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连铸工艺用引锭装置及其引锭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54417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6 1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炼钢连铸工艺用引锭装置,包括引锭杆、引锭头、连接杆、冷却条和护罩,所述的引锭头位于引锭杆的头部,引锭头上安装连接杆,所述的护罩的下底面上具有供连接杆引出的通孔,护罩设置在连接杆的外围,护罩与连接杆之间放置多根冷却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炼钢连铸工艺用引锭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能有效提高结晶器的铜管使用寿命,能达到300次以上的引锭次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炼钢连铸工艺生产设备
,尤其是一种。
技术介绍
炼钢的主要原料是含炭较高的铁水或生铁以及废钢铁。为了去除铁水中的杂质,还需要向铁水中加入氧化剂、脱氧剂和造渣材料,以及铁合金等材料,以调整钢的成分。从炼钢炉或精炼炉中出来的钢水,当其温度合适、化学成分调整合适以后,即可出钢。钢水经过钢水包脱入钢锭模或连续铸钢机内,即得到钢锭或连铸坯。 连铸工段就是将精炼后的钢水连续铸造成钢坯的生产工序,主要设备包括回转台、中间包、结晶器、拉矫机等。将装有精炼好钢水的钢包运至回转台,回转台转动到浇注位置后,将钢水注入中间包,中间包再由出水口将钢水分配到各个结晶器中去。结晶器是连铸机的核心设备之一,它使铸件成形并迅速凝固结晶。在拉矫机与结晶振动装置共同作用下,拉矫机上安装引锭装置,通过引锭装置将结晶器内的铸件拉出,经冷却、电磁搅拌后,切割成一定长度的板坯。现有的引锭装置包括引锭杆、引锭头和冷却条,开浇前,将引锭装置通过二冷室和结晶器运至结晶器上口约25cm处,引锭装置对准中间包的出水口,开始浇注,待钢水与弓I锭装置凝固结晶后,引锭装置将形成的坯壳往下牵拉,这种生产工艺冷却条会划伤结晶器的铜管,使得铜管的使用寿命在100次引锭次数左右,使得生产成本大大提高,经常更换铜管还会影响正常生产,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引锭装置降低结晶器铜管的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炼钢连铸工艺用引锭装置及其引锭工艺,能有效提高结晶器铜管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炼钢连铸工艺用引锭装置,包括引锭杆、引锭头、连接杆、冷却条和护罩,所述的引锭头位于引锭杆的头部,引锭头上安装连接杆,所述的护罩的下底面上具有供连接杆引出的通孔,护罩设置在连接杆的外围,护罩与连接杆之间放置多根冷却条。所述的护罩为具有四个侧板和一个底板围成的笼形,四个侧板中至少有一个侧板上开有槽口。在引锭时,钢水能穿过槽口而充满结晶器,提高冷却效果,快速形成坯壳。为提高效果,四个侧板上均开有槽口。采用上述炼钢连铸工艺用引锭装置的引锭方法,具有如下步骤①、拉矫机将引锭杆送至结晶器铜管的下口处;②、在引锭杆的引锭头上安装连接杆;③、将引锭头与结晶器铜管的下口通过石棉条密封;④、将护罩放置在引锭头上;⑤、将冷却条散放于护罩内;⑥、大包钢水开始浇注入中间包,中间包分流,将钢水注入结晶器铜管内,钢水慢慢包裹住护罩,在冷却条的作用下加速冷却;⑦、钢水经过结晶器的冷却,慢慢形成坯壳,与连接杆凝固连接在一起;⑧、通过拉矫机将弓I锭 杆往下牵拉,使得铸坯被拉出,实现连续浇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炼钢连铸工艺用引锭装置及其引锭工艺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能有效提高结晶器的铜管使用寿命,能达到300次以上的引锭次数。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炼钢连铸工艺用引锭装置的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炼钢连铸工艺用引锭装置的护罩部分的立体图。图中1.引锭杆,2.引锭头,3.连接杆,4.冷却条,5.护罩,51.侧板,52.槽口,53.底板,6.结晶器。