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湖南大学专利>正文

行人小腿损伤防护前保险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72878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9:26
行人小腿损伤防护前保险杠系统,包括保险杠以及缓冲吸能块,所述保险杆位于车体的发动机罩以及主进气格栅下方,包括保险杠外蒙皮以及保险杆横梁,其保险杠外蒙皮以及保险杆横梁均为横向放置且开口向前的U型结构,保险杠横梁后部设置有若干与杠体垂直的加强筋,并设置有缓冲吸能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人-车碰撞时时,有效减少车体对人小腿的冲击力,从而减少对人小腿的伤害,可有效保护路人安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动车车体附件,尤其涉及ー种在汽车与行人发生碰撞时可以有效减少行人下肢损伤的行人小腿损伤防护前保险杠系统
技术介绍
近几年,随着交通安全意识的增加,在中国,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频度有所下降,但是交通事故造成伤亡总数还是很大。据统计分析,在所有的道路交通事故中,行人伤亡大约占到了总伤亡人数的20% ;其中下肢损伤发生频率仅次于头部损伤。在人、车相撞过程中,汽车前保险杠是造成行人下肢损伤的主要结构。在事故发生 时,行人小腿或膝关节区域首先与保险杠发生直接碰撞,胫骨承受直接的碰撞力,由于股骨运动的延迟,膝关节区域在承受弯曲载荷的同时还会承受剪切载荷。如果下肢与保险杠的接触面积过小,而保险杠的刚度又较大,胫骨就会承受较大的集中载荷,膝关节区域会承受较大的弯曲和剪切载荷。因此,汽车前保险杠系统的安全性设计对行人下肢损伤防护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ー种行人小腿损伤防护前保险杠系统,这种保险杠系统能够有效减轻行人下肢损伤,并且成本较低,而且安装方便,可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相关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行人小腿损伤防护前保险杠系统,包括保险杠以及缓冲吸能块,其中,所述保险杆位于车体的发动机罩以及主进气格栅下方,包括保险杠外蒙皮以及保险杆横梁,其保险杠外蒙皮以及保险杆横梁均为横向放置且开ロ向前的U型结构,保险杠外蒙皮位于保险杠横梁前部,而保险杠横梁后部设置有若干与杠体垂直的加强筋,通过保险杠外蒙皮可提供一定的行人防刮擦保护以及少量的缓冲保护,所述缓冲吸能块位于保险杠横梁与保险杠外蒙皮之间,并连接保险杠下部连接的副保险杠加强板,且副保险杠加强板末端通过连接固位装置与汽车的水箱支架连接。在本技术中,所述缓冲吸能块为发泡材料或塑料制成,其吸能效率高,在人-车碰撞时可以有效地吸收能量,减少胫骨骨折风险。而副保险杠加强板的材料选用刚度较大的硬脂塑料,且缓冲吸能块在结构设计上考虑与副保险杠加强板刚度相匹配,以减少膝关节的损伤。作为进一歩的改进,本技术的保险杠系统中,所述保险杠杠体的外蒙皮上、下两部分的前端面在同一个横截面上。作为进一歩的改进,本技术的保险杠系统中,副保险杠由一块整体的塑料板件构成,在减轻行人膝关节损伤的同时还可以充当汽车前部底板。本技术的保险杠系统中,保险杠横梁与保险杠外蒙皮之间设有泡沫结构的缓冲吸能块。此结构设计的目的在于减少胫骨骨折风险的同时,其在结构设计上与副保险杠加强板的刚度相匹配,以便減少人ー车碰撞时膝关节所承受的弯曲载荷。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与车辆本体的一体性好,且与传统的保险杠系统相比,本专利所提及的保险杠系统在人ー车碰撞时,不仅能够保护车体,同时也能有效减少行人下肢所受到的损伤。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汽车保险杠系统结构局部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保险杠系统中保险杠后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汽车保险杠系统与行人下肢侧面接触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ー步阐述本技术。