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o掺杂NiO纳米片阵列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62369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o掺杂NiO纳米片阵列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一、将NiCo合金基片机械加工后打磨光亮,超声除油,去离子水清洗后自然风干;二、将NiCo合金基片置于水热反应釜中进行热处理,得到含Co的NiO纳米片阵列薄膜;三、焙烧得到Co掺杂NiO纳米片阵列薄膜电极。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步骤简单,劳动强度低,具有环境友好、制备成本低和可工业放大的优势,制备的Co掺杂NiO纳米片阵列薄膜作为超级电容器的正极材料使用时,其比电容是未经改性的NiO纳米片阵列薄膜的2.5~3.8倍,电化学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尤其是当放电电流密度提高20倍时,其比电容量仍能得到较好维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机纳米材料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超级电容器是一类新型的绿色储能器件,具有传统电池无法比拟的高功率密度,长循环使用寿命和可脉冲充放电等优点,在移动通讯、信息技术、工业领域、航天飞机和国防科技等领域显示出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储能机理的不同,可以将超级电容器所用的电极材料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电极与溶液间界面形成双电层来储存电荷的双电层电容器,此类电极材料主要是一些具有 高比表面积、合理孔径分布和低内阻的多孔碳材料;另一类是基于电活性物质在电极材料表面或体相的二维或准二维空间发生高度可逆的化学吸附/脱附或氧化/还原反应来产生电容的法拉第准电容器(也叫赝电容器),这类电极材料主要为过渡金属氧化物和导电聚合物。碳基材料双电层电荷储能模式决定了其无法拥有大的比电容量;导电聚合物材料尽管能产生较高的法拉第准电容,但是在长期充放电过程中极易发生体积变化,导致了其电化学性能的不稳定,进而影响了实际使用;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则因具有多种氧化价态,工作电位窗口较宽而通常显示出优异的电荷储存能力,且其在使用时充放电可逆性好,电化学性能稳定,因而成了超级电容器用电极的首选材料。在过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Co掺杂NiO纳米片阵列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厚度为100μm~300μm的NiCo合金基片机械加工成面积为3cm2~6cm2的片状,然后依次用150#、600#、1000#砂纸打磨光亮,再将打磨后的NiCo合金基片依次经有机溶剂超声除油和去离子水清洗后自然风干;所述NiCo合金基片中Co的质量含量为0.5%~5%;步骤二、将步骤一中自然风干后的NiCo合金基片平放在聚四氟乙烯平台上,然后一同置于容积为300mL~500mL的带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反应釜中,向水热反应釜和聚四氟乙烯平台之间的空隙中添加10mL~30mL去离子水,最后将水热反应釜密封后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纲张文彦李广忠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