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桑叶祛斑养颜茶及其制备方法,各种原料为:桑叶、桃花、覆盆子、茯苓、鸡血藤、党参、佩兰、绞股蓝、当归、玉竹、桃仁、郁金、香附、白芷、川芎、丹参、薏仁、白术、地桃花、白芨、女贞子、凌霄花、白芍。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桑叶茶易闷黄,易碎,汤色发红的缺点,且使桑叶中的多酚物质尽可能转换成氨基酸,有利于去除茶中苦涩味,使其更鲜美;桑叶中含有桑皮苷F,对黑色素的生物合成有抑制作用,研证实桑叶汁具有抗氧化作用,无毒,无化学污染,可用于面部痤疮、色斑、祛痰、利咽、生发、护发、清肝明目的治疗,再加上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材,这些药材大多口感清淡,不影响桑叶茶味道,使人易于接受,更能较好的达到美肤养颜,去除色斑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组份的中药美容保健品,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黄褐斑亦称“肝斑”“蝴蝶斑”,是发生于面部的常见色素沉着性皮肤病。是一种发生于面部的色素代谢异常性皮肤病,表现为颜面部面积大小不等的对称性黄褐或淡黑色斑片,平摊于皮肤之上,抚之不碍手。本病男女均可发生,以女性较多。其病理机制复杂,内分泌失调、紫外线照射、药物与化妆品、精神因素等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黄褐斑与肝、肾有关而后天失调,脾失健运,气血不能上荣于面,亦生褐斑。总之,本病与肝、脾、肾三脏,尤其与肝脏关系密切。肝斑又名黧黑斑,表现为面黑、黧黑、面尘、面軒、肝斑、面生黑斑等症状,为一种多因性色素沉着病,影响患者容貌,给其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但黄褐斑的发病 原因和机理复杂,其中肝气郁滞、肾水(阳)不足和血瘀内阻为其最多见的证型,其次是脾土亏虚。目前,多数研究认为,黄褐斑肝斑是由于患者皮损部位黑色素细胞活性增强,黑素和黑素小体均增加,进而表现出色斑。病理状态下,真皮内巨噬细胞可吞噬滴落入真皮的黑色素体,或沉着于真皮上层,或在细胞内降解,一部分经淋巴转移。色素的产生与排泄失去平衡,并过剩地聚集在表皮细胞内的部分,就形成色素沉着。黑色素的排泄有两条途径一是从肾内排泄,另一是经皮肤排出,即黑色素被转移到角质蛋白中,随表皮生长移行到角质层,最后随角质层周期换新而脱落。治疗黄褐斑的方法包括针灸推拿(如局部针刺、体针、穴位注射、拔罐、刮痧、推拿、神闕穴贴敷、埋线、埋针、耳穴等)、外治法(如乳霜、面膜、洗齐U、熏蒸方)和方药治疗等。已有方药包括逍遥散、加味逍遥散、六味地黄汤、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二至丸、归脾汤等;最常用的中药依次为当归、茯苓、川芎、白芍、柴胡、红花、甘草、熟地、白术、桃仁、丹皮、生地、赤苟、丹参、白£、山萸肉、覆盆子、山药、女贞子、香附等。但这些治疗方法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不能从根本上治疗黄褐斑,并且还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提高一种高效安全的防治黄褐斑肝斑的药物已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桑树(Morus alba L.)为桑属植物桑科多年生落叶小乔木植物,桑叶为桑树的叶,中医又称“铁扇子”,是桑树的主要产物,约占地上部产量的64%.桑叶每年可摘3-6次,生命力很强。桑叶不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钙、铁、锰、锌等矿物质,且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但随着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对美的追求也越来越成为时尚,但各种色斑,皮肤问题在这个压力巨大的社会下面层出不穷、让人不甚其烦,也成为爱美一族的心病,如何拥有洁白如玉的面部皮肤,拥有不画妆也见得人的好皮肤,是每个美女梦寐以求的事情。桑叶含丰富的纤维素,有导泻通便、保护肠黏膜和减肥的作用。现代科学研究证明 桑叶是一种营养结构非常丰富的天然物质,被称为天然植物营养库,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茶多酚、生物碱、粗蛋白、植物纤维、无机盐、挥发油等成分。许多挥发油显示出镇咳、抗菌、消毒、抗微生物、提神、催眠、镇静等作用。据报道,某些挥发油还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除用于医药外,挥发油还用于化妆品和烟草行业。据相关文献报道,桑叶中含N—糖化合物、芸香苷、槲皮素、挥发油、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多种活性化学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菌和抗病毒多种药理作用,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是一种天然、价廉物美的药用原料。