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11170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9 20:11
一种煤气发生装置,其包括一级煤气发生炉、旋风分离器以及二级煤气发生炉,其中,一级煤气发生炉内由下至上依次为气化剂室、炉膛、还原区以及导气区,气化剂室上设置有一级气化剂输入口,气化剂室与炉膛之间隔设有一栅格网板,炉膛上设置有煤粉入口,还原区中设置有若干呈蜂窝网板状结构的填充层,一级煤气发生炉的顶部设置有混合煤气出口;旋风分离器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一级煤气出口与分离颗粒出口;二级煤气发生炉的炉壁上设置有二级气化剂接入管,二级气化剂接入管上设置有接入歧管,分离颗粒出口与接入歧管连接,接入歧管上具有一用于接入输送固体颗粒的介质气体输入口,二级煤气发生炉的顶部设置有二级煤气出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固体燃料粉尘化燃烧的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煤气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在钕铁硼废料回收过程中需要对粉碎后的钕铁硼废料进行焙烧,焙烧过程中煤是一种通常用的燃料,为了使煤的燃烧更充分,一般会使用煤气化装置将固态的煤转化成气态的合成气,现有煤气化技术按气固相互接触的方式,分为固定床、流化床和气流床三类煤气化技术。流化床煤气化技术是指以直径小于10mm 的煤颗粒作为原料,在气化剂流化作用下,进行气固混合和热交换的一种煤气化技术,现有流化床煤气化技术中,反应还原区内压强低,因此空气、水蒸气以及碳的分子难以充分接触进行反应,导致煤颗粒在煤气发生装置的煤气发生炉内不能完全发生反应,始终存在部分煤颗粒在未完全反应的情况下即被带出炉膛,由于该部分煤颗粒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煤气化反应的碳转化率低,且由于煤气产物中存在部分煤颗粒,煤气带出物的残碳含量高,煤气产物中的有效成分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气发生装置,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流化床类煤气发生炉的煤气化反应碳转化率低、且由于煤气产物中存在部分煤颗粒,煤气带出物的残碳含量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气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煤气发生炉、旋风分离器以及二级煤气发生炉,其中,所述一级煤气发生炉内由下至上依次为气化剂室、炉膛、还原区以及导气区,所述气化剂室上设置有一级气化剂输入口,所述气化剂室的底部设置有渣粒排出口,所述气化剂室与所述炉膛之间隔设有一栅格网板,所述炉膛上设置有煤粉入口,所述还原区中设置有若干呈蜂窝网板状结构的填充层,所述一级煤气发生炉的顶部设置有混合煤气出口,所述导气区通过所述混合煤气出口与所述旋风分离器连接;所述旋风分离器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一级煤气出口与分离颗粒出口,所述分离颗粒出口连通至所述二级煤气发生炉;所述二级煤气发生炉的炉壁上设置有二级气化剂接入管,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气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煤气发生炉、旋风分离器以及二级煤气发生炉,其中,
所述一级煤气发生炉内由下至上依次为气化剂室、炉膛、还原区以及导气区,所述气化剂室上设置有一级气化剂输入口,所述气化剂室的底部设置有渣粒排出口,所述气化剂室与所述炉膛之间隔设有一栅格网板,所述炉膛上设置有煤粉入口,所述还原区中设置有若干呈蜂窝网板状结构的填充层,所述一级煤气发生炉的顶部设置有混合煤气出口,所述导气区通过所述混合煤气出口与所述旋风分离器连接;
所述旋风分离器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一级煤气出口与分离颗粒出口,所述分离颗粒出口连通至所述二级煤气发生炉;
所述二级煤气发生炉的炉壁上设置有二级气化剂接入管,所述二级气化剂接入管上设置有接入歧管,所述分离颗粒出口与所述接入歧管连接,所述接入歧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德文
申请(专利权)人:寻乌县恒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