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平衡离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9891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平衡离心机,包括箱体,箱体盖板,两个空气过滤装置,支架,固定在支架上面的风机,取件门,开门装置,固定架和底板,和固定架中心处的上轴承装置和底板中心处的下轴承装置固定于箱体中央的中心轴,通过传动装置与中心轴相连接的电机,固定连接于中心轴顶端的自平衡装置,固定连接在箱体下部一侧的出风口,风叶固定在中心轴中部,风机通过风管与空气过滤装置上的进风口固定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风机和开门装置通过一个支架均设置在了箱体盖板上,有效地节省了设备的安装控件;由于采用了这种设置方式,缩短了风机和进风口之间的距离,降低了风阻,进而可以使用较小功率的风机,降低了设备的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离心机,尤其是涉及ー种自动平衡离心机。技术背景 目前在市场上,自平衡离心机有很多种,主要用于将清洗后的零件进行快速干燥,通过空气过滤装置将洁净的空气送入工作箱,当两边工作篮的エ件重量不相等吋,通过自平衡装置自动调整平衡,实现安全运转。但这些自平衡离心机都存在以下缺点第一,将风机和开门装置另行安装在离心机的箱体之外,分别设计安装支架,需要有较大的空间供设备进行安装,同时由于这种安装方式导致风机和进风ロ距离较长,増加了风阻,需要通过提高风机的功率来实现同样的效用,提高了设备的成本;第二,整个设备的运转过程中,震动很大,存在安全隐患;第三,目前的自平衡离心机的箱体设计较高,使用人员在操作时非常不便,特别是在女性人员操作时,由于女性个子不高,而取件ロ较高,往往在放人工件和取出エ件过程中会非常费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在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设备安装空间要求大,成本高,使用过程中震动明显及使用不便等技术问题,提供ー种对空间要求小,震动小且使用方便自平衡离心机。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技术包括箱体,带有取件ロ的所述箱体的盖板,固定在所述盖板上位于所述取件ロ另ー侧对称分布的两个空气过滤装置,支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面的风机,覆盖在所述取件口上的取件门,一端与所述取件门固定连接的开门装置,与所述箱体内侧固定连接且位于风叶下面的固定架和底板,通过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中心处的上轴承装置和固定于所述底板中心处的下轴承装置固定于所述箱体中央的中心轴,通过传动装置与所述中心轴相连接的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中心轴顶端的自平衡装置,固定连接在箱体下部ー侧的出风ロ,所述风叶固定在所述中心轴中部,所述风机通过风管与所述空气过滤装置上的进风ロ固定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固定在与所述空气过滤装置同侧的所述盖板上,并且在所述空气过滤装置的外侧,所述开门装置的另一端在所述支架的下部空间内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作为优选,还包括与所述风叶固定连接的四条以上的复数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均匀分布在所述风叶的底部下侧。作为优选,所述底板的中心处有一与所述下轴承装置大小相匹配的凹槽,所述下轴承装置在所述凹槽内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筋有六条。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的深度为10厘米。作为优选,所述开门装置使用的是气缸。因此,本技术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一、本技术将风机的支架和开门装置的支架设置在了箱体盖板上,将风机安装在支架的上面,而将开门装置中汽缸安装在该支架的下部空间内并与该支架固定,这样就将风机的支架和开门装置的支架合ニ为一,不仅使得本技术无需在箱体之外准备安装空间,而且也有效地利用了箱体盖板上的有限的空间;同时由于这种设置方式,缩短了风机和进风ロ之间的距离,降低了风阻,进而可以使用较小功率的风机,降低了设备的成本。ニ、本技术在风叶的底部下侧设置了均布的加强筋,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在设置了加强筋后,在风叶高速旋转时,由于加强筋的作用,使得风叶产生一种向下的力,有效地保证了设备的稳定运行,降低了震动。三、本技术在箱体的底板中央设置了一个凹槽,连接中心轴的下轴承装置在该凹槽内与中心轴连接,这样就使得整台设备在其他方面没有任何改变的情况下降低了整台设备的高度,更加符合人体动力学原理,使用更加方便。