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柱,用于安装在一第一物件上,包括有一螺柱本体,所述螺柱本体开设有用以与安装件锁固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第一物件包括有一背面及一相反于所述背面的正面,所述螺柱还包括一弹性部及一支撑部,所述弹性部连接在所述螺柱本体的端部,并能够弹性变形嵌入在所述第一物件的背面与正面之间,所述支撑部自所述螺柱本体的外表面延伸,并能够贴附在所述第一物件的背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还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具有螺柱的固定装置。所述螺柱与具有螺柱的固定装置可保证第一物件的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定装置,特别是指一种螺柱及具有螺柱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今时代中,螺柱、螺丝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经常应用于各种电子装置,如电脑、服务器、手机等。而在将求自我组装的趋势潮流中,现代人也可凭螺柱、螺丝来组装各种各样的用具,如桌椅及厨具等。 螺柱作为上述装配用的机械零件,其经常是通过焊接或者铆接的方式牢固地结合至一第一物件上,然后再通过螺母或螺钉将一第二物件固定,从而将两个物件连接起来。通常,在将所述螺柱固定在第一物件上时,所述第一物件开设有一穿透第一物件正面与背面的通孔,然后再将所述螺柱的端部铆接在所述通孔中即可。然而,这样的组装方式通常会在第一物件的正面留下铆接的痕迹,从而大大地影响第一物件正面的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不影响物件的美观的螺柱及具有螺柱的固定装置。一种螺柱,用于安装在一第一物件上,包括有一螺柱本体,所述螺柱本体开设有用以与安装件锁固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第一物件包括有一背面及一相反于所述背面的正面,所述螺柱还包括一弹性部及一支撑部,所述弹性部连接在所述螺柱本体的端部,并能够弹性变形嵌入在所述第一物件的背面与正面之间,所述支撑部自所述螺柱本体的外表面延伸,并能够贴附在所述第一物件的背面。优选地,所述弹性部为圆环形,其外边缘为一光滑曲面。优选地,所述支撑部的外边缘包括若干第一曲面及若干连接在所述两第一曲面之间的曲面,所述第一曲面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曲面的长度。优选地,所述第一曲面与第二曲面的数目相等,均为六个。优选地,所述第一曲面的中心位置与螺柱本体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曲面的中心位置与螺柱本体之间的距离。一种固定装置,包括有一第一物件、一第二物件、一螺柱及一安装件,所述螺柱包括有一螺柱本体,所述螺柱本体开设一用以与安装件锁固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第一物件包括有一背面及一相反于所述背面的正面,并开设一凹槽,所述第二物件开设有定位孔,所所述螺柱还包括一弹性部及一支撑部,所述弹性部连接在所述螺柱本体的端部,并能够弹性变形嵌入在所述凹槽中,而定位于所述第一物件的背面与正面之间,所述支撑部自所述螺柱本体的外表面延伸,并能够贴附在所述第一物件的背面,所述安装件定位于所述定位孔与螺纹孔中,而将所述第二物件固定于第一物件上。优选地,所述凹槽自所述第一物件的背面沿一垂直于所述第一物件的正面延伸而未穿出所述第一物件的正面。优选地,所述弹性部为圆环形,其外边缘为一光滑曲面。优选地,所述支撑部的外边缘包括若干第一曲面及若干连接在所述两第一曲面之间的曲面,所述第一曲面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曲面的长度。优选地,所述第一曲面与第二曲面的数目相等,均为六个。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螺柱及具有螺柱的固定装置通过弹性部与支撑部就可固定在第一物件上,且所述弹性部弹性变形嵌入在所述第一物件的背面与正面之间,所述支撑部贴附在所述第一物件的背面。这样,所述第一物件的正面就不会有铆接等固定的痕迹,从而保证了第一物件正面的美观。附图说明 图I是本专利技术螺柱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一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螺柱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另一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固定装置的一立体分解图。图4是图3的一立体组装图。图5是图4中沿V-V线的一剖视图。图6是图3的另一立体组装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螺柱本体 I ο Wmi TT #性部 3 第一曲面 31 第二曲面 丽4050背面一矸正面53凹槽55 黃三物件而 定位孔 61 致件 17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I及图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一螺柱包括一螺柱本体10、一自所述螺柱本体10的端部向外侧延伸的弹性部20、及一自所述螺柱本体10外表面延伸的支撑部30。