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孔防潮电线、制造方法及专用模具技术

技术编号:8162261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1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孔防潮电线、制造方法及专用模具,该电线包括导体,在导体中心有个中心微孔,导体外表面包覆有绝缘层,绝缘层外表面覆有防潮层。方法是将液态铜冷却至半熔融状态时,使其通过模具将中心穿制同轴微孔,再连铸连轧、拉丝,最后双层同心共挤绝缘层和防潮层。导体中心的微孔增加了导体的表面积,进而增强电流传送的肌肤效应,使导体能承载更大的电流;增大导体的散热表面积,散热快。该微孔防潮电线与传统的实心导体电线相比,性价比高,单位长度铜材重量至少减少17%,载流量增加20%以上,单位长度绝缘耗材至少减少5%,节约劳动力4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线及其制造方法,具体是ー种微孔电线、制造方法及专用模具,微孔电线主要应用在民用、エ业、商业及建筑等电力需求领域。
技术介绍
传统的BV型电线在民用、エ业、商业及建筑等环境中使用时,由于电线的导体是实心导体,散热性能差;而绝缘层是聚氯こ烯材料,其易吸水、容易受潮。BV型电线的结构及材料特性导致电线本身在长时间使用发热后,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出去,而高热量又加速电线老化,从而导致电线易出现故障,引发放电伤人、火灾等重大灾难。此外,传统的BV型电线单位长度铜材重量大,成本高,性价比低。传统的BV型电线生产技术エ艺存在以下问题I)导体加工エ艺落后,只能生产 出实心导体;2)导体的结构不合理,没有中心微孔;3)导体散热性能差,载流量小;4)绝缘层的结构不合理,没有双层共挤;5) BV型电线绝缘层透气性好、吸水、容易受潮,加速电线老化;6)单位长度的铜材重量大,且劳动力投入大,严重浪费国家资源和社会劳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性价比高,散热性能好的微孔防潮电线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的ー种微孔防潮电线,包括电线中间的导体,在导体外挤包绝缘层,所述导体沿轴心设有微孔,在绝缘层外设有防潮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微孔只有ー个,且与导体轴心同心设置。所述绝缘层为聚氯こ烯绝缘层,防潮层为高密度交联聚こ烯层。聚氯こ烯绝缘层和高密度交联聚こ烯层最好为双层共挤。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微孔防潮电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检验合格的电解铜熔炼成液态铜, 2)当液态铜冷却至半熔融状态时,使其通过模具将铜线毛坯中心穿制同轴微孔, 3)经连铸连轧、拉丝成设计直径的铜线,最后退火制成内导体; 4)在内导体的外面进行绝缘层和防潮层双层同心共挤,制得微孔防潮电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微孔防潮电线的专用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中间设有挤出孔,在挤出孔来料一侧设有导向用的圆锥形ロ,在挤出孔轴线位置设有用于穿制同轴微孔的长杆。整个专用模具以硬质合金基材,在基材表面沉积金刚石复合薄膜涂层。有益效果(1)导体的表面积增大,进而增强电流传送的肌肤效应,使导体能承载更大的电流。(2)导体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散热快。(3)采用先进科技技术即双层共挤和同心模具,绝缘层和防潮层采用双层同心共挤,一次性成型。(3)绝缘层和防潮层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各自得到了最佳发挥,互弥补,协同作用,防潮层弥补了绝缘层透气、易受潮的缺陷,且防潮层不仅充分发挥防潮作用,同时起到第二道绝缘的作用。(4)性价比高,单位长度铜材重量至少减少17%,载流量増加20%以上,単位长度绝缘耗材至少减少5%,节约了国家有限的资源。(5)淘汰了落后的生产设备,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电脑自动化控制,节约劳动カ40%以上;节约了社会劳动力。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中微 孔防潮电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专用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本专利技术的微孔防潮电线,包括电线中间的导体2,导体2沿轴心设有微孔1,导体2外表面挤包聚氯こ烯绝缘层3,绝缘层外表面挤包高密度交联聚こ烯防潮层4。本专利技术根据电流在导体中传送的集肤效应原理设计的,导体中心有个中心微孔增加导体的表面积,进而增强电流传送的肌肤效应,使导体能承载更大的电流,且散热表面积増大,使导体与空气接触面积増大,散热快;导体外表面覆盖有绝缘层和防潮层,且绝缘层和防潮层双层共挤,一次性成型,绝缘层材料和防潮层材料相互弥补,协同作用,将各自的性能发挥到最佳,保证了微孔防潮电线的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本专利技术中导体采用电解铜丝,绝缘采用聚氯こ烯塑料,防潮层为高密度交联聚こ烯料,中心微孔因不同规格微孔尺寸各异,微孔形成是应用自主研发的电脑程序控制,通过纳米模具拉制而成。