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选换挡互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59367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名称是变速箱选换挡互锁机构,涉及一种无上盖三拨叉轴式变速箱选换挡互锁机构。它主要是解决已知的有上盖的三拨叉轴变速箱操纵灵活但结构复杂,无上盖的单拨叉轴变速箱结构简单,但操纵不灵活,易出现卡涩现象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变速箱选换挡互锁机构,包括顶盖和安装在顶盖导向孔上的操纵轴,套在操纵轴上的换挡杆,以及换挡杆两侧的回位弹簧和弹簧挡圈,设在换挡杆凹槽中的选挡总成的拨头,其特征是:在操纵轴上装有互锁块,互锁块围在换挡杆的外侧,固定在顶盖上的螺钉的下端处于互锁块上的凹槽中,换挡杆的拨头伸出互锁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无上盖三拨叉轴式操纵机构,在变速箱顶盖上安装互锁块,由选挡总成拨头带动换挡杆和互锁块同时在三个选挡导块中滑动,起到选换挡互锁的作用,结构简单,操纵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速箱的选换挡互锁机构,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无上盖的三拨叉轴式变速箱,通过在顶盖中增加一互锁块,进行挡位互锁的一种变速箱选换挡互锁机构
技术介绍
市面上现有的变速箱互锁装置主要应用于有上盖的三拨叉轴变速箱和无上盖的单拨叉轴变速箱,有上盖的三拨叉轴变速箱互锁机构位于上盖中,操纵灵活但结构复杂,无上盖的单拨叉轴变速箱互锁装置位于拨叉轴上,其结构简单,但选换挡操纵不太灵活,易出现卡、涩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出的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灵活,选换挡的同时起到互锁作用,可保证在换挡杆挂挡时,不会同时挂入两个挡位的无上盖三拨叉轴式变速箱的选换挡互锁机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变速箱选换挡互锁机构包括顶盖和安装在顶盖导向孔上的操纵轴,套在操纵轴上的换挡杆,以及换挡杆两侧的回位弹簧和弹簧挡圈,设在换挡杆凹槽中的选挡总成的拨头,其特征是在操纵轴上装有互锁块,互锁块围在换挡杆的外侧,固定在顶盖上的螺钉的下端处于互锁块上的凹槽中,换挡杆的拨头伸出互锁块。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互锁块是一个沿操纵轴的轴向截面呈一个带有径向开口的口字形,互锁块上的凹槽设在互锁块的上端,径向开口设在互锁块的下端,换挡杆的拨头从该开口伸出互锁块。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换挡杆的拨头在初始状态伸到二三挡导块的拨槽中,互锁块的下端位于四五挡导块和一倒挡导块的拨槽中。本专利技术采用无上盖三拨叉轴式操纵机构,在变速箱顶盖上安装互锁块,当选挡总成的拨头左右滑动选挡时可带动换挡杆、互锁块同时在三个选挡导块中滑动,起到选换挡互锁作用,本专利技术既有上盖的三拨叉轴变速箱操作灵活的优点,又有无上盖单拨叉轴变速箱结构简单的优点,避免了乱挡现象的发生。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互锁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视图。图4是图3的C向视图。图5是图I中换挡杆处于一倒挡导块拨槽中的示意图。图6是图I中换挡杆处于四五挡导块拨槽中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2、3、4所示,操纵轴9安装在变速箱顶盖I的两个导向孔上,通过堵头2左右固定在顶盖上,同时可绕轴线转动,回位弹簧3、弹簧挡圈4、互锁块6、换挡杆11、弹簧挡圈7、回位弹簧8,依次套在操纵轴9上,其中换挡杆11与操纵轴9为花键连接。选挡总成10的拨头放在换挡杆11凹槽中,互锁块6围在换挡杆11的外侧,固定在顶盖I上的螺钉5的下端处在互锁块6上的凹槽中,选挡总成10转动时,其拨头左右滑动选挡,同时带动换挡杆11、互锁块6同时滑动,选挡的同时起到互锁作用。互锁块6是一个沿操纵轴9的轴向截面呈一带有径向开口的口字形,如图1、3所示,互锁块6上的凹槽设在互锁块6的上端,沿操纵轴9的轴向设置,互锁块6上的径向开口设在互锁块6的下端,开口的尺寸与换挡杆11的拨头尺寸相匹配,换挡杆11的拨头从该开口中伸出互锁块6,换挡杆11可在该开口中由操纵轴9带动而前后运动,换挡杆11的拨头在初始状态和左、右滑动时可分别伸到导块13、14、12的拨槽中,而互锁块6的下端在初始状态和左、右滑动时可分别锁住所选挡位之外的其他挡位,起到互锁作用。