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板频率校正器,感应元件为压电陶瓷感应器,所述压电陶瓷感应器由连接螺杆上对称安装的上、下固定板,上、下垫,和上、下垫间插入压电陶瓷片的一端,压电陶瓷片的另一端为悬臂端,并且其端头固定在配重块上,保持压电陶瓷片的静止状态,在下固定板下方的连接螺杆上还连接有调节螺母组成,压电陶瓷感应器通过共鸣箱固定在基座上。采用压电陶瓷感应器作感应元件对压紧力的要求不高,使压板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减少了需经常调换压板的麻烦和负担,也避免了电磁感应线圈传感器与振动板共振产生的包络现象。现调音测频方法完全是模拟八音琴的发声方式对振动板音针进行校正,使听感效果完全一致,所以测试精度高,调校更准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发声元件的振动频率进行调制使用的装置,振动板频率校正器。
技术介绍
振动板是机械式音响八音琴上的主要发声元件,振动板在加工过程中需对振动板上的每一根钢针的频率进行调校,达到标准音曲的要求。专利号CN03230825. 6“振动板频率校正器”就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同时调校显示直观,将音针发出的声音经共鸣箱共鸣放大,便于操作者听到利于提高调测精度的校正器。 经多年使用发现一些不足需改进的地方,如电磁感应线圈传感器与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来传递电信号,但需要很大的压紧力才能将待测的振动板压牢,否则测频不准,因振动板材料的硬度很大,为HRC58 60度,而用来压紧振动板的压板易磨损影响压紧力,所以需经常调换,调换时需将整个压紧机构全部拆开才能调换,费时、费力,给用户增加了诸多麻烦。另外因电磁感应线圈传感器在使用中,若碰到与振动板上音针相同频率和相近似频率时,就会发生共振而产生包络现象,直接影响调校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振动板频率校正器,改变原有的感应元件,减少音针固有频率的变化,降低干扰程度,调测精度高,又提高振动板音针的加工质量。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振动板频率校正器,包括上面固定有支架和基座的共鸣箱,铰接在支架两端的扳手、压板,压板上连接有弹簧和调节螺钉,共鸣箱上固定的感应元件;所述感应元件为压电陶瓷感应器,所述压电陶瓷感应器由连接螺杆上对称安装的上、下固定板,上、下垫,和上、下垫间插入压电陶瓷片的一端,压电陶瓷片的另一端为悬臂端,并且其端头固定在配重块上,保持压电陶瓷片的静止状态,在下固定板下方的连接螺杆上还连接有调节螺母组成,压电陶瓷感应器通过共鸣箱固定在基座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优点在于原用电磁感应线圈传感器作感应元件,因此对压紧力要求高,现采用压电陶瓷感应器作感应元件对压紧力的要求不高,因此使压板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减少了需经常调换压板的麻烦和负担,另外也避免了电磁感应线圈传感器与振动板共振所产生的包络现象。八音琴本身就是通过安装在金属底座上振动板上音针的震动,从而带动共鸣箱震动而发音的。现此调音测试方法完全是模拟八音琴的发声方式对振动板音针进行校正,使听感效果完全一致,所以测试精度高,调校更准确。附图说明图I、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压电陶瓷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共鸣箱2,由木质材料制作,上表面为斜面,一端为固定有红、绿指示灯的指示灯座1,另一端固定由金属材料制作成的基座5。支架6固定在基座5上,其两端分别铰接扳手11和压板9。压板9 一端的螺孔内连接末端嵌有钢珠10的调节螺钉8,中间位置上固定拉簧7的一端,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架6表面的凹槽内,被测工件振动板3。指示灯座I通过导线与运算控制器12连接,上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感应元件采用压电陶瓷感应器4,由两相同的连接螺杆4-1上对称安装由金属材料制作的上、下固定板4-2、4-5,由软弹性材料橡胶或海绵等制作的上、下垫4-3、4-4,在上、下垫间的间隙中插入尺寸为16X1. 6X0. 5毫米的压电陶瓷片4-8的一端,压电陶瓷片插入间隙中的长度为2 4毫米,另一端为悬臂端,并悬臂端头插入由橡胶制作成的重量为0.10克 0. 4克的配重块4-7内固定,在下固定板4-5的下表面还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4-6构成。配重块4-7为矩形、圆形和其它的形状,一直要保持压电陶瓷片4-8在静止状态,如图2所示。压电陶瓷感应器4利用连接螺杆4-1上的螺纹旋入基座5上的螺孔内,固定在基座上,并使上固定板4-2的上表面紧贴共鸣箱2的内壁,压电陶瓷片4-8夹在上、下垫4-3、4-4中间,通过上、下固定板将其压紧,同时通过调节调节螺母4-6来调节上、下垫对压电陶瓷片的压紧力。