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中平专利>正文

一种立体式石斛培育及种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51920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4 08:54
一种立体式石斛培育及种植的方法,它涉及植物种植技术领域。先将经洗净消毒后的瓶苗3~5株一丛用柔软吸水材料把根部包裹;再将包裹好的瓶苗嵌入网格孔中固定,每丛周边孔空开一格,让根部包裹处在悬空状态进行日常管理,2~6个月后即可移栽。采用折叠方式折叠成双层或者多层的柔性布料穿插与立体网格片的网格上形成一个个口袋状,在立体网格种植片两侧的每个袋内装上吸水透气的基质,将培育好的石斛移栽至每个袋内它结构简单,重量轻,大大节省了空间,提高了大棚与土地的利用率,提高了石斛苗的培育效率和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立体式石斛培育及种植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石斛,兰科植物之一,主要产在安徽西南部的大别山区及浙江、福建、广西、四川、云南等地,以安徽大别山的霍山石斛最为珍贵。石斛附生在湿度较大,有充分散射光的大树枝杆及悬崖的缝隙、石槽间,属附生 ΛΑ~O石斛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石斛具有滋养阳津、增強体质、补益脾胃、护肝利胆、强筋降脂、降低血糖、抑制瘤、明亮眼睛、滋养肌肤、延年益寿的全面作用,被道家誉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随着石斛产业化的发展,组培技术的应用,石斛种苗每年的产出量大幅度增加,按传统的种植法需要大量的土地,立体化种植是石斛产业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现有的石斛苗培育是采用穴盘、苗盘、平床等模式培养,这样的培育透气性差,而且易积水,不能满足附生植物的生境要求,且占地面积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它充分利用了空间,应用本办法与传统模式相比较可使土地的使用量减少70%以上,有效提高了大棚与土地的空间利用率,更能有效的防止病虫害的发生,而且造价低,操作简单易行,适合大面积推广使用。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两个过程:一、组培瓶苗出瓶后的初期驯化。它的初期驯化装置包含左支架I、右支架2、喷水器3、水管4和镂空金属网格5 ;左支架I和右支架2的上端固定连接,喷水器3设置在左支架I和右支架2的上方,各个喷水器3之间通过水管4连接,两个镂空金属网格5分别设置在左支架I和右支架2上。本专利技术的初期驯方法如下A、将经洗净消毒后的瓶苗3 5株一丛用柔软吸水透气材料把根部包裹;B、将包裹好的瓶苗嵌入镂空金属网格5的网格孔中固定,每丛周边孔空开一格,让根部包裹处在悬空状态进行日常管理,2 6个月后即可移栽。间隔排列的好处是保护苗根充分透气,让气根有足够的生长空间。二、驯化后的立体网格种植。本专利技术的种植装置包含立体网格片6、柔性布料7、遮阳网8及喷雾装置9 ;柔性布料7的两端设有卡钉10,立体网格片6的两端固定在木桩11上,柔性布料7穿插在立体网格片6中且两端通过卡钉10与立体网格片6固定连接,遮阳网8及喷雾装置9设置在木桩11的上方。所述的立体网格片6离地面40 50公分的高度,这样做的好处是防止土传病害。所述的柔性布料7为吸水透气布料。本专利技术的种植采用立体式双面种植方法;A、将采用折叠方式折叠成双层或者多层的柔性布料7穿插与立体网格片6的网格上形成一个个口袋状;B、在立体网格片6两侧的每个袋内装上吸水透气的基质;C、将培育好的连同包裹根部小团的石斛苗一起移栽至每个袋内,栽苗时轻盖小苗 基部即可进行日常养护管理。本专利技术根据石斛的习性特性,为其创造良好的附生条件,模拟野外石斛生长的环境,提高石斛苗的成活率。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空间,提高了大棚与土地的利用率,应用本办法与传统模式相比较可使土地的使用量减少70%以上,有效提高了大棚与土地的空间利用率,更能有效的防止病虫害的发生,而且造价低,操作简单易行,适合大面积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培育石斛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种植石斛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I至图3,本具体实施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含两个过程一、组培瓶苗出瓶后的初期驯化。