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向锻造成型装置(bidirectional forging formeddevice),在其两侧活动台架各有一个撞击用铸模(strokes molding),当活动台架(carriage)左右移动时能撞击原料,由此制造出产品。为了让第一和第二个撞击用铸模可交替撞击原料,撞击铸模支持架放在活动台架的前端以便上下移动。或者,撞击铸模支持架不动,而塑模从主体做上下移动。无论如何,在单向锻造成型装置中,活动台架必须操作两次才完成一个产品,所以降低了生产效率。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发展出一种锻造成型装置,其第一个撞击用铸模是放在撞击铸模支持架的中央,第二个撞击用铸模是放在第一个撞击用铸模的上部及下部,而塑模放在可上下移动的塑模支持架的上端和下端。在此锻造成型装置中,任何时候活动台架操作一次,就同时进行两个步骤,所以可完成一个产品。在这种情况下,生产率就成倍增加了。然而,因为撞击用铸模和塑模都只放在活动台架的一端,对生产率的提高也很有限。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申请人已专利技术了一种双向锻造成型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撞击用铸模是放置在沿着主传动轴前后移动的活动台架的相对 ...
【技术保护点】
一个双向锻造成型装置,包含: 与连接圆杆(121、121a)连接的左、右活动台架(120、120a),其通过接受位于主传动轴(110)中央的曲柄轴(111)的动力与之一起作往复运动; 安装在活动台架(120、120a)的前端的铸模支持架(130、130a),并且具有第二撞击用铸模(132、133),其位于中央的第一撞击用铸模(130)之上; 塑模支持架(140、140a),其安装成在主体(100)的两端可上下移动,并与铸模支持架(130、130a)相反,且在上端和下端成型孔内设有塑模(141、142); 切割刀(160、160a)以及夹钳(161、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个双向锻造成型装置,包含与连接圆杆(121、121a)连接的左、右活动台架(120、120a),其通过接受位于主传动轴(110)中央的曲柄轴(111)的动力与之一起作往复运动;安装在活动台架(120、120a)的前端的铸模支持架(130、130a),并且具有第二撞击用铸模(132、133),其位于中央的第一撞击用铸模(130)之上;塑模支持架(140、140a),其安装成在主体(100)的两端可上下移动,并与铸模支持架(130、130a)相反,且在上端和下端成型孔内设有塑模(141、142);切割刀(160、160a)以及夹钳(161、161a)用来切割原料(210)以及将原料填充到塑模(141、142)的上端和下端成型孔内;支撑栓(144、145)安装在成型孔内,用来支撑原料(210);以及栓塑模(pin dies)(177、178)被安装,其通过一对凸轮(171、172)、圆杆(173、174)以及连杆(175、176)来分别操作支撑栓(144、145),所以任何时候当棘轮齿轮(182、182a)通过钢缆连杆(180、180a)和控制单元(181、181a)间歇地运转而使进料滚筒(183、183a)将原料到填充切割刀处,只要铸模支持架(130、130a)的铸模在左方向和右方向撞击原料一次,一个续级成型产品就分别从塑模支持架(140、140a)被制造...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