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型多孔玻板吸收管加液和取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48007 阅读:4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U型多孔玻板吸收管加液和取液装置,它结构简单,称量准确,易于携带。它包括箱体,在箱体设有加液装置和取液装置,加液装置和取液装置在箱体上设有对应的接口I和接口II,两接口分别与U型吸收管的a端、b端配合;加液装置和取液装置分别设有泵I和泵II,所述两泵均与控制装置连接;加液时将U型吸收管的a端与接口I连接;取液时将U型吸收管的b端与接口II连接,a端与比色管连接;接口I和接口II均包括一个与U型吸收管的a端、b端相吻合的外圈橡胶皮套,接口I还另包含内部的尖状玻璃管口。(*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U型多孔玻板吸收管加液和取液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气体采样中U型多孔玻板吸收管(以下简称U型吸收管)因其吸收效率高被广泛使用。采集不同气体样品时需将相应的吸收液加入到U型吸收管中,并且气体采样对吸收液的体积有精确的要求。U型吸收管的特殊设计满足了气体采样的要求,但其形状不利于加液和清洗等操作。单人用移液管直接向U型吸收管的直管部加液会有吸收液从移液管和U型吸收管的衔接部位溢出,浪费吸收液,U型吸收管亦需重洗或干燥。自充装置可单人操作,但所用滴定管及其他辅助管道需清洗干燥比较麻烦,且由于为玻璃制品,造型特殊,在现场不易携帯,很容易破碎。目前,实验室一般是用双人操作法,一人用移液管加液, 另一人用一洗耳球在吸收管的另ー侧同时抽气,该法需要两人操作,并且配合熟练,稍微不慎就得重做。采样结束后从吸收管中取液时也比较麻烦,为保证实验结果准确可靠,既不能污染样品又得保证吸收液全部取出。现在实验室里常用的是用洗耳球慢慢把采样后的吸收液吹到比色管中,既费カ又费时,还不容易把吸收液全部转移,从而影响后续的结果分析,导致整个测试结果的准确度受影响。授权公告号CN 20158973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U型多孔玻板吸收管加液和取液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箱体,在箱体设有加液装置和取液装置,加液装置和取液装置在箱体上设有对应的接口I和接口II,两接口分别与U型吸收管的a端、b端配合;加液装置和取液装置分别设有泵I和泵II,所述两泵均与控制装置连接;加液时将U型吸收管的a端与接口I连接;取液时将U型吸收管的b端与接口II连接,a端与比色管连接;接口I和接口II均包括一个与U型吸收管的a端、b端相吻合的外圈橡胶皮套,接口I还另包含内部的尖状玻璃管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丹丹刘跟生陈晓巩泉泉臧玉魏谢连科张兆波张永林爱杰江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