桑叶中所含槲皮素、酚类化合物、维生素C等成分能通过抑制或清除自由基来防止氧化损伤。据文献报道,桑叶具有类似人参的补益与抗衰老、稳定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能缓解生理变化引起的情绪激动,提高体内SOD活性。阻止体内有害物质的产生,减少或消除已经产生并积滞于体内的脂褐质。桑叶可提高清除自由基酶的活力。降低组织中的脂褐质,延缓衰老。桑叶中的SOD能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发生歧化而生成分子氧和过氧化氢.能及时清除自由基,从而能保护机体不受自由基的伤害,在人体抗衰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报道,桑叶中含有桑皮苷F,对黑色素的生物合成有抑制作用,桑的根皮具有皮肤增白作用,其活性成分白藜芦醇可作为皮肤增白剂。桑叶含丰富的维生素。因此具有导泻通便、减少某些急腹症的发生、保护肠黏膜和减肥等作用。研证实桑叶汁具有抗氧化作 用,无毒,无化学污染,有望成为食品和保健品添加剂。可用于面部痤疮、色斑、祛痰、利咽、生发、护发、清肝明目等。说明桑叶茶可降低血脂、软化血管、清除体内过氧化物,从而对高脂血症血清脂质升高及动脉粥样硬化有抑制作用。改善肠功能、润肠通便及减肥作用DNJ矿物质以及小肠内未被吸收的糖类进入大肠后由肠内菌丛作用引起发酵,产生丁酸、丙酸、乳酸、乙酸等有机酸,使肠内环境变成酸性,肠道内容物酸度增大,能抑制有害细菌的增殖,起到调节肠道、改善便秘、改善腹部胀满感的作用,具有导泻通便、减少某些急腹症的发生,清除色斑暗沉,达到美容养颜的功效。在产品开发方面.日本丰玉健康食品公司已用桑叶粉末制造出桑叶茶等产品,饮用方法与绿茶相同,溶解于开水中或者搅拌在食品中均可。而日本中央桑业所开发的桑叶茶风行日本,茶色褐绿,汤色绿黄,甘甜爽口,醇香长久。我国桑叶茶的研究从20世纪60 70年代开始就已进行,至80年代尤为活跃,但由于桑叶内成分的影响,经一般制作工艺加工的桑叶茶仍有一种难闻的青臭气和苦涩味。很难让人接受,产品的加工工艺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将茶叶加工的先进工艺集成于桑叶茶的制作,并将蒸气杀青技术应用于桑叶茶的研制,结合茶叶提香工艺,综合各项技术因子,对桑叶制茶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研制的桑叶茶口感好,香气高,无青臭味,能为消费接受。研究报道,桑叶中含有桑皮苷F,对黑色素的生物合成有抑制作用,也具有皮肤增白作用,其活性成分白藜芦醇可作为皮肤增白剂。研证实桑叶汁具有抗氧化作用,无毒,无化学污染,有望成为食品和保健品添加剂。可用于治疗面部痤疮、色斑、祛痰、利咽、生发、护发、清肝明目,再加上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材,这些药材大多口感清淡,不影响桑叶茶味道,使人易于接受,更能较好的达到美肤养颜,去除色斑的功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桑叶祛斑养颜茶,包括桑叶主料和中药辅料;所述中药辅料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桃花10 20份,覆盆子10 20份,茯苓10 20份,鸡血藤10 20份,党参10 20份,佩兰10 20份,绞股蓝10 20份,当归10 20份,玉竹10 20份,桃仁10 20份,郁金10 20份,香附10 20份,白芷10 20份,川弯10 20份,丹参10 20份,薏仁10 20份,白术10 20份,地桃花10 20份,白芨10 20份,女贞子10 20份,凌霄花10 20份,白芍10 20份。所述中药辅料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为桃花10 15份,覆盆子10 15份,茯苓10 15份,鸡血藤10 15份,党参10 15份,佩兰10 15份,绞股蓝10 15份,当归10 15份,玉竹10 15份,桃仁10 15份,郁金10 15份,香附10 20份,白芷10 20份,川弯10 20份,丹参10 20份,薏仁10 20份,白术10 20份,地桃花10 20份,白芨10 20份,女贞子10 20份,凌霄花10 20份,白芍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桑叶祛斑养颜茶,其特征在于,包括桑叶主料和中药辅料;所述中药辅料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比为:桃花10~20份,覆盆子10~20份,茯苓10~20份,鸡血藤10~20份,党参10~20份,佩兰10~20份,绞股蓝10~20份,当归10~20份,玉竹10~20份,桃仁10~20份,郁金10~20份,香附10~20份,白芷10~20份,川芎10~20份,丹参10~20份,薏仁10~20份,白术10~20份,地桃花10~20份,白芨10~20份,女贞子10~20份,凌霄花10~20份,白芍10~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霞,
申请(专利权)人:杨高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