孔交通标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直径和相邻通孔之间的距离比为I :2 2. 5。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孔交通标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通孔之间的距离和文字的高度之比为2 2. 5 :15 25。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孔交通标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标志板本体的另一侧表面与支撑件相连,所述支撑件为双柱式、悬臂式或门式。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孔交通标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式为L型、F型或T型。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孔交通标志板,包括交通标志板本体,所述交通标志板本体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以阵列方式分布在交通标志板本体上,所述交通标志板本体的一侧表面上设有文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对现有交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孔交通标志板,包括交通标志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标志板本体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以阵列方式分布在交通标志板本体上,所述交通标志板本体至少一侧表面上设有文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庆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