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气转化炉及其反应管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59372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气转化炉反应管密封装置,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转化炉的炉体的两侧的盖板,且所述盖板靠近于所述炉体的一侧设有容置反应管的凹槽,一个所述盖板的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将该盖板贯穿的进气口,另一个所述盖板的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将该盖板贯穿的出气口;所述炉体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反应管相平行的螺柱,所述螺柱的自由端设有与其相适配的螺母,所述盖板通过设置于其的通孔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螺柱,且所述螺母与所述盖板之间设有弹性件。如此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煤气转化炉反应管密封装置,其能够有效提高反应管的密封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反应管密封装置的煤气转化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煤气转化炉及其反应管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冶金
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在冶金行业中,实验室煤气转化炉为ー种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在冶金领域中,实验室煤气转化炉应用较广,铁矿石的高温冶金性检测需要煤气转化炉来获得CO气体。例如,铁矿石的低温还原粉化、铁矿的还原度实验及高温熔滴性能检测均需要煤气转化炉来获得CO气体。煤气转化炉能够提供稳定且具有一定压カ及流量的CO还原气体,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在煤气转化炉反应管中装满焦末(粒度要求3_左右),反应管中的焦末通过炉体加热至1150°C,再通入CO2气体,焦末与CO2气体发生化学反应C02+C==2C0,这样就得到实验所需的CO还原气体。通常情况下,为了使得反应温度长期稳定在1150°C,反应管采用刚玉质耐材,但由于刚玉材质的易脆断特点,其密封方法受到限制,无法采取刚性密封。实验检测过程中,常采用耐高温的石墨盘根,通过石墨盘根盘绕在煤气转化炉的密封盖内侧,再用螺栓固定螺母来拧紧,使耐高温的石墨盘根在螺母紧压下与反应管间压紧从而达到密封作用,由于是通过螺母压紧后,需要考虑石反应管的受热膨胀,从而卸去刚性联接的螺母,这时密封效果完全靠石墨盘根与反应管间挤压作用,这种方法自身来讲是无法达到完全密封,而且由于刚玉材质在升温达到1150°C时,反应管由于受热膨胀以及石墨盘根受热,挤压减弱影响了密封效果。实际操作过程中,要达到真正的密封特别困难,进而容易导致煤气泄露对实验人员生命造成威胁。因此,如何提高反应管的密封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专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煤气转化炉反应管密封装置,其能够有效提高反应管的密封性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ー种包括上述反应管密封装置的煤气转化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煤气转化炉反应管密封装置,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转化炉的炉体的两侧的盖板,且所述盖板靠近于所述炉体的ー侧设有容置反应管的凹槽,一个所述盖板的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将该盖板贯穿的进气ロ,另ー个所述盖板的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将该盖板贯穿的出气ロ ;所述炉体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反应管相平行的螺柱,所述螺柱的自由端设有与其相适配的螺母,所述盖板通过设置于其的通孔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螺柱,且所述螺母与所述盖板之间设有弾性件。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密封垫片。优选地,所述密封垫片为石棉垫片。优选地,所述凹槽的侧壁与所述反应管的外侧壁之间填充有密封填料。优选地,所述密封填料为密封泥。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环绕设置于所述螺柱的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螺母相抵,另一端与所述盖板相抵。优选地,所述盖板的靠近所述炉体的ー侧的中心部设有加厚凸起,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加厚凸起。