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画面解析度的立体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60972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提高画面解析度的立体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该立体显示设备包括: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数据线与栅极线位于不同的平面,且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彼此正交;以及中间介质层,设置于栅极线与数据线之间,包括第一介质部和第二介质部,第一介质部与第二介质部分别位于栅极线的相对两侧,两介质部间还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填充有一低k材料,以降低栅极线与数据线间的寄生电容。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该中间介质层的部分区域开设一容置空间,进而利用低k材料来填充该容置空间,以降低栅极扫描线与源极数据线之间的寄生电容,减小数据线上的RC延迟,提升设备的性能和图像显示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体显示设备,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当前,随着半导体技术和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自动立体显示(Autosterocopic,或称为3D显示)设备也逐渐受到设计人员和使用者的青睐。在3D显示器的研发过程中,大致包括两大技术体系,其一是需佩戴立体眼镜的3D显示器,其二是无需佩戴立体眼镜的裸眼3D显示器。一般来说,在平面显示器的显示屏幕上,若要形成具有立体感的显示图像,必须至少提供两组相位不同的图像,例如,通过摩尔纹干涉测量法精确对位,利用一组倾斜排列的凸透镜阵列,仅在水平方向上发生折射以便为人的左眼和右眼提供不同的透视图像,进而在大脑中将这两幅图像进行合成,以达成图像的立体显示效果。 在现有技术中,小尺寸的3D显示器的画面分辨率较低,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为了提高分辨率,势必会增加液晶面板的扫描线的数量,以960行的栅极扫描线为例,在2D显示模式下,60Hz的工作频率其扫描时间小于17. 36us,120Hz的工作频率其扫描时间小于8. 68us,当栅极扫描线的数量增加一倍,变成1920行时,于3D显示模式下,60Hz的工作频率其扫描时间小于8. 68us,1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提高画面解析度的立体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显示设备包括:多条栅极线,每一栅极线沿一第一方向延伸;多条数据线,每一数据线沿一第二方向延伸,所述数据线与所述栅极线位于不同的平面,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彼此正交;以及一中间介质层,设置于所述栅极线与所述数据线之间,所述中间介质层包括一第一介质部和一第二介质部,所述第一介质部与所述第二介质部分别位于所述栅极线的相对两侧,其中,所述第一介质部和所述第二介质部之间还具有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填充有一低k材料,以降低所述栅极线与所述数据线间的寄生电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源竣吕思慧李明贤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