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绕簧机,涉及一种将金属丝加工成型为金属丝簧的设备。其主要结构包括:外筒,内芯,送丝管,外筒弹力缓冲部件,转盘,卡紧部件,送丝滚轴,支架,绕簧驱动电机,传动轴,卷簧驱动电机,卷簧转轴。该绕簧机克服了传统有芯绕簧机和无芯绕簧机的缺点,具有自动退芯功能,可连续绕制无芯丝簧,结构简单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丝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将金属丝加工成型为金属丝簧的设备。
技术介绍
将金属丝(纯金属或合金)加工成为丝簧的基本工艺分为有芯绕簧和无芯绕簧。有芯绕簧的基本原理是将金属丝一端固定在棒状绕芯上,通过使棒状绕芯和金属丝发生 相对旋转使金属丝缠绕在棒状绕芯上而形成丝簧。如专利CN2894890Y和CN200939493Y中, 将金属丝一端固定在棒状绕芯上,通过电机驱动转动绕芯,使金属丝缠绕其上形成丝簧,同 时通过电机驱动使金属丝在绕芯轴向上发生移动,以控制不同的丝簧螺距;专利 JP2004096360A是将一段金属丝预先缠绕在绕芯上,再在绕芯外加装一套筒,该套筒上切割 有一条沿绕芯轴向的通槽,将金属丝卡在通槽中,旋转套筒,则可将丝簧继续在绕芯上缠绕。由于需要依赖绕芯,有芯绕簧无法连续生产不间断的丝簧,且当一段丝簧形成后,需要 将绕芯退出,造成了绕簧工艺的复杂性。无芯绕簧是在金属丝送进路线上加装成形刀等机械部件,通过阻挡迫使金属丝强行弯曲 形成丝簧。如专利CN2081768U和US20060283226是在金属丝送进路线上加装3把成形刀,使 用成形刀压迫送进的金属丝使其弯曲成型,通过调节刀头的相对位置和刀头与金属丝的接触 时间从而使金属丝弯曲形成不同规格的金属丝簧。无芯绕簧克服了有芯绕簧的缺点,可缠绕连续丝簧,但绕簧机绕簧过程需要多种部件相 互配合,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复杂,从而导致绕簧机的整体结构的复杂性。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绕簧机。这种机器结构简单紧凑,在绕芯上旋转缠绕金属丝形成金属 丝簧,并具有自动退芯功能,可将金属丝加工成型为连续金属丝簧,克服了有芯绕簧机无法 连续成型的缺点和无芯绕簧机结构复杂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有芯绕簧机无法连续成型和无芯绕簧机结构复杂的缺点,提供一种 绕簧机,使其结构简单紧凑,并具有自动退芯功能,可将金属丝加工成型为连续金属丝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绕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绕簧机包括支架8,固定在支架上的内芯2,以内芯为 轴且绕内芯旋转的外筒l,送丝管3,用于驱动外筒旋转的绕簧驱动装置以及巻簧装置5;所 述的外筒1前端切出一斜面,所述的送丝管3固定在所述的斜面上;所述的绕簧驱动装置由绕簧驱动电机9、传动轴10、与传动轴相连的转盘5以及固定在该转盘上的卡紧部件6组成, 所述的外筒通过卡紧机构与转盘连接;在所述的转盘上还设有用于缠绕金属丝的送丝滚轴7;所述内芯2伸出外筒前端0. 5 1. 5毫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还在于在支架与外筒之间设置有外筒弹力缓冲部件4,所述弹力缓冲部件采用弹簧或弹簧垫片,所述弹簧或弹簧垫片套在内芯2上。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前端切出的斜面与外筒的中心轴线成45。 60° 夹角。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突出性效果本专利技术有效克服了有芯绕簧机无法连续成型和无芯绕簧机结构复杂的缺点,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的特点,并具有自动退芯功能,可将金属丝加工成型为连续金属丝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绕簧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绕簧机将金属丝加工成金属丝簧过程示意图。 图3为外筒及送丝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转盘、送丝滚轴及卡紧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支架、内芯、弹力缓冲部件、绕簧驱动电机及传动轴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l一外筒;2—内芯;3 —送丝管;4一外筒弹力缓部件;5 —转盘;6 —卡紧部件;7 —送丝滚轴;8 —支架;9一绕簧驱动电机;IO —传动轴;ll一巻簧驱动电机;12 —巻簧转轴; 13 —金属丝;14一丝簧。