工作原理如图1、5、6所示,初始状态下,换挡杆11的拨头可伸到二三挡导块13的拨槽中,如图I所示,而互锁块6的下端同时位于四五挡导块12和一倒挡导块14的拨槽中,将四五挡和一倒挡锁住,此时旋转操纵轴9带动换挡杆11只能挂二挡或三挡。当选挡总成10的拨头向左滑动时,带动互锁块6、换挡杆11向左滑动,则换挡杆11处于一倒挡导块14的拨槽中,如图5所示,旋转操纵轴9带动换挡杆11即可挂一挡或倒挡,此时互锁块6下端同时位于四五挡导块12和二三挡导块13的拨槽中锁止,防止了换挡杆11误选四五挡和二三挡。同理,当选挡总成10的拨头由初始状态向右滑动时,带动互锁块6、换挡杆11向右滑动,则换挡杆11处于四五挡导块12的拨槽中,如图6所示,旋转操纵轴9带动换挡杆11即可挂四挡或五挡,此时互锁块6下端同时位于一倒挡导块14和二三挡导块13的拨槽中锁止,防止了换挡杆11误选一倒挡和二三挡。因此,此换挡互锁机构在选换挡的同时起到互锁作用,可保证在换挡杆挂挡时,不会同时挂入两个挡位。权利要求1.一种变速箱选换挡互锁机构,包括顶盖(I)和安装在顶盖(I)导向孔上的操纵轴(9),套在操纵轴(9)上的换挡杆(11),以及换挡杆(11)两侧的回位弹簧(3、8)和弹簧挡圈(4、7),设在换挡杆(11)凹槽中的选挡总成(10)的拨头,其特征是在操纵轴(9)上装有互锁块(6),互锁块(6)围在换挡杆(11)的外侧,固定在顶盖(I)上的螺钉(5)的下端处于互锁块(6)上的凹槽中,换挡杆(11)的拨头伸出互锁块(6)。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变速箱选换挡互锁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互锁块(6)是ー个沿操纵轴(9)的轴向截面呈ー个带有径向开 ロ的ロ字形,互锁块(6)上的凹槽设在互锁块(6)的上端,径向开ロ设在互锁块(6)的下端,换挡杆(11)的拨头从该开ロ伸出互锁块(6)。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变速箱选换挡互锁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换挡杆(11)的拨头在初始状态伸到二三挡导块(13)的拨槽中,互锁块(6)的下端位于四五挡导块(12)和一倒挡导块(14)的拨槽中。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的名称是变速箱选换挡互锁机构,涉及一种无上盖三拨叉轴式变速箱选换挡互锁机构。它主要是解决已知的有上盖的三拨叉轴变速箱操纵灵活但结构复杂,无上盖的单拨叉轴变速箱结构简单,但操纵不灵活,易出现卡涩现象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变速箱选换挡互锁机构,包括顶盖和安装在顶盖导向孔上的操纵轴,套在操纵轴上的换挡杆,以及换挡杆两侧的回位弹簧和弹簧挡圈,设在换挡杆凹槽中的选挡总成的拨头,其特征是在操纵轴上装有互锁块,互锁块围在换挡杆的外侧,固定在顶盖上的螺钉的下端处于互锁块上的凹槽中,换挡杆的拨头伸出互锁块。本专利技术采用无上盖三拨叉轴式操纵机构,在变速箱顶盖上安装互锁块,由选挡总成拨头带动换挡杆和互锁块同时在三个选挡导块中滑动,起到选换挡互锁的作用,结构简单,操纵灵活。文档编号F16H63/34GK102853072SQ201210127869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7日专利技术者周永娟, 邓官平, 陈华芳, 邓伟伟, 雷仕泽 申请人:湖北江山汽车变速箱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速箱选换挡互锁机构,包括顶盖(1)和安装在顶盖(1)导向孔上的操纵轴(9),套在操纵轴(9)上的换挡杆(11),以及换挡杆(11)两侧的回位弹簧(3、8)和弹簧挡圈(4、7),设在换挡杆(11)凹槽中的选挡总成(10)的拨头,其特征是:在操纵轴(9)上装有互锁块(6),互锁块(6)围在换挡杆(11)的外侧,固定在顶盖(1)上的螺钉(5)的下端处于互锁块(6)上的凹槽中,换挡杆(11)的拨头伸出互锁块(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永娟邓官平陈华芳邓伟伟雷仕泽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江山汽车变速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