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泥呼吸及氮内源释放的原位测定装置和测定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60516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18:59
一种底泥呼吸及氮内源释放的原位测定装置,包括测定箱和测量电极,所述的测定箱包括箱体、透明的顶盖和限位裙边;所述的顶盖上开有圆形排水孔并安装单向阀;顶盖上还设有一组内嵌密封环的电极装配孔;所述的测定箱内设有循环水泵;所述的测量电极至少包括溶解氧电极和氨电极,测量电极插入顶盖上的电极装配孔中。测量电极连接测定仪后,将原位测定装置缓慢降到底泥表面,测定箱内形成底泥上覆水的密封空间,测定并记录电极读数,得到溶解氧、氨氮浓度的时间序列,线性回归分析后可计算得到底泥呼吸和氮内源释放速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和方法能够原位、同步、快速地测定底泥呼吸及氮内源释放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湖泊、河流及湿地等污染水体底泥内源污染的测定装置和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以底泥呼吸和氨氮释放原位同步测定为特征的底泥内源污染测定装置和方法,属于生态和 环境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湖泊、河流及湿地等受人类活动影响,这些水体的污染越趋严重。由于底泥是这些水体污染物的最终承纳者,其污染状况反映和记录了水体及流域的污染状况。同时,污染底泥也对这些水体的环境状况产生密切的反馈作用,称为内源污染。而底泥的呼吸作用以及氨氮的内源污染,常常是底泥内源污染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和强烈的。其主要原因是,内源污染来自于表层底泥中有机质,包括有机氮的有氧呼吸和矿化,以及更为强烈的下层底泥的厌氧呼吸和有机氮矿化。前一个过程首先形成了底泥对氧气的消耗,与底栖生物对氧气的直接利用共同形成底泥呼吸作用,并产生上层底泥氨氮的蓄积。后一个过程中的厌氧呼吸作用虽然其速率较有氧呼吸慢,但由于上层底泥的阻隔,往往在底泥下层形成大量的氨氮蓄积,并在分子扩散、底栖生物扰动、水流扰动等作用下,向水体迁移,从而形成氮的内源负荷。底泥呼吸形成的缺氧状态,强烈影响底泥氨氮的蓄积和释放。因此,底泥呼吸以及氮内源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底泥呼吸和氮内源释放的原位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测定箱和测量电极,所述的测定箱包括箱体(1)、透明的顶盖(3)和限位裙边(2);所述的顶盖(3)上开有圆形排水孔(11)并安装单向阀(5);顶盖(3)上还设有一组内嵌密封环的电极装配孔(6);所述的测定箱内设有循环水泵(9);所述的测量电极至少包括溶解氧电极和氨电极,测量电极插入顶盖(3)上的电极装配孔(6)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路杜应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