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膨胀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59893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膨胀阀,包括丝杆(1)和设有输出轴(21)的电机(2),并所述输出轴(21)通过齿轮系统与丝杆(1)传动连接;所述齿轮系统支撑于齿轮座(3)上,并所述丝杆(1)穿过所述齿轮座(3);所述电子膨胀阀还包括设有阀腔的阀座(4)及设于所述电机(2)外部的电机壳(22);所述齿轮座(3)进一步设于所述阀腔中,并所述阀座(4)的上端部进一步与所述电机壳(22)的下端部连接。该电子膨胀阀的结构设计能够减少其密封部位的数量,从而有效降低其泄漏的概率,并且能够简化其装配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控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膨胀阀
技术介绍
电子膨胀阀是组成制冷系统的重要部件,是制冷系统四个基本部件中除去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之外的另一基本部件。电子膨胀阀的工作过程一般为随着线圈装置的通电或断电,阀针调节阀口的开度,从而调节制冷剂的流量。在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200580023202. 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子膨胀阀,具 体请参考图1,图I为现有技术中一种电子膨胀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该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座I',该阀座Γ内设有套筒部2',该套筒部2'包括导向部2' I和头部2' 2,头部2' 2密封支撑有齿轮座3',齿轮座3'内设有齿轮系统8',该齿轮系统8'传动连接有丝杆4';如图I所示,齿轮座3'的上端部进一步与电机壳5' I密封连接,电机壳5' I内部设有电机5',该电机5'通过输出轴与齿轮系统8'传动连接。导向部2' I内设有可滑动的阀杆6',并阀杆6'的上端部伸出有螺母7',该螺母7'进一步设于齿轮座3'下腔内的限位部3' I内,由于该限位部3' I的限位,该螺母7'在该限位部3' I内可沿其轴向滑动,但并不能沿周向旋转。工作时,电机5'启动,其输出轴发生转动,该转动动作进而通过齿轮系统8'传递给丝杆4',由于丝杆4'通过螺纹配合伸入螺母7'内,并螺母7'在限位部3' I内只能沿轴向滑动,并不能沿周向发生旋转,因而随着丝杆4'转动,螺母7'沿轴向发生滑动,该螺母7'进而带动阀杆6'在导向部2' I内沿轴向发生滑动,从而实现调节阀口的开度的目的。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膨胀阀存在有以下缺陷第一,齿轮座3'的上端部通过螺纹配合与电机壳5' I密封连接,齿轮座3'的下端部通过螺纹配合与套筒部2'的头部2' 2密封连接,因而存在有两个密封部位,密封部位较多,导致泄漏的概率较大;同时装配结构也比较复杂;第二,阀杆6'的上端部需要伸出有螺母7',该螺母7'与限位部3' I配合,从而实现阀杆6'的周向限位,但是由于螺母7'需要从阀杆6'的上端部伸出,因而导致整个阀芯部件的轴向尺寸较大,进而导致阀体的轴向尺寸较大;此外,由于螺母7'的外径明显小于阀杆6'的外径,导致整个阀芯部件下大上小,因而在各个部件的加工过程中,套筒部2'的头部2' 2的内径要小于导向部2' I的内径,并且齿轮座3'下端部的外径要减小,以便在其内腔中安装内径较小的限位部3' 1,由此可知,套筒部2'和齿轮座3'的结构比较复杂,导致加工难度大,加工成本高;同时,由于螺母7'和阀杆6'组成的阀芯部件下大上小,因而螺母7'、阀杆6'、齿轮座3'、套筒部2'和阀座I'的装配过程比较复杂,装配难度大。有鉴于此,如何对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膨胀阀作出改进,从而降低其泄漏的概率,并简化其装配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电子膨胀阀,该电子膨胀阀的结构设计能够减少其密封部位的数量,从而有效降低其泄漏的概率,并且能够简化其装配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膨胀阀,包括丝杆和设有输出轴的电机,并所述输出轴通过齿轮系统与丝杆传动连接;所述齿轮系统支撑于齿轮座上,并所述丝杆穿过所述齿轮座;所述电子膨胀阀还包括设有阀腔的阀座及设于所述电机外部的电机壳;所述齿轮座进一步设于所述阀腔中,并所述阀座的上端部进一步与所述电机壳的下端部连接。优选地,所述阀座包括座本体、及设于所述座本体上端部的套筒,所述套筒的上端部进一步与所述电机壳的下端部连接;所述齿轮座进一步设于所述套筒的内部。优选地,所述套筒包括套筒本体部及向外侧弯曲的套筒折弯部,所述套筒本体部连接于所述座本体上,所述套筒折弯部与所述电机壳的下端部连接;所述齿轮座沿周向进一步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套筒本体部的周向内壁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上方进一步设有外径减小的支撑部,所述齿轮系统支撑于所述支撑部上。