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电装置及电力传输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66028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受电装置及电力传输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力传输系统的受电装置(210)具备:在接受交流电力之际从在次级侧线圈(L2)的一端被感应出的感应电压(DETIN)中提取时钟信号(CLK1)的时钟信号提取电路(216);以及与由时钟信号提取电路(216)提取出的时钟信号(CLK1)同步地产生时钟,并对时钟进行处理,从而对2值数据信号(DOUT)进行解调的解调电路(217)。由此,在从送电侧向受电侧发送根据数据而被频率调制过的交流电力且利用了电磁感应的非接触式电力传输系统中,通过在送电侧与受电侧之间取得时钟的同步,从而可以提高受电侧的数据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受电装置及电力传输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利用电磁感应且即便无金属部分的接点也能够进行电力传输的非接触式电力传输方式(也称为无接点电力传输方式)引人注目。作为这种非接触式电力传输方式的现有技术,公知被专利文献I公开的技术。在该现有技术中,送电装置将根据使“O”及“I”分别与2个电平对应的2值数据信号进行频率调制而生成的送电侧时钟信号变换为交流电力(电力传输波),然后将变换后的信号向受电装置传输。此外,受电装置具有根据频率比送电侧时钟信号还高的受电侧时钟信号而动作的计数器,通过由计数器对受电侧时钟信号的个数进行计测来测量相当于送电侧时钟信号的周期的时间,并基于所计测的受电侧时钟信号数来检测送电侧时钟信号的频率。 图12是表示现有的受电装置的构成的框图。该图所示的受电装置具备次级侧线圈L2、包括整流电路43的受电部42、负载调制部46、供电控制部48、和受电控制装置50,并向包括充电控制部92及蓄电池94在内的负载90供给电力。次级线圈(L2) —端的感应电压被电阻RBl及电阻RB2分压,该被分压后的电压被输入到比较器71的正相输入端子。该比较器71作为波形整形电路起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太田和代木原秀之长竹洋平加田恭平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