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抽油机皮带轮,包括外皮带轮,外皮带轮内同轴设置有轮芯,轮芯与外皮带轮之间同轴设置有使轮芯与外皮带轮转动连接的转动件,转动件使轮芯与外皮带轮之间形成有转动间隙,轮芯上设置有与转动间隙连通的离合空腔,离合空腔内滑移连接有离合件,离合件通过轮芯的向一方向的转动移动至转动空腔内与外皮带轮发生抵接从而使轮芯与外皮带轮固定,离合件通过轮芯的向另一方向的转动移动至离合空腔内与外皮带轮脱离从而使轮芯与外皮带轮脱离,外皮带轮连接有储能轮。提前帮助电机动作,减少加载电流,实现了一定的节电效果,当上冲加载时,储能轮又将能量传给外皮带轮,提前帮助电动机工作,减少加载电流,起到了节电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抽油机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抽油机皮带轮。
技术介绍
抽油机是开采石油的一种机器设备,通常是采用普通交流异步电机直接拖动皮带轮进行转动,皮带轮驱动传送皮带使抽油机产生压力,使得石油出井。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1046145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抽油机,但是在抽油机工作过程中,抽油机上行过程中,抽油机处于满载状态,抽油机下行时,由于抽油机下行过程中的惯性,导致油管等动作元件的动作速度超过电动机的额定转速,从而导致电机在抽油机下行过程中切割磁感线产生发电现象,反向的电流将会损坏供电线路及其相关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反向电流损坏供电线路及相关设备的抽油机皮带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抽油机皮带轮,包括外皮带轮,所述外皮带轮内同轴设置有轮芯,所述轮芯的中心设置有轴孔,所述轮芯与外皮带轮之间同轴设置有使轮芯与外皮带轮转动连接的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使轮芯与外皮带轮之间形成有转动间隙,所述轮芯上设置有与转动间隙连通的离合空腔,所述离合空腔内滑移连接有离合件,所述离合件通过轮芯的向一方向的转动移动至转动空腔内与外皮带轮发生抵接从而使轮芯与外皮带轮固定,所述离合件通过轮芯的向另一方向的转动移动至离合空腔内与外皮带轮脱离从而使轮芯与外皮带轮脱离,外皮带轮连接有储能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冲加载时,储能轮又将能量传给外皮带轮,提前帮助电动机工作,减少加载电流,起到了节电效果;外皮带轮起到了与皮带连接的作用,从而在旋转过程中,外皮带轮可拖动抽油机动作,在抽油机工作过程中,外皮带轮与轮芯通过离合件实现了外皮带轮与轴芯之间的单向转动的作用,在抽油机的上行过程中,轮芯向一侧转动,此时离合件落入轮芯与外皮带轮之间的转动间隙内,离合件的外壁分别与轮芯和外皮带轮之间抵接,实现了轮芯与外皮带轮之间通过离合件相互固定,使得轮芯可以带动外皮带轮进行转动,即使得抽油机满负载上行;抽油机的下行过程中,电机带动轮芯进行反向的转动,在此过程中,离合件由于反向旋转的作用,离合件会离开转动间隙,从而进入到离合空腔内,使得离合件脱离抵接的状态,即外皮带轮和轮芯之间处于离合状态,使得抽油机空载下行,在下行过程中,外皮带轮与轮芯之间通过转动件不同步转动,避免超电机额定转速的外皮带轮使轮芯超速转动,避免反向发电,避免反向电流损坏供电线路及相关设备。作为优选,所述转动件包括环绕轮芯外壁分布的滚珠组,所述轮芯与外皮带轮之间形成有供滚珠组滚动的滚珠滚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滚珠组,使轮芯的外圆周壁和外皮带轮的外圆周壁之间不处于接触状态,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同时通过在滚珠滚道内滚动的滚珠进行两者之间的传动,通过滚珠组的滚动摩擦,减少轮芯与外皮带轮之间的磨损。作为优选,所述滚珠组为两组且分别位于离合空腔沿轮芯轴向的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离合空腔两侧的滚珠组在离合件处于脱离状态时,滚珠组起到了支撑轮芯与外皮带轮的作用,有效的降低了摩擦和磨损,延长了抽油机皮带轮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轮芯上套设有滚杠支架,所述滚杠支架上设置有供离合件进入转动间隙内的开口,所述轮芯沿径向向内凹陷形成弧形滚杠槽,所述弧形滚杠槽沿轮芯径向的一端靠近轴孔,所述弧形滚杠槽沿该端向外延伸直至另一端与开口相对应且连通,所述离合空腔由弧形滚杠槽的内壁和滚杠支架的内侧壁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离合空腔较难成型,所以在轮芯上套设有滚杠支架,滚杠支架与轮芯上的弧形滚杠槽相互配合,起到了成型离合空腔的作用,将需要在轮芯内成型的离合空腔,通过滚杠支架腔与轮芯之间的配合进行成型,简化了加工难度,同时使得组装更为简单;同时离合件通过开口进入到转动间隙内与轮芯的内壁相互抵接,在轮芯转动的过程中,当轮芯绕着弧形滚杠槽弯曲的方向进行旋转,使得离合件绕着旋转方向向外甩出,从开口位置进入转动空腔,使轮芯和外皮带轮之间固定,同时当轮芯绕着弧形滚杠槽弯曲的反向进行旋转,使得离合件绕着旋转方向向内移动,从开口位置进入离合空腔,使轮芯和外皮带轮发生脱离。作为优选,所述轮芯的端面设置有与弧形滚杠槽连通的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在离合件发生移动时候,起到了排出离合空腔内的空气和对离合件的转动起到润滑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外皮带轮内设置有轮芯外套,所述轮芯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挡环,所述转动间隙由轮芯外套的内侧壁、滚杠支架的外侧壁、挡环和轮芯组成,所述滚珠滚道设置在挡环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外皮带轮的安装和拆卸。