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1018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和在底座上相对设置的两个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支撑部,支撑设置在被定位工件的下方并与被定位工件的底面配合;第一定位部,与被定位工件的沿竖直方向的第一侧面配合;第二定位部,与第一定位部相对设置,第二定位部沿水平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且第二定位部与被定位工件的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相配合;第三定位部,与支撑部相对设置,第三定位部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并与被定位工件的顶面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地防止被定位工件在焊接时产生的收缩变形,保证被定位工件在焊接前后的外形尺寸。(*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车车体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ー种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车体是机车的主要承载部件之一,机车的大部分机械、电气设备都安装在车体上,在机车运行的过程中,车体除了要承受垂直向载荷外,还要承受水平方向的冲击载荷和侧向力的作用,并传递机车牵引力和制动力。所以车体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保证机车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机车一般由底架、司机室钢结构、侧墙及后端墙等组成整体的承载式焊接结构。其中,底架位于车体的底部,是整个车体的基础,也是主要的承载结构。机车底架一般采用模块化结构的设计方法,整个底架有前、后端梁装配、底架中间部分组成,它们沿机车纵向中心线分段拼接,组成ー个框架式的结构,组成后,各部件之间的相关尺寸的要求比较严格,其中产品的外型尺寸(尤其是边梁外侧面的垂直度)是保证机车外形美观和后续エ序方便操作的基础。现有技术中在各部件的组对过程中,是通过如图I所示的装夹装置的定位而实现底架的组对完成,从图I中可以看出,现有技术的装夹装置采用内侧定位的方式,即定位块I设置在边梁内侧,并且定位块I是不可活动的,由位于边梁外侧的定位件2进行活动定位。现有技术只能对边梁进行两个表面的完全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和在所述底座(10)上相对设置的两个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支撑部,支撑设置在所述被定位工件的下方并与所述被定位工件的底面配合;第一定位部,与所述被定位工件的沿竖直方向的第一侧面配合;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定位部沿水平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且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被定位工件的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相配合;第三定位部,与所述支撑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定位部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并与所述被定位工件的顶面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成明吉金平苟瑞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