优选地,所述齿轮系统包括连接于所述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连接于所述丝杆上的第二齿轮及将所述第一齿轮的运动传递给所述第二齿轮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设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下端部进一步连接于所述支撑部上。优选地,所述支撑部设有沿径向凸出于其周向侧面的凸出部,所述定位轴的下端部进一步连接于所述凸出部上。优选地,所述齿轮座的下端面进一步支撑于所述座本体的上端面上。优选地,所述丝杆穿过所述齿轮座连接有阀杆;所述齿轮座和所述阀杆中,一者设有限位凹槽,另一者设有可在该限位凹槽中沿轴向滑动的限位凸出部;所述限位凸出部设于所述限位凹槽中,以便限定所述阀杆与所述齿轮座在周向上的相对位置。优选地,所述限位凸出部为沿轴向设于所述齿轮座和所述阀杆中一者上的第一限位杆件,所述限位凹槽为沿轴向设于所述齿轮座和所述阀杆中另一者上的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杆件可沿轴向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孔中。优选地,所述齿轮座设有下腔,所述阀杆的上端部伸入所述下腔中;所述限位凸出部为沿径向设于所述下腔的侧壁和所述阀杆的侧壁中一者上的第二限位杆件,所述限位凹槽为沿径向设于所述下腔的侧壁和所述阀杆的侧壁中另一者上的第二限位孔。 优选地,所述齿轮座设有多个沿轴向延伸的定位杆件,各所述定位杆件沿周向围成下腔,所述阀杆的上端部伸入该下腔中;所述限位凸出部为设于所述阀杆的侧壁上的第二限位杆件;各所述定位杆件中,至少有一组相邻的定位杆件之间的间隙形成有限位间隙,所述限位间隙形成所述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杆件插入所述限位间隙中。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齿轮座设于阀腔中,并所述阀座的上端部进一步与所述电机壳的下端部连接,具体地,阀座的上端部需要电机壳的下端部密封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齿轮座进一步设于阀座的内腔中,并阀座的上端部与电机壳的下端部密封连接,因而该结构存在有一个密封部位,密封部位较少,泄漏的概率较低。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齿轮座设于阀腔中,并阀座的上端部与电机壳的下端部连接,因而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装配结构得到了简化。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电子膨胀阀能够减少其密封部位的数量,从而有效降低其泄漏的概率,并且能够简化其装配结构。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中一种电子膨胀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电子膨胀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电子膨胀阀的齿轮系统和齿轮座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图3中齿轮系统和齿轮座在另一视角下的装配示意图;图5为图3中齿轮系统和齿轮座的装配结构的主视图;图6为图3中的齿轮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与图6中的齿轮座配合的阀杆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中齿轮座和阀杆的装配示意图;图8-1为图8中齿轮座和阀杆的装配结构的剖视图;图8-2为图8中齿轮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3为图8中阀杆的结构示意图;图9-1为本专利技术再一种实施例中齿轮座的结构示意图;图9-2为与图9-1中的齿轮座的配合的阀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0-1为本专利技术又一种实施例中齿轮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0-2为包括图10-1中的齿轮座的电子膨胀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I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I'阀座;2'套筒部;2' I导向部;2' 2头部;3'齿轮座;4'丝杆;5'电机;5' I电机壳;6'阀杆;7'螺母;8'齿轮系统。图2至图10-2中附图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膨胀阀,包括丝杆(1)和设有输出轴(21)的电机(2),并所述输出轴(21)通过齿轮系统与丝杆(1)传动连接;所述齿轮系统支撑于齿轮座(3)上,并所述丝杆(1)穿过所述齿轮座(3);所述电子膨胀阀还包括设有阀腔的阀座(4)及设于所述电机(2)外部的电机壳(22);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座(3)进一步设于所述阀腔中,并所述阀座(4)的上端部进一步与所述电机壳(22)的下端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