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钢丝绳的安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4301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起重机钢丝绳的安装装置,包括第一预紧卷筒(31)、第二预紧卷筒(32)、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预紧卷筒(31)和所述第二预紧卷筒(32)轴向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预紧卷筒(31)和所述第二预紧卷筒(32)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预紧卷筒(31)和所述第二预紧卷筒(32)进行同向同速同步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驱动机构控制第一预紧卷筒和第二预紧卷筒转动,使钢丝绳安装过程中得到预紧力,避免乱绳,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起重机领域,尤其涉及起重机钢丝绳的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大型起重机起重钢丝绳长度较长,安装后未经过预紧容易出现乱绳现象,严重影响钢丝绳使用寿命。如何在起重机钢丝绳安装过程中保证提供稳定的额定预紧力,成为当 前起重机安装的ー个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起重机钢丝绳的安装装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起重机钢丝绳的安装装置,包括第一预紧卷筒、第二预紧卷筒、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预紧卷筒和所述第二预紧卷筒轴向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预紧卷筒和所述第二预紧卷筒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预紧卷筒和所述第二预紧卷筒进行同向同速同步转动。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第一预紧卷筒和所述第二预紧卷筒圆周表面上分别设有螺旋沟槽;所述第一预紧卷筒上的螺旋沟槽与所述第二预紧卷筒上的螺旋沟槽相互平行,并沿轴向相互错开半个沟槽宽度的距离。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该安装装置还包括齿轮轴,所述齿轮轴位于所述第一预紧卷筒和所述第二预紧卷筒之间、且所述齿轮轴分别于所述第一预紧卷筒和所述第ニ预紧卷筒相连。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与所述齿轮轴相连、且驱动所述齿轮轴进行转动。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该安装装置还包括预紧カ检验装置,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液压比例控制阀,所述液压比例控制阀与所述液压马达相连;所述预紧力检验装置包括测カ滚轴、拉カ传感器,所述测カ滚轴轴心两端连接有所述拉カ传感器;所述拉カ传感器将钢丝绳预紧カ反馈至所述液压比例控制阀,所述液压比例控制阀自动控制调节所述液压马达。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该安装装置还包括存绳滚筒,所述存绳滚筒由滚筒心、挡板和马达组成,所述挡板与所述滚筒心为可拆式连接,所述马达与所述存绳滚筒相连、且驱动所述滚筒心进行转动。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滚筒心设有多个供与所述挡板进行匹配拼装的装配槽。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挡板由两层环木拼装组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驱动机构控制第一预紧卷筒和第二预紧卷筒转动,使钢丝绳安装过程中得到预紧力,避免乱绳,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安装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安装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存绳滚筒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和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ー种起重机钢丝绳的安装装置,包括第一预紧卷筒31、第二预紧卷筒32、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预紧卷筒31和所述第二预紧卷筒32轴向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预紧卷筒31和所述第二预紧卷筒32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预紧卷筒31和所述第二预紧卷筒32进行同向同速同步转动。 