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全色OLED显示器,包括色彩变换基板、OLED发光器件和用于驱动OLED发光器件发光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色滤光片膜层之上覆盖有绿色色彩变换膜层;所述OLED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红、绿、蓝滤光片膜层、黑色矩阵网格膜层和色彩变换膜层上,所述OLED发光器件在通电情况下可产生电致发光,所述电致发光的发光光谱中包括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CIE色坐标Y值小于0.55的蓝色发光组分、以及至少一种CIE色坐标X值大于0.64的红色发光组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全色OLED显示器具有高精细度、高良品率、大尺寸化等优点,有利于提高显示器总和制造性价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器生产制造
,具体地说是一种采用色彩变换技术制造的全色有机电致发光(OLED)显示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全色OLED发光显示器通常有三种不同的制作方式第一种是通过对像素矩阵上不同的OLED发光器件直接施加电场,从而获得独立的红绿蓝发光的“红绿蓝三原色发光方式”;第二种是利用不同色彩的滤光膜切割背景白色OLED发光器件所产生的OLED发光,从而获得红绿蓝三基色发光的“白光加滤光片方式”;第三种是通过色彩变换膜吸收背景紫外、蓝色、浅蓝色或白色OLED发光器件中的有效OLED发光组分,将其中高能量的蓝色发光转化成为低能量的绿光或红光,从而获得红绿蓝三色发光的“色彩变换方式”。 和前面两种全色OLED显示器制造方式比较,色彩变换方式在生产制造显示器时易于实现显不器的大尺寸化、闻精细化以及闻良品率,并且易于提闻显不器制造的性能价格比。图I所示的是一种传统的色彩变换方式全色OLED显示器的工艺结构,其包括色彩变换基板和OLED发光器件,图中透明基板I上依次覆盖有红色滤光片膜层5、绿色滤光片膜层5、蓝色滤光片膜层2、黑色矩阵网格膜层3、红色色彩变换膜层13、绿色色彩变换膜层6、平坦化膜层7和保护层,从而形成色彩变换基板;在色彩变换膜层上设置有包括透明导电电极层8、有机发光功能材料膜层组合9和反射电极层10的OLED发光器件。需要解释的是,色彩变换方式全色OLED显示器中,所用的色彩变换材料实际上是一种光致发光材料。一般而言,采用上述传统色彩变换方式制造的全色OLED显示器结构中,所采用的色彩变换膜层具有将背景OLED发光器件中所产生高能量蓝光转换成为低能量绿色或红色发光的功能,色彩变换层通常是由单独的一种或多种具有荧光特性的色素(包括染料、颜料、以及通过某种途径将前述荧光体分散到光刻树脂)物质构成。传统的色彩变换基板通常是采用光刻或打印方式制作形成,由于不同材料的色彩变换膜层的厚度不一致,这样容易因为色彩变换膜层之间的阶差造成整个色彩变换层表面平整度差,为了补偿这种阶差,还需要在色彩变换层上制作一层平坦化膜层。同时为了消除色彩变换层或滤光膜层中残存的水气对OLED发光器件产生不良影响,减小因为这种影响所产生的暗区(Dark area)的发生,通常在平坦化膜层上面还需要制作一层保护层,该保护层起到阻挡水气进入OLED发光器件的作用。传统的采用色彩变换方式制造全色OLED显示器工艺中,色彩变换层制作工艺相对复杂,不但需要制造黑色矩阵网格膜层、红绿蓝三色滤光膜层和至少两种色彩变换膜层,还需要制造平坦化膜层,保护层等多种膜层,涉及光刻蚀刻等复杂工序。此外,传统的色彩变换材料存在耐光寿命短,色彩转换效率低等缺点,特别是红色彩变换材料无论是加工工艺还是性能(色彩变换材料的光量子转换效率,耐光性和耐热性等)均没有较大突破。这些因素制约了色彩变换方式全色OLED显示器包括色彩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在内的综合性能,制约了色彩变换方式全色OLED显示器的产业化道路。另外,色彩变换方式全色OLED显示器结构中,蓝色OLED器件的发光是根本,是提供绿色和红色像素光的基础,但是当前蓝色OLED材料还很不成熟,具有产业化应用潜力的深蓝色发光材料仅限于荧光材料,同时无论是寿命还是效率,蓝光材料的发展水平均大大落后于绿色和红色发光,因此,传统色彩变换方式全色OLED显示器的产业化存在极大地困难。此外,对传统的色彩变换方式全色OLED显示器的结构和工艺而言,除了以上技术难点以外,如上所述,红色色彩变换材料的开发,依然存在色彩转换效率和耐光寿命低下的缺点,应用于全色OLED发光显示器时,通过直接的色彩转换,无法保证红色发光像素的良好性能,这也是造成这项技术不能获得大规模应用的重要原因。为了克服目前色彩变换技术和材料发展所遭遇的技术瓶颈,特别是红色彩变换材料效率不高的问题,日本出光兴产公司采用了一种包含蓝色和绿色双色发光的OLED发光器件,其通过增加红色彩变换材料的光子吸收量,以期获得红三色像素的高性能,并达到显示屏整体的高性能化。