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锦明专利>正文

微调式无偏心机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741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微调式无偏心机头,包括:一主体,其是由第一及第二外模组成;一内眼座设于主体的套孔靠近第一外模侧;一外眼设于该主体的套孔靠近第二外模侧;一内眼设于该内眼座中;一外眼设于该外眼座中;多数的调整螺丝,其分别栓固于该主体第二外模的调整螺纹孔,该等调整螺丝可顶推该外眼座,而调整该外眼座、外眼的位置;而可降低偏心量的微调式无偏心机头。(*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是有关一种生产电线电缆的机头,尤指一种藉由调整螺丝及锥形内眼而降低偏心量的微调式无偏心机头。如图7所示,是为现有用以生产电线电缆的机头,其具有一主体9,主体9具有一贯穿前后的孔91,而主体9的侧部并设有一连通该孔91的入料口92,入料口92连接一压出机(图中未示),前述的孔91中设有一具锥形段932的内眼座93及一外眼座94,其内并设有一与之配合的内眼931及一外眼941,该内眼931与外眼941横向相隔一段距离,且其中分别具有一贯穿部95,贯穿部95供缆线的心材(图中未示)通过,而该内眼座93外缘设有流道96,可使包覆的材料经入料口92、流道96、内眼931与外眼941交界处包覆于缆线心材外部,由外眼941贯穿部95前端拉出而得到电线、缆线的成品。然而,此种机头的内眼931与外眼941是藉由上述的锥形段932使内眼931置入机头主体9时,能自动调整其中心位置,使此种机头9所生产的电线电缆保证同心度为85%以上,但这样的同心度仅适于一般低精度的电线电缆,即包覆层厚度均匀程度较低,而厚度不均匀者容易有漏电的情形产生,因此,此种机头9无法生产精度要求高,如同心度要求为95%以上的高精度电线电缆。而且,内眼931的贯穿部95须大于心材,才可以使缆线的心材顺利穿过贯穿部95,因贯穿部95较心材大,所以心材在通过内眼931时就可能已经偏心了,虽然内眼931藉锥形段932已和机头主体9对正,但制造出来的电线当然也会偏心,所以电线、电缆的同心度仍然无法提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微调式无偏心机头,藉由调整螺丝及锥形内眼的配合设置,使内眼置入内眼座的锥形孔时即可自动对正,且可以配合转动调整螺丝,而调整外眼的位置,使外眼的引出端中心与心材中心对合,使本技术所生产的电线电缆可保证同心度为95%以上,即包覆层厚度均匀程度高,而可以避免漏电的情形产生,故可生产精度要求高的高精度电线电缆。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藉由为矩形体的机头主体,而可平放不滚动,避免因滚动掉落的损坏与危险。本技术一种微调式无偏心机头,该机头包括一矩形的主体,其是由一第一外模及一第二外模组成,该主体中间位置具有一贯穿前后的套孔,该套孔的前、后端分别设有一中空的外模螺帽,该主体于套孔的外侧设有多数栓固该第一外模及第二外模的螺纹孔及栓固件,该主体的侧部并设有一连通该套孔的入料口,该入料口供与压出机连接,而该主体并设有多数加热部;一内眼座,其设于该主体的套孔靠近第一外模侧,该内眼座中间位置具有一贯穿的锥形孔,且该内眼座的端部设有一定位部,而其外侧面具有锥度并设有一以上的流道;一外眼座,其设于该主体的套孔靠近第二外模侧,该外眼座的端部设有一大径部,该大径部设于该主体第一、二外模交接处,另外,该外眼座中间位置具有一贯穿孔;一内眼,其设于该内眼座中,该内眼外侧面具有一锥形段,该锥形段与内眼座的锥形孔配合,该内眼的中间位置并具有一贯穿的穿孔;一外眼,其设于该外眼座中,该外眼的中间位置具有一与该内眼前端相配合且留有一距离作为流道的流入端,而该流入端向前侧延伸一引出端;该主体第二外模的侧部设有多数的调整螺纹孔,该螺纹孔由主体外侧面延伸至该套孔,而该外眼座小于该主体的套孔;多数的调整螺丝,其分别栓固于该主体第二外模的调整螺纹孔,该等调整螺丝可顶推该外眼座,而调整该外眼座、外眼的位置。