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气装备仪表电缆及其制备工艺,尤其涉及一种海岛用综合电缆及其制造方法,属于电线电缆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和18000公里长的海岸线,沿海分布有6000多个岛屿,在浅海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海底油田和天然气,沿海又是我国经济发达区,国内沿海岛屿发展急需用电,由于建设电站成本高、周期长,再加上燃料供应困难等因素,故此,对中小型海岛的供电、通信(尤其是军用保密通信)都需要通过大长度光电综合电缆来解决,因此电缆是海岛的生命线。随着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海岛的开发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同时沿海人民为了改善环境,提高生产、生活质量,对电力、通讯的需求不断增强,为开发研究生产大长度高压海岛电力通讯综合缆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特别是我国浅海不断发现新的油气田,海上石油平台通讯、供电需要大量电缆,海洋渔业的发展,目前仍需要进口海岛电力通讯复合缆。然而海岛的电力、通讯始终是制约海岛经济发展的瓶颈。保证海岛供电安全,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则势在必行。按照这些海岛独立电网规模,可划分小型(数百千瓦)、中型(兆瓦级)与大型海岛电网。对于小型独立电网,由于使用的内燃发电机惯性与备用容量均较小,因此限制了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对储能设备的特性与容量也有较高要求;而对于中型独立微网,由于一般采用了多台内燃发电机,可借助旋转发电设备自身的惯性吸收部瞬时变动,有利于减少储能设备容量,r>增强对风电和光电的接纳能力,提高整个海岛电网的经济性;对于大型海岛电网,其主要目标是检验兆瓦级风/光电接入后对原有海岛电网的影响,以及利用多种储能装置抑制光伏发电波动性的可能性。沿海及海岛的自然环境与内陆不同,属于盐碱地、潮湿度高。由于电缆基本都是敷设于地下,因此,在该区域内敷设电缆一定要考虑到电缆耐环境的适应能力。只有能够满足海岛自然条件要求的电缆,才能确保运行安全和正常的使用寿命。但是,现有技术中未有相关技术的公开报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海岛用综合电缆及其制备工艺,以期能够满足海岛自然条件要求,确保运行安全,并能维持在正常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海岛用综合电缆的结构特点是:由两根同轴电缆、两组对绞线芯、三根电力电缆绝缘线芯以及防水填充绳共同绞合构成缆芯;在所述缆芯的外部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挤包形成的内护套层、由铝合金丝疏绕而成的铠装层以及以聚乙烯为材质挤包形成的外护套层;所述同轴电缆是以同轴电缆铜芯导体为中心并由内向外依次形成同轴电缆绝缘层、同轴电缆金属复合屏蔽层以及同轴电缆护套层;所述对绞线芯是在对绞线芯铜芯导体上包覆导体绝缘层构成单股绝缘线芯,两根单股绝缘线芯相互绞合形成对绞线对,由软镀锡铜丝绞合形成泄漏线,所述对绞线对和泄漏线共同绞合后在外层绕包形成铝箔聚酯复合带层;所述泄漏线与铝箔聚酯复合带层中的铝层紧密接触;所述电力电缆绝缘线芯是在电力电缆镀锡导体上包覆有导体外绝缘层。所述两组对绞芯线的绞合节径比不相同,两根同轴电缆和其中一组对绞芯线分处在三根电力电缆绝缘线芯的外侧间隙,另一组对绞芯线位于三根电力电缆绝缘线芯的中央。