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栽植臂
本技术涉及水稻插秧机,具体涉及一种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栽植臂。
技术介绍
栽植臂的作用是将插秧机秧箱上的毯状秧苗撕开并将其插入田中的装置。目前,在国内外市场上出售的插秧机栽植臂结构形式和传动原理一致,具体为:由平面凸轮、拨叉、推秧杆和弹簧共同完成推秧动作,其结构形式简单,但不能适应不同的转速,特别是作业速度变化较大时,往往出现推秧结束时间提前或滞后,这是由于推秧的开始时间决定于凸轮的廓线,而推秧时间的长短则决定于弹簧的刚度。一般情况不会更换弹簧,因此插秧机只能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作业,对速度的适应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栽植臂,该机构能满足插秧要求该机构能满足插秧机的插秧要求,并能适应插秧机在任何转速下的作业。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栽植臂壳体内的栽植臂驱动轴上装有主动圆锥齿轮,从动圆锥齿轮和圆柱凸轮都装在同一轴上,主动圆锥齿轮和从动圆锥齿轮相啮合,圆柱凸轮、扇形齿轮和固定在扇形齿轮上的滚子组成圆柱凸轮机构,扇形齿轮为凸轮机构从动件,扇形齿轮固定在栽植臂壳体上的一铰链点,铰链点为扇形齿轮的转动中心,扇形齿轮与固定在推秧杆上的齿条相啮合,秧针装在栽植臂壳体上,随栽植臂壳体一起运动。扇形齿轮的半径为扇形齿轮的转动中心到滚子的转动中心距离的1.5~2.5倍。主动圆锥齿轮和从动圆锥齿轮的传动比为1∶1采用圆锥齿轮机构、圆柱凸轮机构和齿轮齿条机构,将栽植臂驱动轴的旋转运动转变成推秧杆的规律性直线往复运动。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该机构能满足插秧机的插秧要求,并能适应插秧机在任何转速下的作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栽植臂,其特征在于:在栽植臂壳体(11)内的栽植臂驱动轴(1)上装有主动圆锥齿轮(2),从动圆锥齿轮(3)和圆柱凸轮(4)都装在同一轴(6)上,主动圆锥齿轮(2)和从动圆锥齿轮(3)相啮合,圆柱凸轮(4)、扇形齿轮(8)和固定在扇形齿轮(8)上的滚子(5)组成圆柱凸轮机构,扇形齿轮(8)为凸轮机构从动件,扇形齿轮(8)固定在栽植臂壳体(11)上的一铰链点(9),铰链点(9)为扇形齿轮(8)的转动中心,扇形齿轮(8)与固定在推秧杆(10)上的齿条(7)相啮合,秧针(12)装在栽植臂壳体(11)上,随栽植臂壳体(11)一起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栽植臂,其特征在于:在栽植臂壳体(11)内的栽植臂驱动轴(1)上装有主动圆锥齿轮(2),从动圆锥齿轮(3)和圆柱凸轮(4)都装在同一轴(6)上,主动圆锥齿轮(2)和从动圆锥齿轮(3)相啮合,圆柱凸轮(4)、扇形齿轮(8)和固定在扇形齿轮(8)上的滚子(5)组成圆柱凸轮机构,扇形齿轮(8)为凸轮机构从动件,扇形齿轮(8)固定在栽植臂壳体(11)上的一铰链点(9),铰链点(9)为扇形齿轮(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能,赵匀,张国凤,李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