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志锋专利>正文

一种抽油机刹车摩擦片压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732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抽油机刹车摩擦片压铆器,由本体、上顶丝、下顶丝组成。本体为弓字型,在本体的一侧上下两处有同心对称的螺孔,本体的另一侧为加强板,上顶丝为柱螺纹体,一端为尖锥型,另一端为对方。下顶丝为柱螺纹体,一端为圆柱体,另一端为对方。在铆制刹车摩擦片时无需翻动刹车瓦,将弓字型本体卡在刹车瓦边缘上,旋转上下顶丝,将铆钉压封,使刹车摩擦片牢固地牢固在刹车瓦上。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和安全操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抽油机刹车摩擦片压铆器的制作方法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抽油机刹车摩擦片压铆工具,属油田机械采油抽油机配件

技术介绍
抽抽机是油田采油主要设备,因工作需要经常使用刹车,使刹车摩擦片自然摩损失去制动作用,给工作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在更换刹车摩擦片时,因刹车瓦体积大、质量重、铆钉多。在更换刹车摩擦片时没有专用工具,还需数人配合翻动,用手锤敲击的方法才能铆制,不但效率低,而且劳动强度大,又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在铆制刹车摩擦片时的繁重体力劳动、效率低、不安全的因素,设计一种高效、省力、安全的刹车摩擦片压铆器。 本技术由本体、上顶丝、下顶丝组成。本体为弓字型,在本体的一侧、上下两处有同心对称的螺孔,上顶丝为柱螺纹体,在上顶丝的一端是尖锥型,另一端为正方型,下顶丝为螺纹体,在下顶丝的一端为圆柱体,另一端为对方,上下顶丝分别旋入本体螺孔内。 专利技术效果本新型在铆制刹车摩擦片时,无需他人配合翻动,将弓字型本体卡在刹车瓦边缘,旋转上下顶丝将铆钉压封,使刹车摩擦片牢固,固定在刹车瓦上,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和安全操作。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弓字型本体,2.上顶丝,3.下顶丝,4.加强板,5.螺孔,6.刹车瓦,7.刹车摩擦片,8.铆钉。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1中,本体(1),为弓字型,本体(1),的一侧有上下两段同心对称的螺孔(5),本体(1)的另一侧为加强板(4),上顶丝(2),下顶丝(3)分别旋入本体(1)的一侧对称的螺纹孔(5)内,本体(1)卡在刹车瓦(6)的边缘上,旋转下顶丝(3)和上顶丝(2),将铆钉(8)压封,使刹车摩擦片(7)牢固的固定在刹车瓦(6)上,松上顶丝(2)和下顶丝(3),移动本体(1),即可进行第二个压铆程序,达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抽油机刹车摩擦片压铆器,由本体(1)、上顶丝(2)、下顶丝(3)组成,其特征是:本体(1)为弓字型本体,(1)的一侧有上下两段同心对称的螺孔(5),本体(1)的另一侧为加强板(4),上顶丝(2)为柱螺纹体,上顶丝(2)的一端为尖锥型,另一端为对方,下顶丝(3)为柱螺纹体,下顶丝(3)的一端为圆柱体,另一端为对方,上顶丝(2)和下顶丝(3)分别旋入本体(1)的螺孔(5)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抽油机刹车摩擦片压铆器,由本体(1)、上顶丝(2)、下顶丝(3)组成,其特征是本体(1)为弓字型本体,(1)的一侧有上下两段同心对称的螺孔(5),本体(1)的另一侧为加强板(4),上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志锋杨琼田继民郭艳林周汉川刘勇豪郭爱英
申请(专利权)人:谢志锋杨琼田继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