本专利技术海岛用综合电缆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同轴电缆中的同轴电缆铜芯导体是直径为1.0mm的单根裸铜丝;所述同轴电缆绝缘层为皮泡皮的三层结构,三层结构的中间泡层厚度为0.95mm,内皮层厚度为0.01mm,外皮层厚度为0.1mm,所述同轴电缆绝缘层的外径为3.20±0.05mm;所述同轴电缆金属复合屏蔽层是以直径为0.10~0.12mm的镀锡裸铜丝形成编织层,在编织层上搭盖绕包铝塑复合带,编织层的编织密度为80~90%,铝塑复合带的重叠率为20~25%;所述同轴电缆护套层是以聚氨酯弹性体为材质,同轴电缆护套层的厚度为0.6~0.75mm;所述同轴电缆的外径为4.2~4.8mm;所述电力电缆绝缘线芯中电力电缆镀锡导体为多根镀锡铜丝束绞而成,电力电缆镀锡导体的截面为50~300mm2,镀锡铜丝的单根直径不大于2.50mm,绞合节径比为12~18;导体外绝缘层是以三元乙丙橡胶基混合料为材质,导体外绝缘层的厚度为0.8~2.6mm。本专利技术海岛用综合电缆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对绞线芯中对绞线芯铜芯导体是以七根直径为0.2mm的镀锡铜丝按1+6的方式排列形成,所述导体绝缘层是以交联聚乙烯为材质,导体绝缘层的厚度为0.3mm,导体绝缘层的外径为1.2±0.05mm;所述泄漏线是由七根直径为0.2mm的镀锡铜丝束绞合而成;所述铝箔聚酯复合带层是以铝箔聚酯复合带搭盖绕包而形成,搭盖率为20%~25%。本专利技术海岛用综合电缆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内护套层是以三元乙丙橡皮挤包并硫化而成,厚度为0.8~1.5mm;所述铠装层是以铝合金丝铠装为左向疏绕结构,铝合金丝之间的间距不大于2mm,所述铝合金丝的直径为0.8~2.0mm;所述外护套层是以黑色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为材质挤包而成,厚度为1.5~3.5mm。本专利技术海岛用综合电缆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三元乙丙橡胶基混合料的质量份组成为:本专利技术海岛用综合电缆的制造方法的特点是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分别制造同轴电缆、对绞线芯和电力电缆绝缘线芯;制备同轴电缆:以直径为1.0mm的单根裸铜丝为同轴电缆铜芯导体;在所述同轴电缆铜芯导体的外层按皮泡皮三层结构挤包形成同轴电缆绝缘层,使同轴电缆绝缘层的外径为3.20±0.05mm,皮泡皮三层结构的中间泡层是以物理发泡聚乙烯为材质,厚度为0.95mm,内皮层和外皮层都是以聚乙烯为材质,内皮层的厚度为0.01mm,外皮层的厚度为0.1mm;所述物理发泡聚乙烯为充氮气工艺,发泡度为65~75%;所述同轴电缆金属复合屏蔽层采用直径为0.10~0.12mm的镀锡裸铜丝形成编织层后再搭盖绕包铝塑复合带,编织层的编织密度为80~90%,铝塑复合带的重叠率为20~25%;所述同轴电缆护套层是以聚氨酯弹性体材质,同轴电缆护套层的厚度为0.60~0.75mm;所述同轴电缆的外径为4.2~4.8mm;制备对绞线芯:取七根直径为0.2mm的镀锡铜丝1+6的方式排列,导体绝缘层是以交联聚乙烯为材质,厚度为0.30mm,导体绝缘层的外径为1.20±0.05mm;所述泄漏线是由七根直径为0.20mm的镀锡铜丝束绞合而成,再以铝箔聚酯复合带搭盖绕包形成铝箔聚酯复合带,搭盖率为20%~25%;两组对绞线芯的绞合节距为8~11,并且两组对绞线芯的绞合节距取为不同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岛用综合电缆,其特征是:由两根同轴电缆(1)、两组对绞线芯(2)、三根电力电缆绝缘线芯(3)以及防水填充绳(4)共同绞合构成缆芯;在所述缆芯的外部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挤包形成的内护套层(5)、由铝合金丝疏绕而成的铠装层(6)以及以聚乙烯为材质挤包形成的外护套层(7);所述同轴电缆(1)是以同轴电缆铜芯导体(11)为中心并由内向外依次形成同轴电缆绝缘层(12)、同轴电缆金属复合屏蔽层(13)以及同轴电缆护套层(14);所述对绞线芯(2)是在对绞线芯铜芯导体(21)上包覆导体绝缘层(22)构成单股绝缘线芯,两根单股绝缘线芯相互绞合形成