作为优选,所述储能轮和挡环沿轮芯轴向向外的端面上均设置有锁片,所述锁片上设置有锁片压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能轮与外皮带轮连接,在轮芯与外皮带轮之间发生脱离时,超速转动的外皮带轮将转动力传递至储能轮上,对电极的不平衡运动起到了缓冲的作用,缓冲作用可减少机械和皮带之间的磨损,减轻了对抽油机部件和皮带的交变冲击和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轴孔上设置有锁片长槽,所述锁片上设置有与锁片长槽配合的固定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了防滑和防脱落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弧形滚杠槽绕轮芯的轴心呈旋转对称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离合件进行离合动作时,可以均匀撑开转动间隙,避免轮芯与轮芯外套之间发生磨损。作为优选,所述轮芯上设置有通孔的端面呈弧形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电机轴或者插入轴孔的传动轴时,与轮芯的端面之间发生磕碰,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抽油机的下行过程中,电机带动轮芯进行反向的转动,在此过程中,离合件由于反向旋转的作用,离合件会离开转动间隙,从而进入到离合空腔内,使得离合件脱离抵接的状态,即外皮带轮和轮芯之间处于离合状态,在下行过程中,外皮带轮与轮芯之间通过转动件不同步转动,避免超电机额定转速的外皮带轮使轮芯超速转动,避免反向发电,避免反向电流损坏供电线路及相关设备,同时储能轮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将能量储存起来,在上冲加载时,提前帮助电机动作,减少加载电流,实现了一定的节电效果,本技术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节能降耗等等的优点,可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油田抽油机和不平衡运转的电动机拖动的设备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图1所示A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轮芯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是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图中,1、外皮带轮;11、轮芯外套;12、挡环;13、储能轮;14、锁片;15、锁片压环;16、锁片长槽;17、固定块;2、轮芯;21、轴孔;23、离合空腔;24、离合件;25、弧形滚杠槽;26、通孔;3、滚珠组;31、滚珠滚道;32、转动间隙;4、滚杠支架;41、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至附图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如图1、图3和图5所示,一种抽油机皮带轮,包括外皮带轮1和轮芯2,轮芯2的轴心位置沿轴向贯穿设置有轴孔21,轴孔21上还开设有用于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抽油机皮带轮,包括外皮带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皮带轮(1)内同轴设置有轮芯(2),所述轮芯(2)的中心设置有轴孔(21),所述轮芯(2)与外皮带轮(1)之间同轴设置有使轮芯(2)与外皮带轮(1)转动连接的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使轮芯(2)与外皮带轮(1)之间形成有转动间隙(32),所述轮芯(2)上设置有与转动间隙(32)连通的离合空腔(23),所述离合空腔(23)内滑移连接有离合件(24),所述离合件(24)通过轮芯(2)的向一方向的转动移动至转动空腔内与外皮带轮(1)发生抵接从而使轮芯(2)与外皮带轮(1)固定,所述离合件(24)通过轮芯(2)的向另一方向的转动移动至离合空腔(23)内与外皮带轮(1)脱离从而使轮芯(2)与外皮带轮(1)脱离,所述外皮带轮(1)连接有储能轮(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油机皮带轮,包括外皮带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皮带轮(1)内同轴设置有轮芯(2),所述轮芯(2)的中心设置有轴孔(21),所述轮芯(2)与外皮带轮(1)之间同轴设置有使轮芯(2)与外皮带轮(1)转动连接的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使轮芯(2)与外皮带轮(1)之间形成有转动间隙(32),所述轮芯(2)上设置有与转动间隙(32)连通的离合空腔(23),所述离合空腔(23)内滑移连接有离合件(24),所述离合件(24)通过轮芯(2)的向一方向的转动移动至转动空腔内与外皮带轮(1)发生抵接从而使轮芯(2)与外皮带轮(1)固定,所述离合件(24)通过轮芯(2)的向另一方向的转动移动至离合空腔(23)内与外皮带轮(1)脱离从而使轮芯(2)与外皮带轮(1)脱离,所述外皮带轮(1)连接有储能轮(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机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环绕轮芯(2)外壁分布的滚珠组(3),所述轮芯(2)与外皮带轮(1)之间形成有供滚珠组(3)滚动的滚珠滚道(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油机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组(3)为两组且分别位于离合空腔(23)沿轮芯(2)轴向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油机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芯(2)上套设有滚杠支架(4),所述滚杠支架(4)上设置有供离合件(24)进入转动间隙(32)内的开口(41),所述轮芯(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安,刘清友,姜东,高光亮,何光辉,张金中,
申请(专利权)人:睿智钢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