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全螺灯管封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9790 阅读:4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全螺灯管封口机,为自动化连线实施提供了必备的基础,以提高生产效率。该半全螺灯管封口机包括在一转动平台上设置的工位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工位夹具包括外包夹和管脚夹,外包夹包括可夹持灯管外侧的两夹持臂以及配设来驱动两夹持臂的驱动机构,管脚夹包括可夹持灯管管脚的两夹持臂以及配设来驱动两夹持臂的驱动机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节能灯制造装置,尤其涉及将节能灯芯柱和灯管管ロ熔接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螺旋形节能灯的封ロエ序中,先将芯柱垂直放置在专用エ装中,用火焰从芯柱下方加热芯柱帽边至600 700°C,然后操作工手持螺旋灯管从上往下压,将螺旋灯管管ロ与芯柱帽边熔接成一体。由于手工操作施力大小、重复性不一,螺旋灯管管ロ与芯柱的 帽边的熔接位置、接合质量难以保持一致,且手工操作效率较低,操作エ在火焰烘烤下长期工作,劳动条件较差。公告号为“CN101645380”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ー种“螺旋灯管自动封口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全螺灯管封ロ机,为自动化连线实施提供了必备的基础,以提高生产效率。为实现所述目的的半全螺灯管封ロ机,包括在一转动平台上设置的エ位夹具,其特点是,该エ位夹具包括外包夹和管脚夹,外包夹包括可夹持灯管外侧的两夹持臂以及配设来驱动两夹持臂的驱动机构,管脚夹包括可夹持灯管管脚的两夹持臂以及配设来驱动两夹持臂的驱动机构。所述的半全螺灯管封ロ机,其进ー步的特点是,外包夹的两夹持臂的夹持灯管的内侧上附加有软材料。所述的半全螺灯管封ロ机,其进ー步的特点是,还包括开合式芯柱夹,该开合式芯柱夹包括两半件,各半件具有圆柱形槽,两半件合在一起后构成可夹持芯柱的圆柱形孔,该开合式芯柱夹的各半件的头部还设置成用于熔接芯柱和灯管管脚的火头,该开合式芯柱夹还包括配设来驱动两半件的驱动机构。所述的半全螺灯管封ロ机,其进ー步的特点是,还包括设置在转动平台的上管位置的上管夹、设置在转动平台的翻转灯管位置的翻转夹以及设置在转动平台的下管位置的下管夹,上管夹具有夹撑灯管内圈的夹持臂,翻转夹具有夹持灯管外圈的夹持臂,下管夹具有夹撑灯管内圈的夹持臂,上管夹、翻转夹以及下管夹还分别具有配设来驱动其夹持臂的驱动机构,翻转夹还配设有驱动夹持臂转动180度的驱动机构;在各夹具上半全螺灯管的螺旋管体轴线按转动平台的半径方向排列。所述的半全螺灯管封ロ机,其进ー步的特点是,在转动平台的下管位置邻近位置设置有理丝盘,在理丝盘上设置夹持灯管的夹具,在理丝盘下方分别配设有分丝机构、理丝机构以及割玻芯机构,分丝机构用于将灯管管脚的电极丝分开,理丝机构用于将电极丝分开成需要的状态,割玻芯机构用于将管脚的一端玻芯割掉。在前述技术方案中,独特的エ位夹具采用软夹夹住灯管外表面,保证灯管以管脚夹定位,转至灯管外表面夹持灯管不移位,与已有技术的浮动夹相比,结构简单、可靠。在前述技术方案中火头芯柱夹一体化,火头与芯柱头以半圆形式做成两半,组合在一起,在使用环形火头以满足半全螺旋管脚封ロ的情况下,与对开式芯柱头结合在一起,同时保证了上芯柱可靠、方便。在前述技术方案中方便自动上下管、自动翻转,采用了螺旋管体轴线按设备转盘半径方向排列,上管夹撑内圈,エ位夹夹外圈,翻转夹撑内圈,下管夹撑内圈,实现了半全螺旋管在上管链条夹到上管夹到エ位夹再到翻转夹再到エ位夹下管夹的顺利交換。另外在前述技术方案中,单独设置理丝盘,夹持管脚,完成两次理丝、割一端玻芯。前述技术方案为产品一致性及质量的提高对自动化连线实施提供了必备的基础。附图说明·图I是半全螺灯管封ロ机的平面图。图2是上管夹的主视图。图3是上管夹中的外包夹的示意图。图4是上管夹的管脚夹的示意图。图5是带火头的开合式芯柱夹的闭合时示意图。图6是带火头的开合式芯柱夹的打开时示意图。图7是通用夹具的主视图。图8是通用夹具的侧视图。图9半全螺灯管封ロ机的夹具切换过程的原理图。图10是半全螺灯管封ロ机的分丝原理图。