对绞线对(23),由软镀锡铜丝绞合形成泄漏线(25),所述对绞线对(23)和泄漏线(25)共同绞合后在外层绕包形成铝箔聚酯复合带层(24);所述泄漏线(25)与铝箔聚酯复合带层(24)中的铝层紧密接触;所述电力电缆绝缘线芯(3)是在电力电缆镀锡导体(31)上包覆有导体外绝缘层(32);所述两组对绞芯线(2)的绞合节径比不相同,两根同轴电缆(1)和其中一组对绞芯线(2)分处在三根电力电缆绝缘线芯(3)的外侧间隙,另一组对绞芯线(2)位于三根电力电缆绝缘线芯(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岛用综合电缆,其特征是:由两根同轴电缆(1)、两组对绞线芯(2)、三根电力
电缆绝缘线芯(3)以及防水填充绳(4)共同绞合构成缆芯;在所述缆芯的外部由内向外依次设
置挤包形成的内护套层(5)、由铝合金丝疏绕而成的铠装层(6)以及以聚乙烯为材质挤包形成
的外护套层(7);
所述同轴电缆(1)是以同轴电缆铜芯导体(11)为中心并由内向外依次形成同轴电缆绝缘
层(12)、同轴电缆金属复合屏蔽层(13)以及同轴电缆护套层(14);
所述对绞线芯(2)是在对绞线芯铜芯导体(21)上包覆导体绝缘层(22)构成单股绝缘线芯,
两根单股绝缘线芯相互绞合形成对绞线对(23),由软镀锡铜丝绞合形成泄漏线(25),所述对
绞线对(23)和泄漏线(25)共同绞合后在外层绕包形成铝箔聚酯复合带层(24);所述泄漏线(25)
与铝箔聚酯复合带层(24)中的铝层紧密接触;
所述电力电缆绝缘线芯(3)是在电力电缆镀锡导体(31)上包覆有导体外绝缘层(32);
所述两组对绞芯线(2)的绞合节径比不相同,两根同轴电缆(1)和其中一组对绞芯线(2)
分处在三根电力电缆绝缘线芯(3)的外侧间隙,另一组对绞芯线(2)位于三根电力电缆绝缘线
芯(3)的中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岛用综合电缆,其特征是:
所述同轴电缆(1)中的同轴电缆铜芯导体(11)是直径为1.0mm的单根裸铜丝;所述同轴电
缆绝缘层(12)为皮泡皮的三层结构,三层结构的中间泡层厚度为0.95mm,内皮层厚度为
0.01mm,外皮层厚度为0.1mm,所述同轴电缆绝缘层(12)的外径为3.20±0.05mm;所述同轴电
缆金属复合屏蔽层(13)是以直径为0.10~0.12mm的镀锡裸铜丝形成编织层,在编织层上搭盖
绕包铝塑复合带,编织层的编织密度为80~90%,铝塑复合带的重叠率为20~25%;所述同轴
电缆护套层(14)是以聚氨酯弹性体为材质,同轴电缆护套层(14)的厚度为0.6~0.75mm;所
述同轴电缆(1)的外径为4.2~4.8mm;
所述电力电缆绝缘线芯(3)中电力电缆镀锡导体(31)为多根镀锡铜丝束绞而成,电力电缆
镀锡导体(31)的截面为50~300mm2,镀锡铜丝的单根直径不大于2.50mm,绞合节径比为12~
18;导体外绝缘层(32)是以三元乙丙橡胶基混合料为材质,导体外绝缘层(32)的厚度为0.8~
2.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岛用综合电缆,其特征是:所述对绞线芯(2)中对绞线芯铜芯
导体(21)是以七根直径为0.2mm的镀锡铜丝按1+6的方式排列形成,所述导体绝缘层(22)是以
交联聚乙烯为材质,导体绝缘层(22)的厚度为0.3mm,导体绝缘层(22)的外径为1.2±0.05mm;
所述泄漏线(25)是由七根直径为0.2mm的镀锡铜丝束绞合而成;所述铝箔聚酯复合带层(24)
是以铝箔聚酯复合带搭盖绕包而形成,搭盖率为20%~25%。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海岛用综合电缆,其特征是:
所述内护套层(5)是以三元乙丙橡皮挤包并硫化而成,厚度为0.8~1.5mm;
所述铠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本寿,汪国明,钱家贵,张敏,昌加兵,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航天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