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静电涤纶纤维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58081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1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静电涤纶纤维,涤纶纤维与抗静电剂混纺而成,所述抗静电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聚氧乙烯二胺45-55份;聚吡咯35-40份;氯化钙3-8份;铝锆酸酯偶联剂2-5份;聚丙烯酸钠分散剂0.5-1.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抗静电涤纶纤维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抗静电母粒制备:将抗静电剂与载体树脂掺混、干燥,进入螺旋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得到抗静电母粒;抗静电涤纶纤维生产:将抗静电母粒和纤维切片共混后,经纺丝、卷绕、拉伸后形成抗静电涤纶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抗静电剂可和织物牢固结合,耐久性强,对织物有优良的抗静电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静电涤纶纤维,以及该抗静电涤纶纤维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不同质料的服装产生的静电会使衣服相互纠缠,穿着不便。衣料与皮肤电荷不同时,会相互吸附出现“裙抱腿”现象,使人步行困难。化纤衣服因静电严重,特易吸附空气中带异号电荷的尘埃微粒,易使衣服沾污;化纤衣服还特别易吸附头皮屑。贴身穿着化纤内衣,皮肤会产生刺痒感,穿着舒适性下降。穿着化纤衣服,由于摩擦起电,产生的静电压很高,在触摸金属物件等可导电物或与人握手时便会放电,产生电击感而令人不适。穿着化纤衣服,集聚的静电荷会击穿空气小间隙而产生火花,火花的能量足以使周围的易燃易爆气体着火甚至爆炸。当人体对地电容为200 μ F时,人体带电电压达2000V,带电量为O. 4mJ,这比汽油和空气混合物的发火极限值(O. 2mJ)高出一倍。因穿化纤衣服引 爆汽油桶、医院的こ醚麻醉室、エ厂的粉尘,静电使降落伞打不开导致人员伤亡等事故均有发生。静电对人体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有的人认为静电会使血压升高;有的人认为静电会使血液中的钙流失;还有的人认为静电会导致皮肤过敏等等。但有一点非常明确,人们在研究人造器官时,选用材料的静电问题可能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抗静电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涤纶纤维与抗静电剂混纺而成,所述抗静电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聚氧乙烯二胺????45?55份;聚吡咯??????????35?40份;氯化钙??????????3?8份;铝锆酸酯偶联剂??2?5份;聚丙烯酸钠分散剂0.5?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吉平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周市惠宏服装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