图11是半全螺灯管封ロ机的理丝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述实施例中,首先从传送链条中利用上管夹将灯管传送到半全螺灯管封ロ机上エ位夹具,然后将芯柱放入到开合式芯柱头中,然后经过引火加热、冷却,熔接好灯管的一个管脚和芯柱,再利用翻转夹具翻转灯管180度,之后重复前述部分再熔接芯柱和另ー灯管管脚。前述エ序是在一转动平台上完成的,灯管由链条传送机构传送过来,再有上管夹将灯管传递到转动平台上的エ位夹具上,灯管由エ位夹具夹持并与芯柱插接,再随转动平台进行转动,可同步进行多个灯管的风管エ序。在图I中,灯管是从链条传动机构100上的上管链条夹上传递到上管夹,在附图标记A所示的位置由上传夹传递到エ位夹具,在位置B处完成一个管脚和芯柱的熔接,在位置C处完成另ー个管脚和芯柱的熔接,随后,在理丝盘300上完成灯管电极丝的理丝(含分丝)エ序,以利于下一歩制造エ序的实施。转动平台的驱动通常是由机架、蜗轮箱、中心盘来实现,蜗轮箱安装在机架上,蜗轮箱驱动中心盘,转动平台设置在中心盘上,随中心盘转动,蜗轮箱的原动机可以是可控的电机,通过PLC等控制器的编程控制,就可以设定转动平台的停止位置和停止时间,从而满足エ艺要求。后述实施例并非是要说明ー个完整的封ロ机构成,而是主要说明其エ位夹具、芯柱头的结构,至于其他翻转夹、上管夹、下管夹可以采用通用夹具来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增加实现ー个全自动的封ロ机。如图2至图4所示,エ位机构73包括一组合夹具,其由外包夹3和管脚夹4构成,管脚夹4用于精确定位灯管位置,以使灯管的管脚和芯柱头准确对准,以便于将芯柱准确地插入到管脚中。灯管传递到エ位夹具时,是先由外包夹3初步夹持着,此时灯管的位置可能不够准确,然后公开再由管脚夹4进行夹持定位,管脚夹4的夹持过程中灯管的位置有微调,可实现管脚和芯柱头准确对准。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外包夹3包括ー对夹持臂30,夹持臂30通过齿轮啮合,因此只要驱动其中的ー个夹持臂30转动,另ー个夹持臂30会相应地反向转动,从而控制该 对夹持臂30的张开或收拢。该对夹持臂30的夹持部分31的内侧附着有软性材料32。管脚夹4包括两夹持臂41、42,两夹持臂41、42构成V型夹,两夹持臂41、42之间也可以通过齿轮啮合来实现分开和收拢,通过夹持管脚可实现灯管的准确定位。如图5和图6所示,开合式芯柱头(芯柱夹)包括两个半件51、52,两个半件51、52有半圆柱形槽,两个半件51、52合拢后就形成ー个圆柱形孔,该圆柱形孔中可夹持芯柱。在以往的技术中,原上丝时需要人工把芯柱上的导丝缠绕在排杆上,才能便于把芯柱插入芯柱头里,而在如图5、6所示的实施例中,开合芯柱头5的原理是抱合形式,不用人工把芯柱上导丝缠绕在排杆上,可直接用自动上芯柱机构(例如为气缸驱动夹具的机构)把芯柱送到开合芯柱头里,开合芯柱头5将芯柱夹持即可。开合式芯柱头的两个半件51、52的夹持カ是由ー驱动机构来实现的,该驱动机构包括拉簧55、转臂54、转臂56、齿轮55、齿轮57,转臂54的转动中心在D位置,转臂56的转动中心在E位置,转臂54和齿轮55 (扇形齿轮)连接或者一体成形,二者的转动中心就是齿轮55的中心。转臂56和齿轮57连接或一体成形,二者的转动中心就是齿轮57的中心。在另ー驱动机构(例如凸轮机构)的作用下,转臂54绕其中心D转动,借助于齿轮55驱动齿轮57,齿轮57连通转臂56 —起绕中心E转动,转臂56上设置半件51,另一半件52可设置成固定的,由此可控制两半件51、52的开合,并且两半件51、52的夹持カ由拉簧55保持。图中显示了使两半件打开和闭合的两个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半全螺灯管封口机,包括在一转动平台上设置的工位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工位夹具包括外包夹和管脚夹,外包夹包括可夹持灯管外侧的两夹持臂以及配设来驱动两夹持臂的驱动机构,管脚夹包括可夹持灯管管脚的两夹持臂以及配设来驱动两夹持臂的驱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根水郑华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山市友和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