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排放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56410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6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零排放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及其方法,是一种利用超临界技术对有机废水处理效果良好的环保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的反应原理为超临界水氧化法,通过利用工厂剩余的高温蒸汽及反应后的废水余热对反应装置进行预热,经过二级换热后的废水直接通到高温管式炉中进行超临界氧化,氧化处理后的废水再次作为热源通到前置套管预热器中与未反应废水换热;然后再经过多级过滤装置和气液分离装置完成整个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应用在有机废水处理上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处理后的废水经由实验测定已完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产生的废气可以直接通到烟厂动力车间作为燃料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有机废水处理效果较好的环保系统超临界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超临界水氧化(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 or SCWO)法是由美国学者Modell等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新颖的水污染控制方法,具有节能、高效、适用性强等特点。超临界水氧化处理技术是利用水在温度374°C,压力22MPa的超临界状态下,兼具气体与液体高扩散性、高溶解力及低表面张力的特性,对有机废弃物进行氧化分解,将其转化成H2O及CO2,达到去毒无害的目的。 超临界水氧化法在欧美国家发展较快并且在工业上实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国内超临界水氧化法目前才刚刚起步。传统的超临界有机废水处理系统主要应用与有毒有机废水的处理、废塑料的回收利用、精密仪器清洗、超临界络合萃取等方面。传统的超临界有机废水处理系统需要消耗较大的电能对装置进行加热保温,同时需要大量的冷却水对反应物冷却,耗能巨大,无法达到节能的目的。我国作为一个烟草大国,每年由于生产烟草薄片产生大量的废水,而传统工艺主要采用生物处理法、化学氧化法、焚烧法、湿式氧化法等,由于这些工艺都存在相应的缺陷,对废水处理不彻底在节能减排方面尚不能达到较高的要求。但是在超临界状态下有机废水能够得到较为理想的处理效果、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利用超临界水氧化法的优点对传统的超临界水处理系统进行改造,并将此装置应用于卷烟厂烟草薄片废水的处理中,以在节能、环保方面达到较高的要求。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零排放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高压泵、高温管式炉、背压阀、热风换热装置、前置套管预热器、套管冷却器、过滤装置、气液分离装置和截止阀,其中,所述高压泵与截止阀、热风换热装置、前置套管预热器和高温管式炉依次连接;所述高温管式炉与前置套管预热器形成一个回路;所述前置套管预热器还依次与套管冷却器、过滤装置、背压阀和气液分离装置连接。所述高温管式炉采用太阳能和电能两用式的加热装置加热。所述过滤装置采用多级过滤器。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具体处理流程如下先通过高温管式炉和背压阀将装置的温度和压力调节到反应所需的条件,卷烟厂烟草薄片废水通过高压泵进入所述有机废水处理装置,进入装置的废水在反应前先经过热风换热装置,利用烘干烟草薄片过程中剩余的高温蒸汽对废水进行一级预热;经过一级预热的废水通入前置套管预热器进行二级预热,利用高温管式炉反应处理后的废水与未反应的废水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废水温度达到200°C左右;经过二级换热后的废水直接通到高温管式炉中进行超临界氧化,氧化处理后的废水再次作为热源通到前置套管预热器中与未反应废水换热;然后再经过多级过滤装置和气液分离装置完成整个废水处理工艺流程。所述前置套管预热器中加装有隔板和翅片,达到延长反应后高温废水停留时间从而增加换热时间和强化传热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有机废水(特别是卷烟厂烟草薄片废水)的处理,反应原理为超·临界水氧化法,将此装置应用在有机废水处理上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减排方面超临界水对各种有机物和氧气的良好的溶解性,有机物、氧化剂以及超临界水形成均一相,反应不会因为相际的传质而受到阻碍限制。在此条件下,有机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氢转化为水,卤素原子转化为卤化物的离子,硫和磷分别转化为硫酸盐和磷酸盐,有机氮转化为氮气,这些产物均为无毒无害产物,达到减排目的。节能方面(I)利用烟草薄片烘干过程剩余的高温蒸汽对废水进行一级预热。