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正维专利>正文

一种施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0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施肥器,该施肥器具有一本体(2),本体有一容腔(7),所述本体呈隔栅式,使本体的容腔与外部相通,在所述本体上设有封盖(1),所述本体插入土壤时在其外侧覆有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设有一管子(3),所述管子置于本体容腔内,所述管子的管壁上均布有通孔(6)。所述封盖端面(4)呈漏斗形。所述本体是多棱锥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施肥均匀,功能更完善的施肥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施肥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植物种植用的施肥器。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家庭为了美化家居环境,在家里养了不少花草树木,花草树木离不开水和肥料,经常给植物加水和施肥是不可缺少的,由于肥料本身的特性,在施加肥料时会产生很大的异味,一次施加肥料的多少也直接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施加肥料后,土壤未充分吸收的情况下,土壤表面的肥料会成为蚊蝇的寄居所,也影响人们的视觉环境,因此,人们想了不少的办法来解决此问题,中国技术专利:专利号ZL02206362.5,公开了一种施肥器,由本体,封盖组成,它解决了上述的问题,但是,由于肥料装在施肥器内,需要经常打开施肥器盖子,对肥料加水,才能使肥料充分进入土壤被植物吸收,特别是当肥料为液态肥时,倒入太少,怕花卉吸收不够,倒入太多又会造成液态肥浪费,使人很难掌握。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目前公知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施肥均匀,功能更完善的施肥器。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施肥器具有一本体,本体有一容腔,所述本体呈隔栅式,使本体的容腔与外部相通,在所述本体上设有封-->盖,所述本体插入土壤时在其外侧覆有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设有一管子,所述管子置于本体容腔内,所述管子的管壁上均布有通孔。所述封盖水平面呈漏斗形。所述本体是多棱锥形。本技术由于设有一管子,可以通过向管子加水使肥料充分渗透至土壤内,使栽在该土壤上的花卉充分吸收,特别是向管子内加液态肥时效果尤为明显。由于开孔的通气作用,充分得使施肥器内的肥料实现可以呼吸的效果。所述封盖水平面呈漏斗形。这样的结构,就可以很方便地加水和液态肥,不会因对不准开孔而使液态肥加到外面引起浪费和污染。所述本体是多棱锥形。可以更方便的插入土壤,随着插入深度的变化,能满足不同肥料的要求。综上所述,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附图说明:本技术有如下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外形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A-A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表示了本技术的结构及其实施例,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其实施例的有关细节。该施肥器具有一本体2,本体有一容腔7,所述本体呈隔栅式,使本体的容腔与外部相通,在所述本体上设有端面4呈漏斗形封盖1,可以使水或液态肥不会溢出,所述本体插入土壤时在其外侧覆有薄膜,所述封盖设-->有一管子3,所述管子置于本体容腔内,所述管子的管壁上均布有通孔6。所述本体是多棱锥形,可以更方便的插入土壤,随着插入深度的变化,能满足不同肥料的要求。本技术由于设有一管子,可以通过向管子加水使肥料充分渗透至土壤内,使栽在该土壤上的花卉充分吸收,特别是向管子内加液态肥时效果尤为明显。由于开孔5的通气作用,肥料在施肥器内可以达到可以呼吸的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施肥器,具有一本体(2),本体有一容腔(7),所述本体呈隔栅式,使本体的容腔与外部相通,在所述本体上设有封盖(1),所述本体插入土壤时在其外侧覆有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设有一管子(3),所述管子置于本体容腔内,所述管子的管壁上均布有通孔(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肥器,具有一本体(2),本体有一容腔(7),所述本体呈隔栅式,使本体的容腔与外部相通,在所述本体上设有封盖(1),所述本体插入土壤时在其外侧覆有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设有一管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正维
申请(专利权)人:施正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