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煤气转化炉,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反应管密封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煤气转化炉反应管密封装置,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转化炉的炉体的两侧的盖板,且所述盖板靠近于所述炉体的ー侧设有容置反应管的凹槽,一个所述盖板的 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将该盖板贯穿的进气ロ,另ー个所述盖板的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将该盖板贯穿的出气ロ ;所述炉体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反应管相平行的螺柱,所述螺柱的自由端设有与其相适配的螺母,所述盖板通过设置于其的通孔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螺柱,且所述螺母与所述盖板之间设有弾性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螺柱的自由端系指螺柱与炉体相连接的一端的相对端。如此设置,对反应管进行密封时,可首先通过盖板的通孔将其安装至螺柱上,并将反应管的两端分别置于盖板的凹槽内,而后旋紧螺母,由于盖板与螺母之间设有弾性件,故在弾性件的作用下,螺母将盖板压紧,进而使得盖板的凹槽底面与反应管相抵紧,进而实现了反应管两端的密封。当实验进行时,可由设置于盖板的进气ロ通入0)2气体,并由另一端的出气ロ导出CO气体。此外,即使在实验过程中反应管受热膨胀,其与盖板之间的作用力増大,盖板在该作用力下克服弾性件的弾力向炉体的外侧发生位移,如此抵消了盖板与反应管之间的作用力,即使反应管具有易脆断的特点,也无需解除螺母的刚性连接作用,进而有效提高了反应管的密封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 ー种包括上述反应管密封装置的煤气转化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煤气转化炉,其能够有效提高反应管的密封性。该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与上述反应管密封装置所帯来的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大体类似,故本文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煤气转化炉反应管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 I 中盖板-11,炉体-12,凹槽-13、进气ロ -14、出气ロ _15、螺柱-16、螺母-17、反应管-18、密封填料-19、弹簧-20、加厚凸起-21。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煤气转化炉反应管密封装置,其能够有效提高反应管的密封性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 ー种包括上述反应管密封装置的煤气转化炉。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參考图1,图I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煤气转化炉反应管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本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煤气转化炉反应管密封装置,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转化炉的炉体12的两侧的盖板11,且盖板11靠近于炉体12的ー侧设有容置反应管18的凹槽13,一个盖板11的凹槽13的底部设有将该盖板11贯穿的进气ロ 14,另ー个盖板11的凹槽13的底部设有将该盖板11贯穿的出气ロ 15。此外,炉体12的两侧设有与反应管18相平行的螺柱16,螺柱16的自由端设有与其相适配的螺母17,盖板11通过设置于其的通孔可滑动地设置于螺柱16,且螺母17与盖板11之间设有弾性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螺柱16的自由端系指螺柱16与炉体12相连接的一端的相对端。如此设置,对反应管18进行密封时,可首先通过盖板11的通孔将其安装至螺柱16上,并将反应管18的两端分别置于盖板11的凹槽13内,而后旋紧螺母17,由于盖板11与螺母17之间设有弾性件,故在弾性件的作用下,螺母17将盖板11压紧,进而使得盖板11的凹槽13底面与反应管18相抵紧,进而实现了反应管18两端的密封。当实验进行时,可由设置于盖板11的进气ロ 14通入CO2气体,并由另一端的出气ロ 15导出CO气体。此外,即使在实验过程中反应管18受热膨胀,其与盖板11之间的作用力増大,盖板11在该作用力下克服弾性件的弾力向炉体12的外侧发生位移,如此抵消了盖板11与反应管18之间的作用力,即使反应管18具有易脆断的特点,也无需解除螺母17的刚性连接作用,进而有效提高了反应管18的密封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反应管18与盖板11之间的密封性,凹槽13的底部可垫有密封垫片(图中未示出)。上述密封垫片可具体为石棉垫片,当然,也可为其它材质的垫片,只需其具有耐高温特性和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气转化炉反应管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转化炉的炉体的两侧的盖板,且所述盖板靠近于所述炉体的一侧设有容置反应管的凹槽,一个所述盖板的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将该盖板贯穿的进气口,另一个所述盖板的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将该盖板贯穿的出气口;所述炉体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反应管相平行的螺柱,所述螺柱的自由端设有与其相适配的螺母,所述盖板通过设置于其的通孔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螺柱,且所述螺母与所述盖板之间设有弹性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辉曾晖梁栋陈伟张英罗霞光王延平周林安进博石红燕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