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I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炼钢连铸工艺用引锭装置的最佳实施例,包括引锭杆I、引锭头2、连接杆3、冷却条4和护罩5,所述的引锭头2位于引锭杆I的头部,引锭头2上安装连接杆3,所述的护罩5的下底面上具有供连接杆4引出的通孔,护罩5设置在连接杆3的外围,护罩5与连接杆3之间放置多根冷却条4。护罩5为具有四个侧板51和一个底板53围成的笼形,四个侧板51上均开有槽口 52。使用时,钢水进入结晶器6,充满护罩5并通过槽口 52充满结晶器6,在结晶器6的冷却下快速形成坯壳,钢水冷却凝固与连接杆3结合牢固后,引锭杆I在牵引下往下移动,从而实现连铸。采用上述炼钢连铸工艺用引锭装置的引锭方法,具有如下步骤①、拉矫机将引锭杆I送至结晶器铜管的下口处;②、在引锭杆I的引锭头2上安装连接杆3 ;③、将引锭头2与结晶器铜管的下口通过石棉条密封;④、将护罩5放置在引锭头2上;⑤、将冷却条4散放于护罩5内;⑥、大包钢水开始浇注入中间包,中间包分流,将钢水注入结晶器铜管内,钢水慢慢包裹住护罩,在冷却条的作用下加速冷却;⑦、钢水经过结晶器的冷却,慢慢形成坯壳,与连接杆3凝固连接在一起;⑧、通过拉矫机将引锭杆I往下牵拉,使得铸坯被拉出,实现连续浇注。以上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 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炼钢连铸工艺用引锭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引锭杆(I)、引锭头(2)、连接杆(3)、冷却条(4)和护罩(5),所述的引锭头(2)位于引锭杆(I)的头部,引锭头(2)上安装连接杆(3),所述的护罩(5)的下底面上具有供连接杆(4)引出的通孔,护罩(5)设置在连接杆(3)的外围,护罩(5)与连接杆(3)之间放置多根冷却条(4)。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炼钢连铸工艺用引锭装置,其特征的所述的护罩(5)为具有四个侧板(51)和一个底板(53)围成的笼形,四个侧板(51)中至少有一个侧板(51)上开有槽口(5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炼钢连铸工艺用引锭装置,其特征的四个侧板(51)上均开有槽口(52)。4.采用权利要求1-3所述的炼钢连铸工艺用引锭装置的引锭方法,其特征是具有如下步骤 ①、拉矫机将引锭杆(I)送至结晶器铜管的下口处; ②、在引锭杆(I)的引锭头(2)上安装连接杆(3); ③、将引锭头(2)与结晶器铜管的下口通过石棉条密封; ④、将护罩(5)放置在引锭头(2)上; ⑤、将冷却条(4)散放于护罩(5)内; ⑥、大包钢水开始浇注入中间包,中间包分流,将钢水注入结晶器铜管内,钢水慢慢包裹住护罩,在冷却条的作用下加速冷却; ⑦、钢水经过结晶器的冷却,慢慢形成坯壳,与连接杆(3)凝固连接在一起; ⑧、通过拉矫机将引锭杆(I)往下牵拉,使得铸坯被拉出,实现连续浇注。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炼钢连铸工艺用引锭装置,包括引锭杆、引锭头、连接杆、冷却条和护罩,所述的引锭头位于引锭杆的头部,引锭头上安装连接杆,所述的护罩的下底面上具有供连接杆引出的通孔,护罩设置在连接杆的外围,护罩与连接杆之间放置多根冷却条。本专利技术的炼钢连铸工艺用引锭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能有效提高结晶器的铜管使用寿命,能达到300次以上的引锭次数。文档编号B22D11/08GK102847895SQ20121034407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7日专利技术者夏国华 申请人: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炼钢连铸工艺用引锭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引锭杆(1)、引锭头(2)、连接杆(3)、冷却条(4)和护罩(5),所述的引锭头(2)位于引锭杆(1)的头部,引锭头(2)上安装连接杆(3),所述的护罩(5)的下底面上具有供连接杆(4)引出的通孔,护罩(5)设置在连接杆(3)的外围,护罩(5)与连接杆(3)之间放置多根冷却条(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