(2)从高温管式炉中出来的反应后废水温度在500°C至600°C,利用此温度对未进反应炉的废水进行二级预热。(3)对换热管道增加隔板和肋片,强化传热同时延长换热时间,达到充分利用反应余热的目的。(4)采用太阳能电能两用式加热装置对高温管式炉加热,结合太阳能和电能达到节能目的。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有机废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I-高压柱塞泵,2-截止阀,3-热风换热装置,4-前置套管预热器,5-高温管式炉,6-热电偶,7-套管冷却器,8-压力表,9-第一级过滤器,10-第二级过滤器,11-背压阀,12-气液分离器。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实施例的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如图I所述,高压柱塞泵I与截止阀2、热风换热装置3、前置套管预热器4和高温管式炉5依次连接;高温管式炉5与前置套管预热器4形成一个回路;前置套管预热器4再与套管冷却器7、第一级过滤器9、第二级过滤器10、背压阀11和气液分离器12连接。第一级过滤器9的孔径为50 μ m,第二级过滤器10的孔径为5μ m0高温管式炉5采用太阳能和电能两用式的加热装置。热风换热装置3利用烟草薄片烘干过程剩余的高温蒸汽对废水进行一级预热废气温度在70°C至80°C,废水温度为室温经过一级预热的废水温度将达到45°C左右。从高温管式炉中出来的反应后废水温度在500°C至600°C,利用此温度对未进反应炉的废水进行二级预热,换热后废水温度达到200。。。装置的具体流程如附图I所示,废水通过高压柱塞泵I进入反应装置,通过高温管式炉5和背压阀11将温度和压力调到反应所需,进入装置的废水在反应前先经过一级预热装置一热风换热装置3 :利用烘干薄片过程中剩余的高温蒸汽对废水进行一级预热。经过一级预热的废水通入前置套管预热器4进行二级预热,此工艺环节主要利用由高温管式炉5反应处理后的废水与未反应废水进行换热,预热器中加装有隔板和翅片,达到延长反应后高温废水停留时间从而增加换热时间和强化传热的目的。换热后的废水温度已经达到200°C左右,经过二级换热后的废水直接通到高温管式炉5中进行超临界氧化,氧化处理后的废水再次作为热源通到前置套管预热器4中与未反应废水换热。此时的废水温度已基本冷却无需额外冷却装置,再经过第一级过滤器9、第二级过滤器10、气液分离器12完成整个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处理后的废水经由实验测定已完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产生的废气可以直接通到烟厂动力车间作为燃料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经过两级预热后的废水通到高温管式炉5中,有机物在高温高压下与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氧化反应。在超临界状态,下气体、有机物在超临界水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有机物中的在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由于超临界水对各种有机物和氧气的良好的溶解性,有机物、氧化剂以及超临界水形成均一相,反应不会因为相际的传质而受到阻碍限制。在此条件下,有机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氢转化为水,卤素原子转化为卤化物的离子,硫和磷分别转化为硫酸盐和磷酸盐,有机氮转化为氮气。本专利技术的实验数据如下 表I气体产物分析结果 权利要求1.一种零排放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高压泵、高温管式炉、背压阀、热风换热装置、前置套管预热器、套管冷却器、过滤装置、气液分离装置和截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泵与截止阀、热风换热装置、前置套管预热器和高温管式炉依次连接;所述高温管式炉与前置套管预热器形成一个回路;所述前置套管预热器还依次与套管冷却器、过滤装置、背压阀和气液分离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零排放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管式炉采用太阳能和电能两用式的加热装置加热。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零排 放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采用多级过滤器。4.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零排放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高压泵、高温管式炉、背压阀、热风换热装置、前置套管预热器、套管冷却器、过滤装置、气液分离装置和截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泵与截止阀、热风换热装置、前置套管预热器和高温管式炉依次连接;所述高温管式炉与前置套管预热器形成一个回路;所述前置套管预热器还依次与套管冷却器、过滤装置、背压阀和气液分离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春燕崔文君于伟汤晓斌张金梁硕吴倩茹顾中铸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