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结构和工作过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l、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绕簧机的结构示意图。该绕簧机包括外筒l,内芯2,送丝管 3,外筒弹力缓冲部件4,转盘5,卡紧部件6,送丝滚轴7,支架8,绕簧驱动电机9,传动 轴10,巻簧驱动电机11以及巻簧转轴12。所述的外筒1与内芯2相配合,所述的送丝管3 固定在所述的斜面上,过圆柱体圆心切出一斜面。斜面可在外筒1旋转时对已缠绕在内芯2 上的丝簧产生推力,将丝簧14不断向前推出。所述的外筒通过卡紧机构与转盘连接;送丝滚 轴7安装在所述的转盘上;所述内芯2伸出外筒前端0.5 1.5毫米。外筒1套在内芯2上, 以内芯2为轴滑动旋转,内芯2固定在支架8上。送丝管3中灌有润滑油,固定在外筒l 上,随外筒l一同旋转。为了防止外筒将丝簧卡断,在支架8与外筒1之间设有外筒弹力缓 冲部件4,所述外筒弹力缓冲部件采用弹簧或弹簧垫片,所述弹簧或弹簧垫片套在内芯2上。 转盘5嵌套在支架8上并与内芯2同轴,转盘5上设有卡紧部件6,将外筒l卡紧使其可与 转盘5同步旋转。送丝滚轴7固定在转盘5上,金属丝13作为原料被预先缠绕在上面。绕簧 驱动电机9通过传动轴10与转盘5连接,用于驱动转盘5旋转,其转速可调,控制转盘5的 旋转角速度为300 400r/min。转盘5与传动轴10上均套有齿轮,二者通过齿轮传动。巻簧 驱动电机11与巻簧转轴12连接,用于驱动巻簧转轴12旋转,其转速可调,控制巻簧转轴12的旋转线速度范围为60 120mm/min。巻簧转轴12置于内芯2之前与内芯2的轴线相切, 在巻簧驱动电机11的驱动下旋转,用于收巻丝簧14。如图3所示,绕簧机的中心部件为外筒1与内芯2的嵌套部件,其中内芯2固定在支架 8上,外筒1以其为轴旋转,随着外筒1的旋转金属丝13被缠绕在内芯2上形成丝簧14,外 筒l上切有一斜面,斜面与外筒中心线的夹角为45° 60° ,该角度的斜面在旋转时可将丝 簧14向前推进又不会将丝簧卡断,从而使得丝簧14不断被缠绕出来。外筒1上安装有送丝 管3,对金属丝13起到导向作用,送丝管3中灌有润滑油,当金属丝13通过送丝管3时其 表面即被涂上了一层润滑油。如图4所示,转盘5上装有卡紧部件6,可将外筒1卡紧使其随转盘5同步旋转,转盘5 上还装有送丝滚轴7,可将作为原料的金属丝13预先缠绕其上。如图5所示,驱动外筒1旋转的旋转装置包括转盘5、传动轴10及绕簧驱动电机9,均 固定在支架8上。外筒1与支架8支架安装有弹力缓冲部件4。转盘5通过轴承套在支架8 上并与内芯2同轴。在绕簧过程中,首先将原材料金属丝13缠绕在送丝滚轴7上以备使用,手动拉出金属丝 13,将其拉过送丝管3后连接在巻簧转轴12上,开启巻簧驱动电机ll,带动巻簧转轴12旋 转,则可将金属丝13不断拉出。送丝管3中灌有润滑油,将金属丝13表面涂抹一层润滑油。手动将金属丝13按于内芯2上,并开启绕簧驱动电机9,通过传动轴10传动使转盘5 转动并带动送丝滚轴7和外筒1 一同旋转,则金属丝13即可被缠绕在内芯2上形成一匝螺旋, 随着旋转的不断进行则不断有金属丝13被缠绕在内芯2上形成多匝丝簧螺旋,此时无需固定, 丝簧也可稳定地缠绕在内芯2上。由于绕簧机外筒1具有一斜面,则在外筒1不断旋转将金属丝13绕到内芯2上的同时还 可利用该斜面将已绕在内芯2上的螺旋不断向前推进,从而不断产生金属丝簧14。缠绕出的金属丝簧14绕在巻簧转轴12上。巻簧转轴12的巻簧速度与外筒1的旋转速度 相协调,即可稳定拉出金属丝簧,且将二者不同的旋转速度相匹配,可生产出不同螺距的丝 簧。下面讲述一个制作实例制作某一规格绕簧机,其内芯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绕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绕簧机包括支架(8),固定在支架上的内芯(2),以内芯为轴且绕内芯旋转的外筒(1),送丝管(3),用于驱动外筒旋转的绕簧驱动装置以及卷簧装置;所述的外筒(1)前端切出一斜面,所述的送丝管(3)固定在所述的斜面上;所述的绕簧驱动装置由绕簧驱动电机(9)、传动轴(10)、与该传动轴相连的转盘(5)以及固定在该转盘上的卡紧部件(6)组成,所述的外筒(1)通过卡紧机构(6)与转盘连接;在所述的转盘上还设有用于缠绕金属丝的送丝滚轴(7);所述内芯(2)伸出外筒前端0.5~1.5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绕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绕簧机包括支架(8),固定在支架上的内芯(2),以内芯为轴且绕内芯旋转的外筒(1),送丝管(3),用于驱动外筒旋转的绕簧驱动装置以及卷簧装置;所述的外筒(1)前端切出一斜面,所述的送丝管(3)固定在所述的斜面上;所述的绕簧驱动装置由绕簧驱动电机(9)、传动轴(10)、与该传动轴相连的转盘(5)以及固定在该转盘上的卡紧部件(6)组成,所述的外筒(1)通过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瑜,刘皓磊,张鸿涛,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