使用时,将振动板3放在基座5的边缘上,操作扳手11的一端使其向上抬,其与钢珠接触的端头通过钢珠10带动压板9的一端向下移动,在拉簧7的作用下,压板的另一端向上移动,这时可将振动板3放入压板下,再向下压扳手11的一端,并通过钢珠10使压板的一端向上移动,压板的另一端重新向下移动压紧振动板3,如图I所示。用挑刀挑起振动板3上音针进行检测磨削加工,使振动板震动的同时引起共鸣箱2震动,并将震动传递到紧贴共鸣箱2的压电陶瓷感应器4上,使压电陶瓷片4-8在共振作用下发生震动,因其一端一直悬空、静止,从而使其发生微弱变形,而压电陶瓷片具有敏感特性,可将微弱的机械振动转换成电信号,形变的震动频率就是音针的震动频率,由与运算控制器连接的共鸣箱2将电信号放大,使操作者易听到音曲并和标准音曲作比较,这时操作者只要观察指示灯座I上指示灯的变化和指示,绿灯加工好,红灯未加工好,让未加工好的音针再打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操作精度,因压紧力的大小和配重块的重量,直接影响检测的灵敏度和精度,最适合八音琴振动板的频率范围在100 6500Hz间。权利要求1.一种振动板频率校正器,包括上面固定有支架(6)和基座(5)的共鸣箱(2),铰接在支架(6)两端的扳手(11)、压板(9),压板(9)上连接有弹簧(7)和调节螺钉(8),共鸣箱(2)上固定的感应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元件为压电陶瓷感应器(4),所述压电陶瓷感应器(4)由两相同的连接螺杆(4-1)上对称安装的上、下固定板(4-2、4-5),上、下垫(4-3、4-4),和上、下垫间插入压电陶瓷片(4-8)的一端,压电陶瓷片(4-8)的另一端为悬臂端,并且其端头固定在配重块(4-7)上,保持压电陶瓷片(4-8)的静止状态,在下固定板(4-5)下方的连接螺杆(4-1)上还连接有调节螺母(4-6)组成,压电陶瓷感应器(4)通过共鸣箱(2)固定在基座(5)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振动板频率校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4-7)为矩形、圆形和其它的形状,由橡胶材料制成重量为0. 10 0. 4克。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振动板频率校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4-2)的上表面紧贴共鸣箱(2)的内壁安装。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振动板频率校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陶瓷片(4-8)的尺寸为16X1.6X0. 5毫米,一端插入上、下垫(4-3、4-4)间隙中的长度为2 4毫米。专利摘要一种振动板频率校正器,感应元件为压电陶瓷感应器,所述压电陶瓷感应器由连接螺杆上对称安装的上、下固定板,上、下垫,和上、下垫间插入压电陶瓷片的一端,压电陶瓷片的另一端为悬臂端,并且其端头固定在配重块上,保持压电陶瓷片的静止状态,在下固定板下方的连接螺杆上还连接有调节螺母组成,压电陶瓷感应器通过共鸣箱固定在基座上。采用压电陶瓷感应器作感应元件对压紧力的要求不高,使压板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减少了需经常调换压板的麻烦和负担,也避免了电磁感应线圈传感器与振动板共振产生的包络现象。现调音测频方法完全是模拟八音琴的发声方式对振动板音针进行校正,使听感效果完全一致,所以测试精度高,调校更准确。文档编号G01H11/00GK202632748SQ20122029738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5日专利技术者王正尧 申请人:王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振动板频率校正器,包括上面固定有支架(6)和基座(5)的共鸣箱(2),铰接在支架(6)两端的扳手(11)、压板(9),压板(9)上连接有弹簧(7)和调节螺钉(8),共鸣箱(2)上固定的感应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元件为压电陶瓷感应器(4),所述压电陶瓷感应器(4)由两相同的连接螺杆(4?1)上对称安装的上、下固定板(4?2、4?5),上、下垫(4?3、4?4),和上、下垫间插入压电陶瓷片(4?8)的一端,压电陶瓷片(4?8)的另一端为悬臂端,并且其端头固定在配重块(4?7)上,保持压电陶瓷片(4?8)的静止状态,在下固定板(4?5)下方的连接螺杆(4?1)上还连接有调节螺母(4?6)组成,压电陶瓷感应器(4)通过共鸣箱(2)固定在基座(5)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尧,
申请(专利权)人:王正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