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迎轮护轨安装垫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5609 阅读:3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迎轮护轨安装垫板,包括垫板主体、设置在垫板主体上用于压设基本轨的压轨装置,和设置在垫板主体上用于安装迎轮护轨的撑板,还包括设置在垫板主体上,且与撑板安装迎轮护轨的板面贴合的支撑块。可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迎轮护轨安装在撑板上后,不像现有技术中一样处于悬空状态,其底部受到设置在垫板主体上的支撑块的支撑,使得迎轮护轨和撑板之间的连接螺栓不易松动,即使连接螺栓出现轻微的松动,由于该支撑块的支撑,其也不易发生进一步的松动,即使车轮爬上迎轮护轨,碾压迎轮护轨,迎轮护轨和撑板之间的连接螺栓也不会被剪断,提高了迎轮护轨安装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道岔尖轨转辙系统的设备应用可靠性
,特别涉及ー种迎轮护轨安装垫板。技术背景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生产规模的不断増大,对运输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鉄路运输行业,以其运输能力大,车速较高等优点,担任了运输重任。然而,列车特别是重载列车,在经过道岔时,一方面会对车轮和尖轨产生剧烈摩擦,影响车轮与道岔尖轨的使用寿命,另ー方面,车轮在此时容易发生横向位移,脱离基本轨。因此,在道岔处一般安装设置有迎轮护轨,用于限制车轮的横向位移,減少车轮摩擦、保证列车在转弯时不会冲下基本轨。因此迎轮护轨是控制车轮运行方向,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设置。请參考图I和图2,图I为现有技术中迎轮护轨安装垫板的剖面图;图2为;图2为现有技术中迎轮护轨安装垫板的俯视图。如图I和图2所示,迎轮护轨垫板包括垫板主体I、设置在垫板主体I上用于安装基本轨的滑床台2、设置在垫板主体I上的用于安装迎轮护轨的撑板3和用于安装基本轨的台板4。其中、滑床台2上开设有沟槽21,エ字形的基本轨安装在沟槽21处;撑板3上开设有安装孔31,迎轮护轨通过该安装孔31安装在撑板3上。然而,在这种结构设计中,迎轮护轨通过安装孔31安装在撑板3上后,处于独立悬挂状态,一旦之间的连接螺栓松动,迎轮护轨位置发生变化,轮缘槽尺寸减小,会导致列车在经过时,车轮爬上迎轮护轨,碾压迎轮护轨,使得迎轮护轨和撑板之间的连接螺栓被剪断。因此,如何对现有技术中的迎轮护轨安装垫板做出改进,使得护轨安装牢固可靠,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ー种迎轮护轨安装垫板,能够使得护轨的安装牢固可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ー种迎轮护轨安装垫板,包括垫板主体、设置在所述垫板主体上用于压设基本轨的压轨装置,和设置在垫板主体上的用于安装迎轮护轨的撑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垫板主体上,且与所述撑板安装迎轮护轨的板面贴合的支撑块。优选地,上述迎轮护轨安装垫板中,所述支撑块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撑板安装迎轮护轨的板面的两端。优选地,上述迎轮护轨安装垫板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垫板主体上的压块,所述压块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压紧基本轨的凹槽。优选地,上述迎轮护轨安装垫板中,所述压块与所述垫板主体通过螺栓连接。优选地,上述迎轮护轨安装垫板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撑板上用于安装迎轮护轨的板面贴合的调整垫片。优选地,上述迎轮护轨安装垫板中,所述调整垫片与所述撑板通过螺栓连接。优选地,上述迎轮护轨安装垫板中,在道岔之前路段,迎轮护轨内侧只有原路段的基本轨,所述压轨装置为设置在所述垫板主体上的压簧。优选地,上述迎轮护轨安装垫板中,在道岔处及之后路段,迎轮护轨内侧的原路段的基本轨和转折处的尖轨相交,所述压轨装置为设置在所述垫板主体上的滑床台。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迎轮护轨安装垫板,包括垫板主体、设置在垫板主体上用于压设基本轨的压轨装置,和设置在垫板主体上用于安装迎轮护轨的撑板,还包括设置在垫板主体上,且与撑板安装迎轮护轨的板面贴合的支撑块。可知,本技术中,迎轮护轨安装在撑板上后,不像现有技术中一祥处于悬空状态,其底部受到设置在垫板主体上的支撑块的支撑,使得迎轮护轨和撑板之间的连接螺栓不易松动,即使连接螺栓出现轻微的松动,由于该支撑块的支撑,其也不易发生进一歩的松动。