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传送设备及其使用的引导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56111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6 1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成本低且耐久性优异的乘客传送设备,并且提供一种耐久性优异且能够方便地安装在梯级上的所述乘客传送设备使用的引导靴。在梯级(2)的加强板(19)上形成有引导靴(18A、18B)的定位用切口(26)以及引导靴(18A、18B)的连接孔(19a、19b)。引导靴(18A、18B)通过将板状的滑动接触部分(18a)、第一和第二加强肋(24a、24b)、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肋(24a、24b)之间的嵌合突起(25)以及与第一和第二加强肋(24a、24b)相平行地形成的连接部分(18b、18c)形成为一体而形成。使第一和第二加强肋与加强板的正面和背面抵接,并且使嵌合突起与形成在加强板上的定位用切口嵌合。此外,利用开设在加强板上的连接孔将连接部分与加强板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扶梯和电动通道等乘客传送设备及其使用的引导靴,尤其是涉及一种将引导靴安装在乘客传送设备的梯级上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乘客传送设备主要由设置在建筑结构物上的框架、设置在该框架的长度方向两个端部的出入口地板、呈环状地连接且在两端的出入口地板之间循环移动的梯级、安装在框架上且沿着规定的移动路径引导梯级的导轨以及安装在框架上且沿着梯级的移动方向设置的具有裙部护板的栏杆构成。梯级具有供乘客站立的防滑板;构成各个梯级的台阶部分的踢板;支架,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防滑板和踢板的侧端附近(侧面部分),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在导轨上行走的滚轮,在乘客传送设备是自动扶梯时,该支架被称为“三角支架”;以及安装在支架上的引导靴。引导靴与裙部护板的表面滑动接触,用于限制梯级左右方向 的运动,防止有异物夹入形成在裙部护板与梯级之间的间隙部分中。另一方面,电动通道的梯级由防滑板、支架、滚轮和引导靴构成,没有设置踢板。作为现有的乘客传送设备的梯级,已知有通过铝压铸法等方法将防滑板和支架(如果是自动扶梯的梯级则还包括踢板)一体成型而形成的梯级以及分别用不锈钢等制作各个构件,然后用螺栓等结合构件将所述构件组装成一体而形成的梯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图11表示采用铝压铸法制成的自动扶梯的梯级。图中的符号2表示梯级,符号5表不裙部护板。此外,图中的符号11表不防滑板,12表不踢板,13表不三角支架,14表不前方滚轮,15表不用于安装前方滚轮14的前轴,16表不后方滚轮,17表不用于安装后方滚轮16的后轴,18表示引导靴。从图11可以清楚地知道,在利用铝压铸法制作的自动扶梯用的梯级2上一体地形成有用于将引导靴18安装在三角支架13的外表面上的轮毂13a,引导靴18例如使用螺栓等安装在该轮毂13a的前端部分。与此相对,通过组装用不锈钢等制作的各个构件而制成的梯级2,从成本方面来看,无法做到对用于将引导靴18安装在三角支架13的外表面上的轮毂13a进行一体成型。因此,作为将引导靴18安装在该种梯级2上的方法,已知有采用后加工的方式将与三角支架13分开制作的轮毂13a或者用于取代该轮毂13a的引导靴安装部分安装在三角支架13的外表面上的方法,但该方法与利用铝压铸法制作的梯级相比,材料费和加工费的价格非母曰虫吊印贝。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国专利特开2004-16142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现有技术的实际情况而作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其不仅能够方便地、低成本地以及切实地将引导靴安装在梯级上,而且能够将引导靴构造成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和相对于梯级的安装作业性的结构,由此能够获得成本低且耐久性优异的乘客传送设备。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针对引导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乘客传送设备,其具有梯级和裙部护板,所述梯级具有供乘客站立的防滑板、设置在所述防滑板的侧面部分的支架、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支架上的滚轮、加强所述防滑板与所述支架之间的连接的加强板以及安装在所述加强板的端边上的引导 靴,所述裙部护板沿着所述梯级的移动方向设置,所述乘客传送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具有所述引导靴的定位用切口和用于与所述引导靴连接的连接孔,所述定位用切口形成在所述梯级的宽度方向的端边,所述连接孔开设在比所述定位用切口更靠内侧的部位,所述引导靴通过将板状的滑动接触部分、第一和第二加强肋、嵌合突起以及连接部分形成为一体而形成,所述滑动接触部分的一个面是与所述裙部护板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面,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肋隔着所需的间隙相互平行地形成在该滑动接触部分的另一个面上,所述嵌合突起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肋之间,所述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肋相平行地形成,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肋与所述加强板的正面和背面抵接,所述嵌合突起与形成在所述加强板上的所述定位用切口嵌合,并且所述连接部分利用开设在所述加强板上的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加强板连接。