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孔铆接装置及其铆接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6297 阅读:4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无孔铆接装置及其铆接件,该无孔铆接装置由一上托板和一下模板组成,上托板中设有一沿轴向延伸且贯穿其中之一活动之冲头,下模板被固定在上托板之下方,下模板中对应上托板之冲头位置处有一由活动入块及固定入块所形成之凹口,藉由上述之装置,对铆接零件进行铆接时,不需要先对铆接零件进行冲孔,冲头向下运动挤压铆接零件置下模板之凹口中即可。用上述铆接装置所形成之铆接件包含:一第一铆接零件及一第二铆接零件,其中,第一铆接零件铆接处上面设有一成封闭状之铆接凹面,而第二铆接零件在与第一铆接零件之铆接凹面相对位置上亦设有一形状与之配合之铆接凹面,该铆接凹面凸出第二铆接零件之部分并呈向外扩张状,致使两铆接件间不易脱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无孔铆接装置及其铆接件,可用于需要将两个铆接零件铆接在一起的各种领域。
技术介绍
一般两个零件间进行铆接时,其方法如下如图1所示,先在一第一铆接零件10上冲一沿轴向延伸且贯穿其中之圆柱形预孔101,再于该圆柱形预孔101上压沙拉,使该圆柱形预孔101部分呈由内向一端逐渐扩张之圆锥状之开孔102(如图2所示),由于压沙拉时,该圆柱形预孔101的内壁上会残留压沙拉时所剩余的材料,而使内壁之壁面粗慥,所以在经过压沙拉之过程后,必须再进行一次冲孔,使圆柱形预孔101外围壁面表面光滑。再于一第二铆接零件20上冲一沿轴向延伸且贯穿其中之圆柱形预孔201(如图3虚线部分所示),再对该第二铆接零件20进行拉芽,将在圆柱形预孔201周围部分202之部分向外拉伸,使该部分沿轴向方向向外延伸,而形成一突起部位203(如图3所示),该突起部203之外部直径和第一铆接零件10上的圆柱形预孔101直径相等。如图5所示,当第一铆接零件10及第二铆接零件20要进行铆接时,必须藉由一配合之铆接装置才能完成铆接之工作,该铆接装置包含一上模板1和一下模板2。其中上模板1上安装有一圆柱形的铆合冲子11,该铆合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孔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上托板,其中开设有一沿轴向延伸且贯穿其中之通孔,该通孔中恰可供一冲头穿套,该冲头可沿着通孔上下运动;一下模板,其系位于与上托板相对位置上,该下模板中有一固定入块和至少一活动入块,其中,固定入块在靠近上 托板一端设有向内缩合且略呈凸状之座体,另,在该固定入块侧边设有相对之活动入块,该等活动入块内侧形状并与座体形状互相配合,且该等活动入块端面之最高处略高于座体之高度,因此,在座体上与该等活动入块相对位置上形成一凹口,该凹口系与通孔相对;一 束件,其系束合在活动入块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孔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上托板,其中开设有一沿轴向延伸且贯穿其中之通孔,该通孔中恰可供一冲头穿套,该冲头可沿着通孔上下运动;一下模板,其系位于与上托板相对位置上,该下模板中有一固定入块和至少一活动入块,其中,固定入块在靠近上托板一端设有向内缩合且略呈凸状之座体,另,在该固定入块侧边设有相对之活动入块,该等活动入块内侧形状并与座体形状互相配合,且该等活动入块端面之最高处略高于座体之高度,因此,在座体上与该等活动入块相对位置上形成一凹口,该凹口系与通孔相对;一束件,其系束合在活动入块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无孔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之束件可为一弹性圈。3.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无孔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之通孔的长度略小于凹口的长度,通孔的宽度和凹口的宽度相等。4.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无孔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崇亮
申请(专利权)人:顺德市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