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柱密封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9986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极柱密封圈,包括:与极柱座外径相适配的弹性套,在弹性套的一端形成有预定外径的弹性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形成弹性套以及弹性圈,弹性套套在极柱座上,弹性圈可套在安装在电池箱体上的套筒上,这样,就能够起到很好地将动力电池上的极柱和电池盒上的极柱密封起来,从而降低环境对极柱的导电性的影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车载动力电池盒体或是充电平台上的极柱密封圈
技术介绍
作为纯电动车型的车辆,车载动力电池是通过电池盒安装在车体上。电池盒上设置有相应的极柱等电连接部件,以将车载动力电池的电力输出给车体。图I为采用的极柱座I以及位于极柱座I上的极柱2。通过极柱2来进行电力输送。极柱座I安装在载置动力电池箱体的电池盒3上。目前,位于动力电池箱体上的极柱和位于电池盒3上的极柱2是直接暴露在环境下进行电连接,这样在一些比较恶劣的环境下,例如南方高湿的环境,就有可能对极柱的导电性能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极柱上的极柱密封圈,能够很好将动力电池上的极柱与电池盒上的极柱进行密封,降低环境对极柱导电性的影响。本技术的一种极柱密封圈包括与极柱座外径相适配的弹性套,在弹性套的一端形成有预定外径的弹性圈。优选地,在所述弹性圈上形成有环形豁口。本技术通过形成弹性套以及弹性圈,弹性套套在极柱座上,弹性圈可套在安装在电池箱体上的套筒上,这样,就能够起到很好地将动力电池上的极柱和电池盒上的极柱密封起来,从而降低环境对极柱的导电性的影响。附图说明图I为电池盒上的极柱及极柱座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与极柱座I外径相适配的弹性套4,在弹性套4的一端形成有预定外径的弹性圈5。在弹性圈5上形成有环形豁口 6。如图3所示,弹性圈5的外径与套在电池箱体8上的套筒7的内径相当或略大于套筒7的内径,这样,当弹性圈5套入套筒7时,弹性圈5在弹性的作用下能够压靠在套筒7的内壁上。如图3所示,本技术在使用时,弹性套4套在极柱座I上。当电池箱体8推入到电池盒3内时,电池箱体8的极柱9就压靠在电池盒3的极柱2上,而弹性圈5就套入到套筒7中,从而将极柱2和极柱9密封起来,从而降低环境对极柱的导电性的影响。权利要求1.一种极柱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极柱座外径相适配的弹性套,在弹性套的一端形成有预定外径的弹性圈。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极柱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圈上形成有环形豁口。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极柱密封圈,包括与极柱座外径相适配的弹性套,在弹性套的一端形成有预定外径的弹性圈。本技术通过形成弹性套以及弹性圈,弹性套套在极柱座上,弹性圈可套在安装在电池箱体上的套筒上,这样,就能够起到很好地将动力电池上的极柱和电池盒上的极柱密封起来,从而降低环境对极柱的导电性的影响。文档编号H01M2/08GK202633402SQ201220263348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6日专利技术者张建平 申请人:上海电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极柱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极柱座外径相适配的弹性套,在弹性套的一端形成有预定外径的弹性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