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形成在引导靴上的第一和第二加强肋与所述加强板的正面和背面抵接,所以能够稳定并且牢固地将引导靴安装在加强板上。而且,由于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肋来承受作用在引导靴上的加强板板厚方向的外力,所以能够将作用在连接部分的外力降低到微小的程度,能够提高将引导靴安装在加强板上时的安装可靠性。另外,由于将嵌合突起与形成在加强板上的定位用切口嵌合,所以在将引导靴安装在加强板上时,通过将该嵌合突起与形成在加强板的端边的定位用切口嵌合,能够简便地确定引导靴在加强板上的安装位置,从而能够方便地进行引导靴在加强板上的安装作业。另外,由于能够通过该嵌合部分来承受作用在引导靴上的加强板端边方向的外力,所以能够进一步将作用在连接部分的外力降低到微小的程度,由此能够提高将引导靴安装在加强板上时的安装可靠性。此外,根据上述结构的乘客传送设备,本专利技术的乘客传送设备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定位用切口为半圆形或者角部实施了倒圆角的四方形。在加强板上形成定位用切口时,通常采用冲孔方式进行。通过将定位用切口的形状形成为半圆形或者角部实施了倒圆角的四方形,与具有尖锐角部的形状相比,能够降低作用在加工工具即冲头上的应力,因此能够延长冲头的使用寿命,能够提高加强板的制造效率。而且,与加工成具有尖锐角部的形状的情况不同,加强板不会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所以能够改进加强板的耐久性能。此外,根据上述结构的乘客传送设备,本专利技术的乘客传送设备的特征还在于,在所述连接部分的前端形成有卡止爪,并且,通过将该卡止爪与开设在所述加强板上的所述连接孔卡扣结合,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将所述弓I导靴安装在所述加强板上。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只需要将卡止爪与开设在加强板上的连接孔卡扣结合,便能够将引导靴安装在加强板上,所以能够方便地进行乘客传送设备的组装。此外,根据上述结构的乘客传送设备,本专利技术的乘客传送设备的特征还在于,在所述连接部分的前端开设有连接孔,通过将螺栓穿过该连接孔和开设在所述加强板上的连接孔,并使该螺栓与螺母螺合,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将所述引导靴安装在所述加强板上。根据上述结构,由于采用螺栓和螺母对加强板和引导靴进行紧固,所以能够牢固地将引导靴安装在加强板上,由此能够提高乘客传送设备的耐久性和可靠性。此外,根据上述结构的乘客传送设备,本专利技术的乘客传送设备的特征还在于,在所述滑动接触面上形成有用于以目测方式判断该滑动接触面的磨耗程度的凹部。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凹槽的深度设定为与磨耗极限允许值相应的深度,在引导靴的滑动接触部分因长年使用而发生了磨耗时,不需要对滑动接触部分的剩余厚度尺寸进行测量就能够根据有无凹槽来判断是否有必要对引导靴进行更换,由此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乘客传送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此外,根据上述结构的乘客传送设备,本专利技术的乘客传送设备的特征还在于,所述 滑动接触面和所述滑动接触部分的与所述滑动接触面相连的周面的角部实施了倒角。根据上述结构,在引导靴的滑动接触面与所述裙部护板的接缝等发生了接触时,能够缓和作用在引导靴上的外力,所以能够在防止乘客传送设备产生异常噪音的同时,提高引导靴的耐久性以及乘客传送设备的耐久性。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引导靴,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板状的滑动接触部分、第一和第二加强肋、嵌合突起和连接部分形成为一体而形成,所述滑动接触部分的一个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乘客传送设备,具有梯级和裙部护板,所述梯级具有供乘客站立的防滑板、设置在所述防滑板的侧面部分的支架、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支架上的滚轮、加强所述防滑板与所述支架之间的连接的加强板以及安装在所述加强板的端边上的引导靴,所述裙部护板沿着所述梯级的移动方向设置,所述乘客传送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具有所述引导靴的定位用切口和用于与所述引导靴连接的连接孔,所述定位用切口形成在所述梯级的宽度方向的端边,所述连接孔开设在比所述定位用切口更靠内侧的部位,所述引导靴通过将板状的滑动接触部分、第一和第二加强肋、嵌合突起以及连接部分形成为一体而形成,所述滑动接触部分的一个面是与所述裙部护板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面,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肋隔着所需的间隙相互平行地形成在该滑动接触部分的另一个面上,所述嵌合突起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肋之间,所述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肋相平行地形成,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肋与所述加强板的正面和背面抵接,所述嵌合突起与形成在所述加强板上的所述定位用切口嵌合,并且所述连接部分利用开设在所述加强板上的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加强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本达也前田圭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