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另ー种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附图I和附图2、附图3的俯视图;附图5是附图2和附图3中的风叶底部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ー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I :本技术包括箱体15,带有取件ロ 19的箱体15的盖板14,固定在盖板14上位于取件ロ 19另ー侧对称分布的两个空气过滤装置2,固定在与空气过滤装置2同侧的盖板14外缘上的支架11,固定在支架11上面的风机10,覆盖在取件ロ 19上的取件门20,一端与取件门20固定连接、另一端在支架11的下部空间内与支架11固定连接的开门装置21,与箱体15内侧固定连接且位于风叶3下面的固定架4和底板22,通过固定于固定架4中心处的上轴承装置5和固定于底板22中心处的下轴承装置7固定于箱体15中央的中心轴18,通过传动装置17与中心轴18相连接的电机8,固定连接于中心轴18顶端的自平衡装置16,固定连接在箱体下部ー侧的出风ロ 6,风叶3固定在中心轴18中部,风机10通过风管9与空气过滤装置2上的进风ロ I固定密封连接,开门装置21使用的是气缸,风管9采用的是三通管。(參见图I、图4)本实施例由于将风机10的支架11和开门装置21的支架11设置在了箱体15的盖板14上,同时将风机10安装在支架11的上面,将开门装置21中汽缸安装在该支架11的下部空间内并与该支架11固定,这样就将风机10的支架11和开门装置21的支架合ニ为一,不仅使得本技术无需在箱体15之外准备安装空间,而且也有效地利用了箱体15盖板14上有限的空间;同时由于这种设置方式,缩短了风机10和进风ロ I之间的距离,降低了风阻,进而可以使用较小功率的风机10,降低了设备的成本。实施例2 :本技术包括箱体15,带有取件ロ 19的箱体15的盖板14,固定在盖板14上位于取件ロ 19另ー侧对称分布的两个空气过滤装置2,固定在与空气过滤装置2同侧的盖板14外缘上的支架11,固定在支架11上面的风机10,覆盖在取件ロ 19上的取件门20,一端与取件门20固定连接、另一端在支架11的下部空间内与支架11固定连接的开门装置21,与箱体15内侧固定连接且位于风叶3下面的固定架4和底板22,通过固定于固定架4中心处的上轴承装置5和固定于底板22中心处的下轴承装置7固定于箱体15中央的中心轴18,通过传动装置17与中心轴18相连接的电机8,固定连接于中心轴18顶端的自平衡装置16,固定连接在箱体下部ー侧的出风ロ 6,与风叶3固定连接的六条加强筋12,六条加强筋12均匀分布在风叶3的底部下侧,风叶3固定在中心轴18中部,风机10通过风管9与空气过滤装置2上的进风ロ I固定密封连接,开门装置21使用的是气缸,风管9采用的是三通管。(參见图2、图4、图5)本技术不仅采用了将风机10的支架11和开门装置21的支架11设置在了箱体15的盖板14上、将风机10安装在支架11的上面、而将开门装置21中汽缸安装在该支架11的下部空间内并与该支架11固定的设置方式,具备了以上实施例I所均由的优点。同时本技术还在风叶的底部下侧设置了均布的加强筋12,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在设置 了加强筋后,在风叶3高速旋转吋,由于加强筋12的作用,使得风叶3产生ー种向下的力,有效地保证了设备的稳定运行,降低了震动。实施例3 :本技术包括箱体15,带有取件ロ 19的箱体15的盖板14,固定在盖板14上位于取件ロ 19另ー侧对称分布的两个空气过滤装置2,固定在与空气过滤装置2同侧的盖板14外缘上的支架11,固定在支架11上面的风机10,覆盖在取件ロ 19上的取件门20,一端与取件门20固定连接、另一端在支架11的下部空间内与支架11固定连接的开门装置21,与箱体15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平衡离心机,?包括箱体(15),带有取件口(19)的所述箱体(15)的盖板(14),固定在所述盖板(14)上位于所述取件口(19)另一侧对称分布的两个空气过滤装置(2),支架(11),固定在所述支架(11)上面的风机(10),覆盖在所述取件口(19)上的取件门(20),一端与所述取件门(20)固定连接的开门装置(21),与所述箱体(15)内侧固定连接且位于风叶(3)下面的固定架(4)和底板(22),通过固定于所述固定架(4)中心处的上轴承装置(5)和固定于所述底板(22)中心处的下轴承装置(7)固定于所述箱体(15)中央的中心轴(18),通过传动装置(17)与所述中心轴(18)相连接的电机(8),固定连接于所述中心轴(18)顶端的自平衡装置(16),固定连接在箱体下部一侧的出风口(6),所述风叶(3)固定在所述中心轴(18)中部,所述风机(10)通过风管(9)与所述空气过滤装置(2)上的进风口(1)固定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1)固定在与所述空气过滤装置(2)同侧的所述盖板(14)上,并且在所述空气过滤装置(2)的外侧,所述开门装置(21)的另一端在所述支架(11)的下部空间内与所述支架(11)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祖勇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晶控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