此外,韩国三星公司将色彩变换方式全色OLED显示器的OLED发光器件制作成为 含有深蓝和纯红两种颜色的发光器件,由OLED发光器件直接提供两种色彩组分的发光(蓝色和红色),将透明基板和OLED发光器件之间的色彩变换材料减少为单纯的一种成分的绿色,通过绿色彩变换材料吸收背景OLED发光器件的蓝色发光组分,并将其转换成为绿色光致发光,然后通过红绿蓝三色滤光膜层获得红绿蓝三基色发光。和传统色彩变换方式全色OLED显示器的制造方法相比,三星公司的专利技术走了一条中间路线。然而和传统色彩变换方式全色OLED显示器结构存在相同困难的是,蓝光OLED材料,无论是效率还是寿命均落后于绿色和红色材料的发展,某种意义上来说,蓝光OLED材料相对落后的现实,对OLED显示产业大发展造成一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三星公司的专利技术就缺乏现实意义,这主要是因为蓝光材料本身性能的不足,将导致通过绿色彩变换材料实现的绿色像素的性能(效率,寿命)也相对低下,这样一来构成显示器的两种基色的性能都会相对不足,影响显示器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充分分析研究了传统的各种制作全色OLED显示器技术方案所面临的各种技术难题的基础上,在对过去各种色彩变换方式全色OLED显示器制造方法和工艺进行发展和创新,创造性的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色彩变换方式全色OLED显示器制造技术,采用该技术制作的全色OLED显不器具有闻精细度、闻良品率、大尺寸化等优点,有利于提闻显不器总和制造性价比。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全色OLED显示器,包括色彩变换基板、OLED发光器件和用于驱动OLED发光器件发光的驱动单元;所述色彩变换基板包括透明基板,在透明基板的一个表面上覆盖有红色滤光片膜层、绿色滤光片膜层和蓝色滤光片膜层,所述各种色彩的滤光片膜层之间设有黑色矩阵网格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色滤光片膜层之上覆盖有绿色色彩变换膜层;所述OLED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红、绿、蓝滤光片膜层、黑色矩阵网格膜层和色彩变换膜层上,所述OLED发光器件在通电情况下可产生电致发光,所述电致发光的发光光谱中包括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CIE色坐标Y值小于O. 55的蓝色发光组分、以及至少一种不同类型的CIE色坐标X值大于O. 64的红色发光组分。本专利技术中,作为优选,所述OLED发光器件电致发光的发光光谱包括CIE色坐标Y值小于O. 25的深蓝色发光组分、CIE色坐标Y值大于O. 25并小于O. 55的浅蓝色发光组分、以及CIE色坐标X值大于O. 64的红色发光组分。本专利技术中,作为优选,所述OLED发光器件电致发光的发光光谱包括CIE色坐标Y值小于O. 25的深蓝色发光组分、CIE色坐标Y值大于O. 25并小于O. 55的浅蓝色发光组分、CIE色坐标X值大于O. 64的第一红色发光组分、CIE色坐标X值大于O. 64的第二红色发光组分。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绿色色彩变换膜层的制作是核心内容,绿色色彩变换膜层共有三种结构第一种是上述的仅在绿色滤光片膜层之上形成有绿色色彩变换膜层。第二种是在绿色滤光片膜层和红色滤光片膜层之上覆盖有由同一种绿色彩变换材料制成的绿色色彩变换膜层,这种绿色色彩变换膜层可以通过一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全色OLED显示器,包括色彩变换基板、OLED发光器件和用于驱动OLED发光器件发光的驱动单元;所述色彩变换基板包括透明基板(1),在透明基板(1)的一个表面上覆盖有红色滤光片膜层(5)、绿色滤光片膜层(4)和蓝色滤光片膜层(2),所述各种色彩的滤光片膜层之间设有黑色矩阵网格膜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色滤光片膜层(4)之上覆盖有绿色色彩变换膜层(6);所述OLED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红、绿、蓝滤光片膜层、黑色矩阵网格膜层(3)和色彩变换膜层上,所述OLED发光器件在通电情况下可产生电致发光,所述电致发光的发光光谱中包括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CIE色坐标Y值小于0.55的蓝色发光组分、以及至少一种不同类型的CIE色坐标X值大于0.64的红色发光组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崇,
申请(专利权)人:李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