它的初期驯化装置包含左支架I、右支架2、喷水器3、水管4和镂空金属网格5 ;左支架I和右支架2的上端固定连接,喷水器3设置在左支架I和右支架2的上方,各个喷水器3之间通过水管4连接,两个镂空金属网格5分别设置在左支架I和右支架2上。本具体实施的初期驯方法如下A、将经洗净消毒后的瓶苗3 5株一丛用柔软吸水材料把根部包裹;B、将包裹好的瓶苗嵌入镂空金属网格5的网格孔中固定,每丛周边孔空开一格,让根部包裹处在悬空状态进行日常管理,2 6个月后即可移栽。间隔排列的好处是保护苗根充分透气,让气根有足够的生长空间。二、驯化后的立体网格种植。本具体实施的种植装置包含立体网格片6、柔性布料7、遮阳网8及喷雾装置9 ;柔性布料7的两端设有卡钉10,立体网格片6的两端固定在木桩11上,柔性布料7穿插在立体网格片6中且两端通过卡钉10与立体网格片6固定连接,遮阳网8及喷雾装置9设置在木桩11的上方。所述的立体网格片6离地面40 50公分的高度,这样做的好处是防止土传病害。所述的柔性布料7为吸水透气布料。本具体实施的种植采用立体式双面种植方法;A、将采用折叠方式折叠成双层或者多层的柔性布料7穿插与立体网格片6的网格上形成一个个口袋状;B、在立体网格片6两侧的每个袋内装上吸水透气的基质;C、将培育好的连同包裹根部小团的石斛苗一起移栽至每个袋内,栽苗时轻盖小苗基部即可进行日常养护管理。本具体实施根据石斛的习性特性,为其创造良好的附生条件,模拟野外石斛生长的环境,提闻石解苗的成活率。本具体实施充分利用了空间,提高了大棚与土地的利用率,应用本办法与传统模式相比较可使土地的使用量减少70%以上,有效提高了大棚与土地的空间利用率,更能有 效的防止病虫害的发生,而且造价低,操作简单易行,适合大面积推广使用。本领域内普通的技术人员的简单更改和替换,都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ー种立体式石斛培育及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初期驯化装置包含左支架(I)、右支架(2)、喷水器(3)、水管(4)和镂空金属网格(5);左支架(I)和右支架(2)的上端固定连接,喷水器⑶设置在左支架⑴和右支架⑵的上方,各个喷水器⑶之间通过水管(4)连接,两个镂空金属网格(5)分别设置在左支架(I)和右支架(2)上;它的初期驯化方法如下 (A)、将经洗浄消毒后的瓶苗3 5株ー丛用柔软吸水材料把根部包裹; (B)、将包裹好的瓶苗嵌入空金属网格(5)的网格孔中固定,每丛周边孔空开一格,让根部包裹处在悬空状态进行日常管理,2 6个月后即可移栽。2.ー种立体式石斛培育及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种植装置包含立体网格片(6)、柔性布料(7)、遮阳网⑶及喷雾装置(9);柔性布料(7)的两端设有卡钉(10),立体网格片(6)的两端固定在木桩(11)上,柔性布料(7)穿插在立体网格片(6)中且两端通过卡钉(10)与立体网格片¢)固定连接,遮阳网(8)及喷雾装置(9)设置在木桩(11)的上方;它采用立体式双面种植方法 (A)、将采用折叠方式折叠成双层或者多层的柔性布料(7)穿插与立体网格片(6)的网格上形成一个个ロ袋状; (B)、在立体网格片(6)两侧的每个袋内装上吸水透气的基质; (C)、将培育好的石斛移栽至每个袋内,栽苗时轻盖小苗基部即可进行日常养护管理。全文摘要,它涉及植物种植
先将经洗净消毒后的瓶苗3~5株一丛用柔软吸水材料把根部包裹;再将包裹好的瓶苗嵌入网格孔中固定,每丛周边孔空开一格,让根部包裹处在悬空状态进行日常管理,2~6个月后即可移栽。采用折叠方式折叠成双层或者多层的柔性布料穿插与立体网格片的网格上形成一个个口袋状,在立体网格种植片两侧的每个袋内装上吸水透气的基质,将培育好的石斛移栽至每个袋内它结构简单,重量轻,大大节省了空间,提高了大棚与土地的利用率,提高了石斛苗的培育效率和时间。文档编号A01G31/00GK10284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式石斛培育及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初期驯化装置包含左支架(1)、右支架(2)、喷水器(3)、水管(4)和镂空金属网格(5);左支架(1)和右支架(2)的上端固定连接,喷水器(3)设置在左支架(1)和右支架(2)的上方,各个喷水器(3)之间通过水管(4)连接,两个镂空金属网格(5)分别设置在左支架(1)和右支架(2)上;它的初期驯化方法如下:(A)、将经洗净消毒后的瓶苗3~5株一丛用柔软吸水材料把根部包裹;(B)、将包裹好的瓶苗嵌入空金属网格(5)的网格孔中固定,每丛周边孔空开一格,让根部包裹处在悬空状态进行日常管理,2~6个月后即可移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中平
申请(专利权)人:杜中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