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扎结构及具有捆扎结构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63150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捆扎结构及一具有所述捆扎结构的装置。所述捆扎结构包括两个连接在一起的捆扎条,每一捆扎条包括一弹性的第一弯曲条、一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条的第二弯曲条及一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条的限位体,所述第一弯曲条向内弯曲,所述第二弯曲条向外弯曲,所述限位体呈棱台体,所述限位体设有一第一底面及一平行所述第一底面且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条的第二底面,所述第二底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底面的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捆扎结构及具有捆扎结构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捆扎结构,尤指一种电脑的捆扎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脑机箱内的配置越来越多,连接线的应用越来越多,例如电源输出连接线、数据连接线等,为了使外观整齐而不凌乱,连接线常常通过一些卡固件固定在机壳上。业界使用一种板金做的开口卡扣连接线,此种扣合,太松动固定不了端子线,太紧会把连接线的表皮卡破。这种卡扣连接线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方便固定连接线的捆扎结构。一种捆扎结构,包括两个连接在一起的捆扎条,每一捆扎条包括一弹性的第一弯曲条、一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条的第二弯曲条及一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条的限位体,所述第一弯曲条向内弯曲,所述第二弯曲条向外弯曲,所述限位体呈棱台体,所述限位体设有一第一底面及一平行所述第一底面且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条的第二底面,所述第二底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底面的面积。优选地,所述限位体设有一连接于所述第一底面与所述第二底面之间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通过一第一曲面连接所述第一底面。优选地,所述限位体设有一连接于所述第一底面与所述第二底面之间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通过一第二曲面连接所述第二底面。优选地,所述第一曲面及所述第二曲面呈弧形。优选地,所述限位体呈四棱台形。优选地,所述两个第一弯曲条连在一起而成U形。优选地,所述第一弯曲条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条而呈S形或反S形。一种具有捆扎结构的装置,包括一机壳、一放置在所述机壳中的连接线及一捆扎结构,所述机壳包括一底板,所述捆扎结构包括两个连接在一起的捆扎条,每一捆扎条包括一弹性的第一弯曲条、一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条的第二弯曲条及一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条的限位体,所述第一弯曲条向内弯曲,所述第二弯曲条向外弯曲,所述限位体呈棱台体,所述限位体设有一第一底面及一平行所述第一底面且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条的第二底面,所述第二底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底面的面积。优选地,所述两个第一弯曲条连在一起而成U形。优选地,所述捆扎结构还包括一连接所述两个捆扎条的基座,所述基座固定于所述底板上并平行所述底板。相对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捆扎结构的包括两个限位体,所述限位体呈棱台形,从而使闭合及打开所述捆扎结构方便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所述装置包括一捆扎结构。图2为图1中的捆扎结构的立体图。图3为图1中的捆扎结构安装于机箱中的立体图。图4为图1中的捆扎结构捆扎连接线的立体图。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机箱10机壳20底板21后板22主板30插接头31电源40主体部41连接线42连接器43捆扎结构50基座51捆扎部52捆扎条521第一弯曲条523第二弯曲条525限位体527第一底面5271第二底面5272第一侧面5273第二侧面5274第一曲面5275第二曲面5277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装置较佳实施例包括一机箱10及一捆扎结构50。所述机箱10包括一机壳20、一主板30及一电源40。所述机壳20包括一底板21及一垂直所述底板21的后板22。所述电源40安装于所述后板22上。所述电源40包括一主体部41、一连接所述主体部41的连接线42及一连接所述连接线42的连接器43。所述主板30安装于所述底板21上,并平行所述底板21。所述主板30包括一用于连接所述连接器43的插接头31。请参阅图2,所述捆扎结构50包括一基座51及一自所述基座51延伸形成的捆扎部52。所述捆扎部52包括两个捆扎条521,每一捆扎条521包括一第一弯曲条523、一自所述第一弯曲条523延伸形成的第二弯曲条525及一自所述第二弯曲条525延伸形成的限位体527。所述第一弯曲条523向内弯曲,所述第二弯曲条525向外弯曲。所述限位体527呈四棱台形。所述限位体527设有一第一底面5271及一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条525且平行所述第一底面5271的第二底面5272。所述第二底面5272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底面5271的面积。所述第二底面5272与所述第一底面5271之间连接有两个相对的第一侧面5273及两个相对的第二侧面5274,每一第一侧面5273与所述第一底面5271通过一第一曲面5275连接,每一第二侧面5274与所述第二底面5272通过一第二曲面5277连接,所述第一曲面5275及所述第二曲面5277呈弧形。所述两个第一弯曲条523连在一起而呈U形。所述第一弯曲条523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条525而呈S形或反S形。请继续参阅图3至图5,组装时,将所述捆扎结构50的基座51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所述机壳20的底板21上,所述基座51平行所述底板21。将所述电源40的连接器43插接在所述主板30的插接头31上。捆扎所述连接线42时,先将所述连接线42放置在所述捆扎结构50的两个捆扎条521之间,按压所述捆扎结构50的第一弯曲条523,使所述第二弯曲条525靠近而使所述两个限位体527的第二底面5272相对,此时,所述第一弯曲条523弹性形变,减少按压所述第一弯曲条523的力度而使其中以限位体527经过另一限位体527的第一曲面5275滑入而接触另一限位体527的第一侧面5273,停止按压所述第一弯曲条523,所述第一弯曲条523的弹力驱使所述限位体527滑过另一限位体527而使所述两个第二弯曲条扣合在一起。从而将所述连接线42捆扎在所述捆扎结构50中。取出所述连接线42时,按压所述第一弯曲条523使所述两个限位体527的第一底面5271靠近,其中一个限位体527接触另一限位体527的第一侧面5273,继续按压所述第一弯曲条523使其中一限位体527通过第一曲面5275滑出另一限位体527,这样即可将所述连接线42从所述捆扎结构50中取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捆扎结构及具有捆扎结构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捆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捆扎结构包括两个连接在一起的捆扎条,每一捆扎条包括一弹性的第一弯曲条、一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条的第二弯曲条及一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条的限位体,所述第一弯曲条向内弯曲,所述第二弯曲条向外弯曲,所述限位体呈棱台体,所述限位体设有一第一底面及一平行所述第一底面且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条的第二底面,所述第二底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底面的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捆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捆扎结构包括两个连接在一起的捆扎条,每一捆扎条包括一弹性的第一弯曲条、一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条的第二弯曲条及一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条的限位体,所述第一弯曲条向内弯曲,所述第二弯曲条向外弯曲,所述限位体呈棱台体,所述限位体设有一第一底面、一平行所述第一底面且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条的第二底面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底面与所述第二底面之间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底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底面的面积,所述第一侧面通过一第一曲面连接所述第一底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体设有一连接于所述第一底面与所述第二底面之间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通过一第二曲面连接所述第二底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捆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及所述第二曲面呈弧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捆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体呈四棱台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弯曲条连在一起而成U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超宾秋华张治国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