本技术的起重机钢丝绳的安装装置通过驱动机构控制第一预紧卷筒31和第ニ预紧卷筒32转动,使钢丝绳安装过程中得到预紧力,避免乱绳,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O所述第一预紧卷筒31和所述第二预紧卷筒32圆周表面上分别设有螺旋沟槽;所述第一预紧卷筒31上的螺旋沟槽与所述第二预紧卷筒32上的螺旋沟槽相互平行,并沿轴向相互错开半个沟槽宽度的距离。避免了钢丝绳卷绕的干扰,防止乱绳。该安装装置还包括齿轮轴33,所述齿轮轴33位于所述第一预紧卷筒31和所述第ニ预紧卷筒32之间、且所述齿轮轴33分别于所述第一预紧卷筒31和所述第二预紧卷筒32相连。通过齿轮轴33,使得第一预紧卷筒31和第二预紧卷筒32达到同向同速同步的效果,避免预紧过程造成的乱绳。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液压马达41,所述液压马达41与所述齿轮轴33相连、且驱动所述齿轮轴33进行转动。 该安装装置还包括预紧カ检验装置6,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液压比例控制阀,所述液压比例控制阀与所述液压马达41相连;所述预紧カ检验装置6包括测カ滚轴、拉カ传感器,所述测カ滚轴轴心两端连接有所述拉カ传感器;所述拉カ传感器将钢丝绳预紧カ反馈至所述液压比例控制阀,所述液压比例控制阀自动控制调节所述液压马达41。拉カ传感器测出瞬间钢丝绳预紧力,钢丝绳预紧后通过预紧カ检验装置6可以反馈预紧实际情況;当实际预紧カ过大或过小时,发出信号反馈至液压比例控制阀,通过液压比例控制阀自动调节控制液压马达41,使得钢丝绳达到稳定持续预紧的效果。预紧カ检验装置6与液压比例控制阀构成自动调节系统,使得钢丝绳预紧カ保持稳定,保证了钢丝绳的预紧质量。如图3所示,该安装装置还包括存绳滚筒1,所述存绳滚筒I由滚筒心11、挡板12和马达13组成,所述挡板12与所述滚筒心11为可拆式连接,所述马达13与所述存绳滚筒I相连、且驱动所述滚筒心11进行转动。挡板12与滚筒心11拼装有多种组合方式,可提供多种钢丝绳容量。所述滚筒心11设有多个供与所述挡板12进行匹配拼装的装配槽,将挡板12安装在不同的装配槽内,产生不同宽度的存绳滚筒I。所述挡板12由两层环木拼装组成,产生不同挡板12高度的存绳滚筒I。存绳滚筒I运输便捷,且解决了钢丝绳拆装后的存放问题,使得钢丝绳得以妥善存放不沾沙石等杂物。存绳滚筒I采用了马达13作为动力,ー改以往人力驱动放绳,钢丝绳拆装过程更人性化自动化。安装钢丝绳时,钢丝绳从存绳滚筒I引出,经过钢丝绳经由导向滚轴7、所述第一预紧卷筒31和所述第二预紧卷筒32的外切位置卷绕在所述第一预紧卷筒31和所述第二预紧卷筒32,最后通过测カ滚轴出绳卷绕在起重机的起升机构上。可以理解,起重机的起升机构对钢丝绳产生ー个动力,预紧系统则通过液压马达41控制第一预紧卷筒31和所述第二预紧卷筒32,使得第一预紧卷筒31和所述第二预紧卷筒32与其缠绕的钢丝绳产生摩擦阻力,使钢丝绳得到一个预紧的效果;进入起重机起升机构时也不易乱绳,且预紧后使用的钢丝绳寿命更长。导向滚轴7、第一预紧卷筒31、第二预紧卷筒32、驱动机构以及预紧カ检验装置6均安装固定在底座5上;底座5设有固定架可与现场固定物进行连接固定,使用方便。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ー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起重机钢丝绳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预紧卷筒(31)、第二预紧卷筒(32)、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预紧卷筒(31)和所述第二预紧卷筒(32)轴向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预紧卷筒(31)和所述第二预紧卷筒(32)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预紧卷筒(31)和所述第二预紧卷筒(32)进行同向同速同步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紧卷筒(31)和所述第二预紧卷筒(32)圆周表面上分别设有螺旋沟槽;所述第一预紧卷筒(31)上的螺旋沟槽与所述第二预紧卷筒(32)上的螺旋沟槽相互平行,并沿轴向相互错开半个沟槽宽度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干该安装装置还包括齿轮轴(33),所述齿轮轴(33)位于所述第一预紧卷筒(31)和所述第二预紧卷筒(32)之间、且所述齿轮轴(33)分别于所述第一预紧卷筒(31)和所述第二预紧卷筒(32)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重机钢丝绳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预紧卷筒(31)、第二预紧卷筒(32)、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预紧卷筒(31)和所述第二预紧卷筒(32)轴向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预紧卷筒(31)和所述第二预紧卷筒(32)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预紧卷筒(31)和所述第二预紧卷筒(32)进行同向同速同步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志勇黄伟明李国安徐雪山于锦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力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