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用弹性挡圈装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1544 阅读:3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用弹性挡圈装配工装,包括套管和套筒,套管的外部形状为锥形、且内腔与待装配轴外部形状相配合,套筒的内腔为由里到外半径逐渐增大、且与套管的外部形状相配合的锥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能实现轴用弹性挡圈在轴上的快速、无损装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生产工装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轴用弹性挡圈装配工装
技术介绍
轴用弹性挡圈比轴直径要小些,装配过程中需要将轴用弹性挡圈扩大。现有轴用弹性挡圈装配一般采用人工手持卡簧钳装配,装配过程中轴用弹性挡圈容易滑出,致使卡簧钳伤及密封轴承的密封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用弹性挡圈装配工装,操作简单,能实现轴用弹性挡圈在轴上的快速、无损装配。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用弹性挡圈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和套筒,套管的外部形状为锥形、且内腔与待装配轴外部形状相配合,套筒的内腔为由里到外半径逐渐增大、且与套管的外部形状相配合的锥形。本技术轴用弹性挡圈装配工装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套管和套筒的配合,能将轴用弹性挡圈在安装过程中得到受力均匀的半径扩张,进而实现在轴上的快速、无损装配,且本技术成本低,容易制造,操作简单。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轴用弹性挡圈装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利用本技术完成弹性挡圈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套筒,2.套管,3.密封轴承,4.轴,5.轴用弹性挡圈。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轴用弹性挡圈装配工装,包括套管2和套筒1,其中,套管2的外部形状为锥形,且套管2的内腔与待装配轴4外部形状相配合;套筒I的内腔为由里到外半径逐渐增大的锥形,且该锥形与套管2的外部形状相配合。如图I和图2所示,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套管2内腔与轴4外部形状的配合将套管2安装在轴4上,再将轴用弹性挡圈5套装在套管2的外部,将套管2的外端伸入在套筒I内,将套筒I向轴4的方向推动,在推动过程中,轴用弹性挡圈5随之同向运动,其半径不断扩大直至被卡装在轴4的安装槽内。在安装过程中,轴用弹性挡圈5受力均匀不会被损伤,且不会对轴4上安装槽一侧的密封轴承3造成损伤。权利要求1.一种轴用弹性挡圈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2)和套筒(I),所述套管(2)的外部形状为锥形、且内腔与待装配轴(4)外部形状相配合,所述套筒(I)的内腔为由里到外半径逐渐增大、且与套管(2)的外部形状相配合的锥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轴用弹性挡圈装配工装,包括套管和套筒,套管的外部形状为锥形、且内腔与待装配轴外部形状相配合,套筒的内腔为由里到外半径逐渐增大、且与套管的外部形状相配合的锥形。本技术操作简单,能实现轴用弹性挡圈在轴上的快速、无损装配。文档编号B25B27/00GK202640253SQ20122016830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9日专利技术者周恩溱 申请人:西安正麒电气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用弹性挡圈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2)和套筒(1),所述套管(2)的外部形状为锥形、且内腔与待装配轴(4)外部形状相配合,所述套筒(1)的内腔为由里到外半径逐渐增大、且与套管(2)的外部形状相配合的锥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恩溱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正麒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