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棒挤塑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2031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棒挤塑成型装置,包括有多个依次串联连接的料腔,每个料腔外套装有一个加热圈,每个加热圈上开有一个进风口,每个进风口外设有一个风机,串联的料腔中的第一个料腔具有一个可开闭的加料口,联的料腔中的最后一个料腔的末端开有多个出料孔,每个出料孔外接一个挤塑模具,所述的挤塑模具为条形管状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及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挤塑领域,尤其涉及ー种胶棒挤塑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挤塑又称为挤出,它是ー种塑料成型エ艺,是热塑性塑料成型的重要方法之一。挤塑是将塑料原料加热,使之呈黏流状态,在加压的作用下,通过挤塑模具而成为截面与ロ模形状相仿的连续体,然后进行冷却定型为玻璃态,经切割而得到具有一定几何形状和尺寸的塑料制品。但是,如果原料在加热过程中受热不均匀,便难以制成符合标准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ー种胶棒挤塑成型装置。 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胶棒挤塑成型装置,包括有多个依次串联连接的料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料腔外套装有ー个加热圈,每个加热圈上开有ー个进风ロ,每个进风口外设有ー个风机,所述的串联的料腔中的第一个料腔具有一个可开闭的加料ロ,联的料腔中的最后ー个料腔的末端开有多个出料孔,所述的每个出料孔外接ー个挤塑模具,所述的挤塑模具为条形管状物。所述的挤塑模具的个数为4个。本技术的原理是风机通过进风ロ往加热圈内吹风,使得加热圈内形成热风循环,有助于对料腔内的原料加热均匀。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及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加热圈和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2所示,胶棒挤塑成型装置,包括有多个依次串联连接的料腔I,每个料腔I外套装有ー个加热圈2,每个加热圈2上开有ー个进风ロ 3,每个进风ロ 3外设有ー个风机4,串联的料腔I中的第一个料腔Ia具有一个可开闭的加料ロ 5,串联的料腔I中的最后ー个料腔Ib的末端开有多个出料孔,每个出料孔外接ー个挤塑模具6,挤塑模具6为条形管状物。挤塑模具6的个数为4个。权利要求1.一种胶棒挤塑成型装置,包括有多个依次串联连接的料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料腔外套装有一个加热圈,每个加热圈上开有一个进风口,每个进风口外设有一个风机,所述的串联的料腔中的第一个料腔具有一个可开闭的加料口,联的料腔中的最后一个料腔的末端开有多个出料孔,所述的每个出料孔外接一个挤塑模具,所述的挤塑模具为条形管状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棒挤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塑模具的个数为4个。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胶棒挤塑成型装置,包括有多个依次串联连接的料腔,每个料腔外套装有一个加热圈,每个加热圈上开有一个进风口,每个进风口外设有一个风机,串联的料腔中的第一个料腔具有一个可开闭的加料口,联的料腔中的最后一个料腔的末端开有多个出料孔,每个出料孔外接一个挤塑模具,所述的挤塑模具为条形管状物。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及工作效率。文档编号B29C47/20GK202640740SQ20122019404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日专利技术者方菊萍 申请人:安徽金门工贸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胶棒挤塑成型装置,包括有多个依次串联连接的料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料腔外套装有一个加热圈,每个加热圈上开有一个进风口,每个进风口外设有一个风机,所述的串联的料腔中的第一个料腔具有一个可开闭的加料口,联的料腔中的最后一个料腔的末端开有多个出料孔,所述的每个出料孔外接一个挤塑模具,所述的挤塑模具为条形管状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菊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门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