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浅水湖泊和河流系统水体生态环境模拟
,具体涉及ー种采用环形盖旋转的环形水槽研究底泥起悬机制和营养盐释放的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水动力作用下湖泊或河道沉积物容易发生侵蚀、再悬浮,该过程会引起表层沉积物营养盐的释放、生物数量的变化等。底泥表面侵蚀率定义为单位面积底床在単位时间内的底泥侵蚀量。河床切应カ是粘性泥沙研究中的重要參数,它直接决定了底泥被侵蚀的深度。然而,确定河床切应力、控制外力条件是十分困难的。目前,模拟对底泥侵蚀的室内模拟主要有震荡法、波浪水槽法和环形水槽法。震荡法是在三角瓶中装入一定量沉积物和水样,以震荡频率模拟水动力大小。该方法简单易于控制条件且可多组平行,但是体积过小, 不能很好的描述底泥侵蚀随风浪增强而递增的趋势。波浪水槽和环形水槽法是采用机械方法产生上覆水的定向流动使底泥发生悬浮。这些方法易于控制条件,但是实验底泥的原状性受到一定破坏,较浅的上覆水与湖泊实际情况差异较大。保持沉积物的原状性非常重要,它不仅关系到暴露于上覆水的界面及其结构的变化影响再悬浮的结果,并且对营养物质的释放量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底泥侵蚀实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研究底泥起悬机制和营养盐释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内墙、环形外墙、环形盖、驱动装置、抽样筒;所述环形内墙固定在环形外墙内,之间形成均匀的环形空间,所述环形盖设置在环形空间的上端口,所述驱动装置带动环形盖转动,所述环形外墙上设置有采样孔,其通过采样管与抽样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平,唐春燕,王莹,滑磊,郝文彬,杜薇,赵坤,陈平,万榆,邱利,卫朴,栾号,薛偲琪,王静雨,王健健,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