下面通过ー个具体实施例来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ー种微孔防潮电线的制造方法。实施例制造规格为WKFC-BVYJ-450/750V 2.5 I. 78/0. 80 2. 5 表示导体的规格为2. 5mm2,1. 78表不导体外径为I. 78mm, O. 80表不导体同心内微孔直径为O. 80 mm的微孔防潮电线的制造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O电解铜熔炼,纳米模具中心穿孔,内孔为O. 80 mm ; 2)连铸连轧制成中心孔径为O.80 mm的Φ8. O mm电解铜杆 3)拉丝、退火把中心孔径为O.80 mm的Φ8. O mm电解铜杆制成中心孔径为O. 80 mm的Φ I. 78mm 铜丝; 4)双层共挤聚氯こ烯绝缘层和高密度交联聚こ烯防潮层,采用挤压模具,2.5mm2内导体的绝缘厚度为O. 65mm,防潮层厚度为O. 15 mm ; 5)成品微孔电线的外径为3.38 mm,外表光洁圆整,。以上每道エ序之后均要进行检验是否达到所需要求。如图2,专用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模具本体I中间设有挤出孔2,在挤出孔来料一侧设有导向用的圆锥形ロ 3,在挤出孔2轴线位置设有用于穿制同轴微孔的长杆4。穿孔用的纳米模具是以硬质合金(WC-Co)为衬底,采用化学气相法(简称CVD法)在模具的表面涂覆常规金刚石和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并对涂层进行研磨抛光后得到的ー种全新产品,该模具表面平整光滑,表面晶粒度20-80nm,表面摩擦系数不大于O. I。纳米模具有模芯和模套组成,模芯为实心圆柱状,圆柱外径规格有0.62mm、O. 80mm、0. 98mm、I. 13mm,模套为内锥型外为圆形,出ロ 口径为Φ9. 5,其长度取值为250mm。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 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微孔防潮电线,包括电线中间的导体(2),在导体(2)外挤包绝缘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2)沿轴心设有微孔(1),在绝缘层(3)外设有防潮层(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孔防潮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I)只有一个,且与导体轴心同心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微孔防潮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3)为聚氯乙烯绝缘层。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微孔防潮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层(4)为高密度交联聚乙烯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孔防潮电线,其特征在于,聚氯乙烯绝缘层和高密度交联 聚乙纟布层为双层共挤。6.一种权利要求I所述微孔防潮电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 1)将检验合格的电解铜熔炼成液态铜, 2)当液态铜冷却至半熔融状态时,使其通过模具将铜线毛坯中心穿制同轴微孔, 3)经连铸连轧、拉丝成设计直径的铜线,最后退火制成内导体; 4)在内导体的外面进行绝缘层和防潮层双层同心共挤,制得微孔防潮电线。7.一种制备微孔防潮电线的专用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模具本体(I)中间设有挤出孔(2),在挤出孔来料一侧设有导向用的圆锥形口( 3),其特征在于,在挤出孔(2)轴线位置设有用于穿制同轴微孔的长杆(4)。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微孔防潮电线的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整个专用模具以硬质合金基材,在基材表面沉积金刚石复合薄膜涂层。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孔防潮电线、制造方法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孔防潮电线,包括电线中间的导体(2),在导体(2)外挤包绝缘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2)沿轴心设有微孔(1),在绝缘层(3)外设有防潮层(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宗民储学琴邹玉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恒汇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