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运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3148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运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待运输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下方设置运输平台进入布置空间;步骤S2:确定支撑受力的位置及关键断面位置;步骤S3:设置对应承载力的多台SPMT;步骤S4:将多条分配梁架设在所述SPMT上;步骤S5:将架设好分配梁的SPMT开至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底部;步骤S6:在所述分配梁上搭设楔形枕木;步骤S7:敲打所述楔形枕木两端;步骤S8: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贴附应变片及电测位移计;步骤S9:SPMT通过升降机构顶升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使其脱离原始支撑位;步骤S10:控制SPMT移动至预装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运输平稳、避免箱梁出现开裂等损伤。伤。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运输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运输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往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大多采取安装现场浇筑或者预制场预制后使用大型门式起重机、气囊、滑道等方式进行转运、滚装,效率较低,劳动强度大,并且为了能完成转运,对于预制箱梁的预制区域、重量、尺寸都有较大的限制,已不满足现如今桥梁建设大型模块化施工的需求,亟需针对混凝土箱梁大型化预制的现状及材质特性,专利技术一种承载力强、效率高、灵活且平稳的运输方法,来完成大型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现场转运及滚装上驳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运输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运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待运输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下方设置运输平台进入布置空间;步骤S2:根据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按照设计参数确定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装载运输时允许支撑受力的位置及关键断面位置;步骤S3:根据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重量设置对应承载力的多台SPMT(自行式液压模块车),并将按照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支撑受力位置进行布置;步骤S4:将多条分配梁按照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支撑受力位置架设在所述SPMT上;步骤S5:将架设好分配梁的SPMT开至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底部的所述运输平台进入布置空间处并对准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支撑受力位置;步骤S6:在所述分配梁上搭设楔形枕木,所述枕木搭设在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腹板位置的正下方两侧;步骤S7:敲打所述楔形枕木两端使其所述楔形枕木塞紧所述分配梁与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之间的空间;步骤S8:在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关键断面位置的上部及下部贴附与应变测试系统连接的应变片,在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关键断面位置的底部安装电测位移计;步骤S9:SPMT通过升降机构顶升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使其脱离原始支撑位;步骤S10:控制SPMT移动至预装位置,并操控SPMT的升降机构下降至存梁支墩顶面直至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全部重量由存梁支墩承受为止。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6中,所述楔形枕木上端铺设有第一橡胶垫层。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4中,在架设所述分配梁时在所述SPMT上铺设第二橡胶垫层。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9中,SPMT顶升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过程中,实时通过应变测试系统对其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应力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并实时通过电测位
移计对其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位移变化情况进行监测,一旦超出预定范围立即进行顶升角度调整或停止顶升。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3中,所述多台SPMT分为两组设置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前后两端,每组内的所述SPMT均为平行设置,所述两组SPMT均为横向布置或均为纵向布置,步骤S4中,所述多条分配梁均为横向布置在所述SPMT上。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SPMT作为运输车辆,具备多种模式行走功能和强大的承载能力,转弯半径小,灵活、平稳,有利于在狭窄场地中转运及精准放置,其液压悬挂系统能在起伏的路面上保持货台水平,有利于混凝土箱梁运输过程的稳定性;可根据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重量、尺寸及现场条件,灵活调整SPMT的车组数量和布置方式,再根据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设计参数确定箱梁的受力位置及关键断面位置,并在支撑受力位置布置分配梁及枕木进行承载,还在关键断面位置设置应变片及电测位移计进行应力及位移监测,这样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箱梁倾斜、扭转、应力过大等不利状态,确保箱梁在装载运输全过程中混凝土应力值都处于规范允许范围内,可避免箱梁结构出现开裂、受压破坏等损伤。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运输方法的流程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运输方法的运输平台的承载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1

1及2

2处的应变片布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3

3及4

4处的应变片布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中1

1、2

2、3

3及4

4处的电测位移计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标记:1

SPMT;2

分配梁;3

楔形枕木;41

第一橡胶垫层;42

第二橡胶垫层;5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6

应变片;7

电测位移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至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运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待运输预应力混凝土箱梁5下方设置运输平台进入布置空间,该运输平台进入布置空间可以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5预制时在底部预留出来;步骤S2:根据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5按照设计参数确定预应力混凝土箱梁5装载运输时允许支撑受力的位置及关键断面位置,该允许支撑受力的位置及关键断面位置可以根据设计文件拟定的结构尺寸、配筋情况及施工工序进行建模分析计算出应力结果,其建模计算包含预应力混凝土箱梁5装载运输过程及最终状态的应力计算,其具体计算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算法;步骤S3:根据预应力混凝土箱梁5的重量设置对应承载力的多台SPMT1(自行式液压模块车),多台SPMT1排列组合,并将按照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5的支撑受力位置进行布置;步骤S4:将多条分配梁2按照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5的支撑受力位置架设在所述SPMT1上,承载预应力混凝土箱梁5的载荷并传递至全部SPMT1车组上;
步骤S5:将架设好分配梁2的SPMT1开至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5底部的所述运输平台进入布置空间处并对准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5的支撑受力位置;步骤S6:在所述分配梁2上搭设楔形枕木3,所述枕木搭设在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5的腹板位置的正下方两侧;步骤S7:敲打所述楔形枕木3两端使其所述楔形枕木3塞紧所述分配梁2与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5之间的空间,确保每个支撑点都均匀受力;步骤S8:在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5的关键断面位置的上部及下部贴附与应变测试系统连接的应变片6,动静态应变测试系统可以通过贴附与箱梁表面的应变片6实时监测箱梁在装载运输过程中的应力变化,在超过规范限值前发出警报,避免箱梁因应力过大导致开裂、受压破坏,在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5的相对变形量较大的几个关键断面位置的底部安装电测位移计7,可以监测箱梁在装载过程中的相对位移,避免箱梁在装载时发生扭转等不利状况;步骤S9:SPMT1通过升降机构顶升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5,使其脱离原始支撑位;步骤S10:控制SPMT1移动至预装位置,并操控SPMT1的升降机构下降至存梁支墩顶面直至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5全部重量由存梁支墩承受为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待运输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下方设置运输平台进入布置空间;步骤S2:根据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按照设计参数确定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装载运输时允许支撑受力的位置及关键断面位置;步骤S3:根据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重量设置对应承载力的多台SPMT,并将按照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支撑受力位置进行布置;步骤S4:将多条分配梁按照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支撑受力位置架设在所述SPMT上;步骤S5:将架设好分配梁的SPMT开至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底部的所述运输平台进入布置空间处并对准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支撑受力位置;步骤S6:在所述分配梁上搭设楔形枕木,所述枕木搭设在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腹板位置的正下方两侧;步骤S7:敲打所述楔形枕木两端使其所述楔形枕木塞紧所述分配梁与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之间的空间;步骤S8:在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关键断面位置的上部及下部贴附与应变测试系统连接的应变片,在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关键断面位置的底部安装电测位移计;步骤S9:SPMT通过升降机构顶升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为金张佳鑫张宏业梁汝波林强张林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力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