即使车轮爬上迎轮护轨,碾压迎轮护轨,迎轮护轨和撑板之间的连接螺栓也不会被剪断,提高了迎轮护轨安装的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现有技术中迎轮护轨安装垫板的剖面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迎轮护轨安装垫板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迎轮护轨安装垫板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中迎轮护轨安装垫板的俯视图;图5为将迎轮护轨安装至本技术提供的迎轮护轨安装垫板上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A剖视图。上图中,附图标记和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I垫板主体;2压轨装置;3撑板;4台板;5压块;6支撑块;7调整垫片;8迎轮护轨;9基本轨;10尖轨。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ー种迎轮护轨安装垫板,能够使得护轨的安装牢固可靠。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请參考图3、图4,图3为本技术中迎轮护轨安装垫板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中迎轮护轨安装垫板的俯视图。本技术提供的迎轮护轨安装垫板,包括垫板主体I、设置在垫板主体I上用于压设基本轨9的压轨装置2,和设置在垫板主体I上用于安装迎轮护轨8的撑板3,还包括设置在垫板主体I上,且与撑板3安装迎轮护轨8的板面贴合的支撑块6。可知,本技术中,迎轮护轨8安装在撑板3上后,不像现有技术中ー样处于悬空状态,其底部受到设置在垫板主体I上的支撑块6的支撑,使得迎轮护轨8和撑板3之间的连接螺栓不易松动,即使连接螺栓出现轻微的松动,由于该支撑块6的支撑,其也不易发生进ー步的松动。即使车轮爬上迎轮护轨8,碾压迎轮护轨8,迎轮护轨8和撑板3之间的连接螺栓也不会被剪断,提高了迎轮护轨8安装的可靠性。具体地,上述支撑块6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撑板3安装迎轮护轨8的板面的两端。使得支撑块6对迎轮护轨8的支撑更加平稳,牢固,进ー步提高了迎轮护轨8安装的可靠性。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还包括设置垫板主体I上的压块5,该压块5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压紧基本轨9的凹槽,如图3所示。常识可知,基本轨9的截面为エ字型,该压块5和滑床台2底部的凹槽分别压紧基本轨9轨底的两侧,使得基本轨9的安装稳固可靠。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具体地,上述压块5与垫板主体I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使得对基本轨9的压紧カ直接作用在轨底,连接稳固,不易松动。请參考图5和图6,图5为将迎轮护轨安装至本技术提供的迎轮护轨安装垫板上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A剖视图。如图6所示,为了调整迎轮护轨8与基本轨9之间的轮缘槽的宽度,本技术还包括设置在上述撑板3上用于安装迎轮护轨8的板面贴合的调整垫片7。可知,将迎轮护轨8安装至撑板3上后,该调整垫片7处于迎轮护轨8和撑板3之间,通过调整该调整垫片7的厚度,可以得到不同的轮缘槽的宽度,只需挑选合适的调整垫片7,便可将轮缘槽调整至合适宽度,从而保证了护轨与轮缘之间的距离,迫使车轮横向位移,起到保护尖轨和车轮的目的。具体地,上述调整垫片7与撑板3通过螺栓连接,可知,螺栓连接为可拆卸连接。当迎轮护轨8在使用过程中被磨损后,可以方便地通过将螺栓拆卸,重新添加调整垫片7来进行调整,保证轮缘槽宽度尺寸在合理的范围,増加了本技术的灵活性。由图5可知,迎轮护轨8安装的路段处于两股线路相交的道岔处,在道岔之前路段,迎轮护轨8内侧只有原路段的基本轨9,上述压轨装置2为设置在垫板主体I上的压簧。在道岔处及之后路段,迎轮护轨8内侧的原路段的基本轨9和转折处的尖轨10相交,由于尖轨10的阻碍作用,使得压簧没有布置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迎轮护轨安装垫板,包括垫板主体(1)、设置在所述垫板主体(1)上用于压设基本轨(9)的压轨装置(2),和设置在垫板主体(1)上的用于安装迎轮护轨(8)的撑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垫板主体(1)上,且与所述撑板(3)安装迎轮护轨(8)的板面贴合的支撑块(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玉萍卜德勋李念会田杰常俊张明崔立久朱迎春李绪华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