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纱机中的粗纱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5296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细纱机中的粗纱循环装置,电机(5)设置在轨道(1)的下方,齿轮(6)设置在电机(5)的输出轴上,第一摩擦轮(8)、第二摩擦轮(9)设置在轨道(1)上,第一摩擦轮(8)通过同步带(7)与齿轮(6)连接,输送杆(2)通过输送导向装置(3)设置在轨道(1)的槽中,吊锭(4)设置在输送杆(2)下方,输送杆(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铰接件(13),相邻的铰接件(13)通过输送杆导向装置(3)上的轴连接,所述的输送杆(2)位于第一摩擦轮(8)和第二摩擦轮(9)之间,第一摩擦轮(8)、第二摩擦轮(9)与输送杆(2)滚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粗纱的自动循环运动,能够方便粗纱工运输粗纱,减少粗纱工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纺织机械的一个部件,具体涉及一种细纱机中的粗纱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细纱机输送备用粗纱有两种方式,一种为直线游车形式,一种为循环形式。直线游车因细纱机上所附带的集体落纱装置和辅机吹吸清洁器占据了通道,影响挡车工工作,导致挡车工工作效率低,粗纱工劳动强度大。循环游车的使用有效增大了通道的空间,能够让粗纱工能轻松更换粗纱,但由于各厂生产的粗纱循环装置其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纺织厂很难接受,且由于目前用工成本的增加,多数纺织厂一直期待一种能省工,且性价比高的产品来代替现在的循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细纱机中的粗纱循环装置,该装置实现了粗纱的自动循环运动,能够方便粗纱工运输粗纱,减少粗纱工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细纱机中的粗纱循环装置,它包括轨道、输送杆、输送杆导向装置、吊锭、电机、齿轮、同步带、第一摩擦轮和第二摩擦轮,电机设置在轨道的下方或者上方,齿轮设置在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一摩擦轮、第二摩擦轮设置在轨道上,第一摩擦轮通过同步带与齿轮连接,输送杆通过输送导向装置设置在轨道的槽中,吊锭设置在输送杆下方,输送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铰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细纱机中的粗纱循环装置,它包括轨道(1)、输送杆(2)、输送杆导向装置(3)、吊锭(4)、电机(5)、齿轮(6)、同步带(7)、第一摩擦轮(8)和第二摩擦轮(9),其特征是电机(5)设置在轨道(1)的下方,齿轮(6)设置在电机(5)的输出轴上,第一摩擦轮(8)、第二摩擦轮(9)设置在轨道(1)上,第一摩擦轮(8)通过同步带(7)与齿轮(6)连接,输送杆(2)通过输送导向装置(3)设置在轨道(1)的槽中,吊锭(4)设置在输送杆(2)下方,输送杆(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铰接件(13),相邻的铰接件(13)通过输送杆导向装置(3)上的轴连接,所述的输送杆(2)位于第一摩擦轮(8)和第二摩擦轮(9)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平徐富荣赵振毅丁亚平王丽朱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经纬合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四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