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热祛火的凉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凉茶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制成:凉粉草1-20份,鸡蛋花1-15份,布渣叶0.1-2份,菊花0.1-2份,金银花0.1-2份,夏枯草1-10份,甘草0.1-2份,甜味剂80-22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清热祛火的凉茶,口味清甜有回甘,且具有清热除烦、生津祛暑、退火的作用,优于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凉茶,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凉茶是中草药植物性饮料的通称,是指药性寒凉和能消解人体内热的中草药煎水做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治疗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病。凉茶最早是起源于岭南地区的,因为岭南地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多雨潮湿,水质偏于燥热,而且夏季的炎热时间比较长,使历史上的岭南地区成为疠瘴之地,再加上广东人喜欢食煎炒燥热之品,习惯夜睡,由于气候炎热潮湿,饮食不当,睡眠不足,很容易令人生“热气”,即北方人所说的“上火”,先民为了除湿去热,适应环境,试着采集一些清热解毒、消暑去湿的草药,煲水饮用,以消除“热气”。这种青草药水饮用确实有效果, 遂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经过一些具有中医药知识的人的长期实践配伍,并各师各法创造出多式多样的“凉茶”。凉茶可分为清热解毒茶、解感茶、清热润燥茶、清热化湿茶等。分析凉茶“高热”的原因,有关专家指出,首先,凉茶无毒有效的特点十分符合现代人的消费特点。据有关医药专家介绍,凉茶凉而不寒,清热而不伤脾胃,没有肝肾毒性,四季皆宜,无病时可防病,有病时能治病,“秋冬防秋燥、春夏祛暑湿”。凉茶相关专利有中国专利申请201110094525. 2的
技术介绍
内容中公开了如下信息凉粉草可治疗中暑、关节炎、高血压、糖尿病、急性传染性肝炎、痢疾、腹泻、结合膜炎等症。也可作为食品工业的原材料,如凉粉草的茎、叶加水煎制可制成凉粉冻,以凉粉草为原料制成各种饮料,还可从凉粉草中提取凉粉草胶、绿色素等。中国专利申请201010280435. 8公开了一种中药清甜有回甘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所用原料由水、凉粉草、罗汉果、白茅根、菊花、夏枯草、金银花、甘草、白砂糖配制而成。中国专利申请201110224347. 0,公开了一种名称为“祛火茶”的专利申请,该茶中的原料包括下列组分,水80-99%、白砂糖O. 1-7%、仙草O. 1-7%、鸡蛋花O. 1_7%、布渣叶O. 1-7%、菊花O. 1-7%、金银花O. 1_7%、夏枯草O. 1-7%、甘草O. 1_7%,各组分的总和为100%。上述凉茶中所用中药材有的是可以药食两用的,有的是只能入药来用的。即使是可以当做食品来用的药材,也同样具有中药的四气五味。比如经常被大家使用的金银花、玫瑰花、苦丁茶、菊花、佩兰、木蝴蝶、麦冬、竹叶等药材,性味大多是辛甘寒凉,经过浸泡后,有效成分会有一半以上溶解到水里,药力虽然不像煎过的汤药那么强,但是如果大量的喝,在清解暑热、滋阴潜阳的同时,也会使人体脏腑的阳气发散、受损,脾胃等器官会由于阴液的滞腻而功能失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清热祛火的凉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清热祛火的凉茶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清热祛火的凉茶,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制成凉粉草1-20份,鸡蛋花1-15份,布渣叶O. 1-2份,菊花O. 1-2份,金银花O. 1-2份,夏枯草1_10份,甘草O. 1-2份,甜味剂80-220份。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凉茶,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制成凉粉草3-15份,鸡蛋花2-10份,布渣叶O. 3-1. 5份,菊花O. 5-2份,金银花O. 3-1. 5份,夏枯草1_8份,甘草O. 3-1. 5份,甜味剂100-200份。进一步优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凉茶,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制成凉粉草5-12份,鸡蛋 花3-9份,布渣叶O. 5-1份,菊花1-2份,金银花O. 5-1份,夏枯草2_6份,甘草O. 5-1份,甜味剂120-180份。所述甜味剂选自白砂糖、果糖、甜菊糖、甘草甜素、木糖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凉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配比称取各成分,将除甜味剂外的成分重量总和的8-20倍量的水煎煮2-3次,每次煎煮时间为20-120分钟,合并滤液后冷沉、离心,加入甜味剂,加水,超高温瞬时杀菌(UHT),分装,即得。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凉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配比称取各成分,将除甜味剂外的成分混匀,加入除甜味剂外成分的重量总和的8-20倍量的水煎煮2-3次,每次煎煮时间为20-120分钟,煎煮温度为70_80°C,过滤,合并滤液,于4°C环境中冷沉8-16小时,以3000-5000r的速度离心20_40min,过滤,加入甜味剂,搅拌均匀,加水,120-140°C杀菌1-20秒,待药液冷却至80-95°C后灌装,倒置冷却,分装,即得。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凉茶在制备治疗清热除烦、生津祛暑、退火的保健品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凉茶可以装入易拉罐或塑料瓶等中,浓度为5_30mg生药/ml,优选为 10-15mg 生药 /ml。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清热祛火的凉茶具有以下优点I、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清热祛火的凉茶中凉粉草为唇形科植物凉粉草的全草。味涩甘,性寒。具有消暑、解渴、除热毒的功效,用于治疗中暑、消渴、高血压、肌肉关节疼痛。鸡蛋花为夹竹桃科植物鸡蛋花的花朵。味甘,性平。具有清热解暑、清肠止泻、止咳化痰的功效,用于治疗中暑、痢疾、腹痛、咳嗽。布渣叶为椴树科植物破布叶的干燥叶。味微酸,性凉。具有消食化滞,清热利湿的功效,用于饮食积滞、感冒发热、湿热黄疸。菊花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味甘苦,性微寒。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味辛、苦,性寒。具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乳癖,乳房胀痛。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味甘,性平。具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上述成分合用共有清热除烦、生津祛暑、退火的功效。2、未添加任何防腐剂,贮存期较长。3、现有凉茶的配方中,菊花味甘苦,微寒。用量大一方面影响口感,一方面长期应用,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本专利技术菊花用量低于现有技术,但与其他成分配伍后清热效果与现有技术相当,口感好。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清热祛火的凉茶,口味清甜有回甘,且具有清热除烦、生津祛暑、退火的作用,优于现有技术。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I :清热祛火的凉茶I、制备方法取清洗干净的凉粉草85g,鸡蛋花60g,布洛叶8g,菊花18g,金银花8g,夏枯草45g,甘草8g,切段后加入18倍量水煎煮30min,煎煮温度为75°C,絹布过滤;再向药渣中加入药渣8倍量水煎煮20min,煎煮温度为75°C,絹布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在4°C环境中冷沉12小时,再以4000r的速度离心30min,滤纸过滤,加入含I. 5kg白砂糖的水溶液,搅拌均匀,加水至20L。135°C杀菌,时间为5秒。待药液冷却至85°C后灌装,倒置冷却。2、规格500ml/ 塑料瓶,含生药 11. 6mg/ml。3、检测检测方法为按照标准编号为GB/T 5009. 11_2003,标准名称为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中的方法测定含砷量;按照标准编号为GB 5009. 12-2010,标准名称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热祛火的凉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凉茶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制成:凉粉草1?20份,鸡蛋花1?15份,布渣叶0.1?2份,菊花0.1?2份,金银花0.1?2份,夏枯草1?10份,甘草0.1?2份,甜味剂80?2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同华,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珍宝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