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报废锂离子电池的回收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62902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2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报废锂离子电池的回收预处理方法,以避免在后续电池粉碎过程中发生爆炸等情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报废锂离子电池的回收预处理方法的关键在于:首先将锂离子电池刺出泄流孔,然后利用碱性溶液对锂离子电池进行浸泡,使碱性溶液与锂离子电池中析出的锂进行反应,并中和锂离子电池中电解液遇水所产生的酸液。在水中浸泡可以对电池进行放电,由于锂金属活泼性强,在水中很快反应掉且在水中不会燃烧或爆炸;电解液遇水会产生HF酸,通过碱液中和电解液反应所产生的酸类,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
,特别涉及到。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安全性能好、循环寿命长、自放电低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移动通讯、计算机、仪器仪表、电动工具中,并在将来有可能广泛运用到电动汽车中。我国每年锂离子电池的年产量接近10亿只,世界年产量将近50亿只。作为个人消费品,每年产生的报废电池数量非常的惊人。这些报废电池含有中有铜、铝等材料,同时还包括钴、锂等稀有金属材料;如果不加回收的进行报废,不仅仅是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是对资源的浪费。对锂离子二次电池报废电池的回收利用,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及社会意义。目前,国内外都对锂离子电池的回收进行了研究,专利号为CN200410019958. I、CN201010253873. 5.CN200910093727. 8等专利,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对报废锂离子电池中的某些有价值组分进行筛选、回收、利用。但是其对电池报废之后的预处理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或者增加后期处理的难度。以CN200410019958. I为例,其处理方法是对电池进行粉碎然后再进行后续处理。而锂离子电池在报废后,由于长时间的循环,极片或者隔膜表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锂金属析出,且电池中仍带电,在进行粉碎时极易发生起火甚至爆炸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ー种报废锂离子电池的回收预处理方法,以避免在后续电池粉碎过程中发生爆炸等情況。本专利技术的报废锂离子电池的回收预处理方法的关键在于首先将锂离子电池刺出泄流孔,然后利用碱性溶液对锂离子电池进行浸泡,使碱性溶液与锂离子电池中析出的锂进行反应,并中和锂离子电池中电解液遇水所产生的酸液。在水中浸泡可以对电池进行放电,由于锂金属活泼性强,在水中很快反应掉且在水中不会燃烧或爆炸;电解液遇水会产生HF酸,通过碱液中和电解液反应所产生的酸类,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进ー步地,为保证浸泡处理彻底,所述碱性溶液的浓度为O. 5% 5%,浸泡的时间至少为24小吋。进ー步地,为保证安全,浸泡完成后,测量锂离子电池的电压,只有当其电压小于O. 5V以下才可以进行后续的粉碎处理,否则继续利用碱性溶液进行浸泡。进ー步地,为加工方便和安全,在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阀或安全膜或电池的顶部刺出泄流孔。进ー步地,所述泄流孔的直径为I 3mm。进ー步地,所述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碳酸氢钠溶液中的ー种或多种混合溶液。进ー步地,为保证安全,在浸泡时,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不能短路。本专利技术的报废锂离子电池的回收预处理方法可以对电池进行放电,消耗所析出的锂,并中和电解液,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证后续作业的安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I : 本实施例的报废锂离子电池的回收预处理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将锂离子电池刺出直径为3mm的泄流孔,然后利用浓度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对锂离子电池进行浸泡,浸泡的时间至少为24小时,使碱性溶液与锂离子电池中析出的锂进行反应,并中和锂离子电池中电解液遇水所产生的酸液;浸泡完成后,测量锂离子电池的电压,只有当其电压小于O. 5V以下才可以进行后续的粉碎处理,否则继续利用碱性溶液进行浸泡。若待处理的锂离子电池具有安全阀或安全膜,则在安全阀或安全膜上刺出泄流孔,否则在电池的顶部刺出泄流孔。在水中浸泡可以对电池进行放电,由于锂金属活泼性强,在水中很快反应掉且在水中不会燃烧或爆炸;电解液遇水会产生HF酸,通过碱液中和电解液反应所产生的酸类,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权利要求1.ー种报废锂离子电池的回收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锂离子电池刺出泄流孔,然后利用碱性溶液对锂离子电池进行浸泡,使碱性溶液与锂离子电池中析出的锂进行反应,并中和锂离子电池中电解液遇水所产生的酸液。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报废锂离子电池的回收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溶液的浓度为O. 5% 5%,浸泡的时间至少为24小吋。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报废锂离子电池的回收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浸泡完成后,测量锂离子电池的电压,只有当其电压小于O. 5V以下才可以进行后续的粉碎处理,否则继续利用碱性溶液进行浸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报废锂离子电池的回收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阀或安全膜或电池的顶部刺出泄流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报废锂离子电池的回收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流孔的直径为I 3mm。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报废锂离子电池的回收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碳酸氢钠溶液中的ー种或多种混合溶液。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报废锂离子电池的回收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浸泡吋,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不能短路。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以避免在后续电池粉碎过程中发生爆炸等情况。本专利技术的报废锂离子电池的回收预处理方法的关键在于首先将锂离子电池刺出泄流孔,然后利用碱性溶液对锂离子电池进行浸泡,使碱性溶液与锂离子电池中析出的锂进行反应,并中和锂离子电池中电解液遇水所产生的酸液。在水中浸泡可以对电池进行放电,由于锂金属活泼性强,在水中很快反应掉且在水中不会燃烧或爆炸;电解液遇水会产生HF酸,通过碱液中和电解液反应所产生的酸类,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文档编号H01M10/54GK102856610SQ20121030814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8日专利技术者翟冬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报废锂离子电池的回收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锂离子电池刺出泄流孔,然后利用碱性溶液对锂离子电池进行浸泡,使碱性溶液与锂离子电池中析出的锂进行反应,并中和锂离子电池中电解液遇水所产生的酸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冬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