參见图I行人小腿损伤防护前保险杠系统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保险杠系统包括保险杠横梁6、位于保险杠横梁前部的缓冲块4,包在缓冲块4外侧的保险杠外蒙皮3以及安装在保险杠外蒙皮后面的副保险杠加强板5。金属结构的保险杠横梁6通过焊接连接到车身骨架上;副保险杠加强板5前端通过卡扣与保险杠外蒙皮3连接,后端通过螺栓安装到水箱支架7底部。为了更好地保护行人下肢,保险杠外蒙皮3设置成一体式,且保证副保险杠加强板5的前端面与缓冲块4的前端面在一个横截面上。主进气栅格2安装在保险杠外蒙皮3和汽车发动机罩I之间。所述缓冲吸能块4安置于保险杠外蒙皮3与保险杠横梁6之间的空腔内,且要求该装置在汽车与行人发生碰撞后能有效地吸收碰撞能量,可以采用吸能效率较高的发泡材料或聚碳酸酯材料。本技术所述副保险杠加强板的结构如图2所示,通过增加加强筋51来增加加强板的整体刚度,该加强板后端通过连接固位装置52与水箱支架连接。该加强板安装在汽车前部结构的底部,在保护行人下肢的同吋,还可以充当汽车前底板。以下结合附图1、2和3,描述当汽车和行人发生碰撞时,本专利是如何有效减轻行人下肢损伤的。当行人与汽车相撞时,行人下肢首先与保险杠系统最外侧的保险杠外蒙皮3接触,接着,行人下肢开始运动,使得保险杠外蒙皮3和缓冲吸能块4接触;在下肢碰撞压缩吸能块的同时,副保险杠加强板5对行人下肢的接触力,使得下肢不会向汽车底盘下部弯曲,从而减少膝关节的侧向弯曲;吸能块的结构设计可以在下肢回弹时,有利于减少膝关节的弯曲。本专利要求缓冲吸能块4能够有效地吸收能量,以降低传递到胫骨上的冲击カ;同时要求副保险杠加强板5与缓冲吸能块4的刚度要匹配,以更好地減少膝关节所承受的载荷。与传统的保险杠系统相比,本专利所提及的保险杠系统能够有效地減少人ー车碰撞时,行人下肢所受到的损伤。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1.行人小腿损伤防护前保险杠系统,包括保险杠以及缓冲吸能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杆位于车体的发动机罩以及主进气格栅下方,包括保险杠外蒙皮以及保险杆横梁,其保险杠外蒙皮以及保险杆横梁均为横向放置且开ロ向前的U型结构,保险杠外蒙皮位于保险杠横梁前部,而保险杠横梁后部设置有若干与杠体垂直的加强筋,所述缓冲吸能块位于保险杠横梁与保险杠外蒙皮之间,并连接保险杠下部连接的副保险杠加强板,且副保险杠加强板末端通过连接固位装置与汽车的水箱支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行人小腿损伤防护前保 险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吸能块为发泡材料或塑料制成,而副保险杠加强板的材料选用硬脂塑料制成,且缓冲吸能块与副保险杠加强板刚度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行人小腿损伤防护前保险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杠体的外蒙皮上、下两部分的前端面在同一个横截面上。专利摘要行人小腿损伤防护前保险杠系统,包括保险杠以及缓冲吸能块,所述保险杆位于车体的发动机罩以及主进气格栅下方,包括保险杠外蒙皮以及保险杆横梁,其保险杠外蒙皮以及保险杆横梁均为横向放置且开口向前的U型结构,保险杠横梁后部设置有若干与杠体垂直的加强筋,并设置有缓冲吸能块。本技术可人-车碰撞时时,有效减少车体对人小腿的冲击力,从而减少对人小腿的伤害,可有效保护路人安全。文档编号B60R21/34GK202641587SQ20122029139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0日专利技术者杨济匡, 王丙雨, 韩勇, 江楷涛, 莫富灏, 黄冬 申请人:湖南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行人小腿损伤防护前保险杠系统,包括保险杠以及缓冲吸能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杆位于车体的发动机罩以及主进气格栅下方,包括保险杠外蒙皮以及保险杆横梁,其保险杠外蒙皮以及保险杆横梁均为横向放置且开口向前的U型结构,保险杠外蒙皮位于保险杠横梁前部,而保险杠横梁后部设置有若干与杠体垂直的加强筋,所述缓冲吸能块位于保险杠横梁与保险杠外蒙皮之间,并连接保险杠下部连接的副保险杠加强板,且副保险杠加强板末端通过连接固位装置与汽车的水箱支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济匡王丙雨韩勇江楷涛莫富灏黄冬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