所述螺柱本体10靠近所述弹性部20,并与所述弹性部20之间形成有一间隙40。所述螺柱本体10开设有一穿过弹性部20的螺纹孔11。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柱本体10大致为一圆柱体。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柱本体10可为一方柱体。所述弹性部20可弹性变形,其外边缘为一光滑曲面。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部20为圆环形,其外径大于所述螺柱本体10的外径。所述支撑部30的外边缘包括有大小不等的曲面组合,所述曲面组合可包括若干第一曲面31及若干连接在所述两第一曲面31之间的第二曲面3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曲面31与第二曲面33的数目相等,均为六个;所述第一曲面3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曲面33的长度;所述第一曲面31的中心位置与螺柱本体10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曲面33的中心位置与螺柱本体10之间的距离。请参阅图3,所述螺柱可应用在一第一物件50与一第二物件60的组装结构上。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物件50可为一应用在一电脑上的面板,如装饰板等;所述第二物件60可为一与所述第一物件50配合的一定位件,如把手等。所述第一物件50包括有一背面51及一相反于所述背面51的正面53 (见图6),并开设有四凹槽55。每一凹槽55自所述第一物件50的背面51沿一垂直于所述第一物件50的正面53延伸而未穿出所述第一物件50的正面53。所述第二物件60对应所述四凹槽55开设有四定位孔61。在一实施方式中,每一凹槽55的直径稍小于所述弹性部20的外径;所述凹槽55的深度大致等于所述弹性部20与所述支撑部30之间的距离。 请参阅图4-6,组装时,将所述螺柱的弹性部20通过弹性卡扣等方式弹性嵌入在所述凹槽55中,因所述凹槽55的深度大致等于所述弹性部20与所述支撑部30之间的距离,所述支撑部30就可贴合在所述第一物件50的背面51上,这样,将所述支撑部30通过铆接等方式嵌入在所述第一物件50的背面51即可,从而将所述螺柱固定在所述第一物件50的背面51上。长短不一的第一曲面31与第二曲面33使所述支撑部30更容易地嵌入在第一物件50的背面上。因所述弹性部20的外径稍大于所述凹槽55的直径,所述弹性部20就可紧紧地卡在所述凹槽55中。将所述第二物件60贴附在所述第一物件50的背面51上,且所述螺柱的螺柱本体10对应穿过所述第二物件60的定位孔61,四安装件70,如螺丝等同时锁入所述定位孔61与螺柱本体10的螺纹孔11中,就可将所述第二物件60固定在第一物件50的背面51上。由本实施方式可知,所述凹槽55未穿透所述第一物件50的正面53,所述弹性部20就不会在所述第一物件的正面53显示出来,这样,就可保证所述正面53无铆接的痕迹,以保证其美观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螺柱,用于安装在一第一物件上,包括有一螺柱本体,所述螺柱本体开设有一用以与安装件锁固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第一物件包括有一背面及一相反于所述背面的正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柱还包括一弹性部及一支撑部,所述弹性部连接在所述螺柱本体的端部,并能够弹性变形嵌入在所述第一物件的背面与正面之间,所述支撑部自所述螺柱本体的外表面延伸,并能够贴附在所述第一物件的背面。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为圆环形,其外边缘为一光滑曲面。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外边缘包括若干第一曲面及若干连接在所述两第一曲面之间的曲面,所述第一曲面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曲面的长度。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柱,用于安装在一第一物件上,包括有一螺柱本体,所述螺柱本体开设有一用以与安装件锁固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第一物件包括有一背面及一相反于所述背面的正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柱还包括一弹性部及一支撑部,所述弹性部连接在所述螺柱本体的端部,并能够弹性变形嵌入在所述第一物件的背面与正面之间,所述支撑部自所述螺柱本体的外表面延伸,并能够贴附在所述第一物件的背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柏文,陆文虎,李占阳,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