其中,该等调整螺纹孔是沿该套孔周缘径向设置。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及其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1的Ⅲ-Ⅲ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心材穿入后偏心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调整后的使用示意图;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习用机头的剖面图;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是提供一种微调式无偏心机头,该机头是包括一矩形的主体2,其是由一第一外模21及一第二外模22组成,该主体2中间位置具有一贯穿前后的套孔23,该套孔23的前、后端分别设有一中空的外模螺帽24、25,该主体2于套孔23的外侧设有多数栓固该第一外模21及第二外模21的螺纹孔26及栓固件261,该主体2的侧部并设有一连通该套孔23的入料口27,该入料口27供与一压出机(图中未示)连接,而该主体2并设有多数加热部28(该加热部28为已有技术),该加热部28供使电线的包覆材料11保持熔融状态;该主体2第二外模22的侧部设有多数的调整螺纹孔221,该螺纹孔221由主体2外侧面延伸至该套孔23;于本实施例中,其设有四螺纹孔221,且该等螺纹孔221是沿该套孔23周缘径向设置;一内眼座3,其设于该主体2的套孔23靠近第一外模21侧,且该内眼座3小于该主体2的套孔23,该内眼座3中间位置具有一贯穿的锥形孔31,且该内眼座3的端部设有一定位部32,而其外侧面具有锥度并设有一流道33,该定位部32供定位该内眼座3的流道33与主体2入料口27的相对位置;一外眼座4,其设于该主体2的套孔23靠近第二外模22侧,且该外眼座4的端部设有一大径部41,该大径部41设于该主体2第一、二外模21、22交接处,另外,该外眼座4中间位置具有一贯穿孔42;而该外眼座4小于该主体2的套孔23;一内眼5,其设于该内眼座3中,该内眼5外侧面具有一锥形段51,该锥形段51与内眼座3的锥形孔31配合,如图3所示,该内眼5的中间位置并具有一贯穿的穿孔52;一外眼6,其设于该外眼座4中,该外眼6的中间位置具有一与该内眼5前端相配合且留有一距离作为材料的流入端61,该流入端61向前侧延伸一引出端62;多数的调整螺丝7,其分别栓固于该主体2第二外模22的调整螺纹孔221,该等调整螺丝7可顶推该外眼座4,而调整该外眼座4、外眼6的位置;使用本技术时,如图2、图3所示,注意该内眼座3的定位部32的位置而先将内眼座3、外眼座4置入主体2中,再将内眼5、外眼6分别置入内眼座3、外眼座4中,由于该内眼5具有该锥形段51,因此其置入内眼座3的锥形孔31时即可自动对正,而具有省时省力的效果,再以栓固件261栓固该主体2第一外模21及第二外模22的螺纹孔26,进一步锁紧该主体2的外模螺帽24、25。令电线、电缆的心材1穿过内眼5的穿孔52、外眼6的流入端61、引出端62拉出,而包覆材料11则由压出机熔融后压入机头的入料口27,经由内眼座3的流道33流至内眼5前端与外眼6流入端61间,于外眼6的引出端62包覆心材1外缘而引出。值得注意的是,电线、电缆的心材1穿过该内眼5的穿孔52时,心材1可能如图4所示已经偏心,而本技术可以藉由同时配合该内眼5锥形段51与转动该等调整螺丝7,如图5、6所示,以使其顶推该外眼座4偏移,而连动调整该外眼座4、外眼6的位置,使该外眼6的引出端62的中心与心材1中心对合,使本技术所生产的电线电缆保证同心度为95%以上,即包覆层厚度均匀程度高,而可以避免漏电的情形产生,故能生产精度要求高的高精度电线电缆。另外,由于机头的重量达数十公斤,而本技术的机头主体2是为矩形体,因此平时放置或安装时可以置放于桌面而不会滚动,避免机头因滚动掉落的损坏与危险。综上所述,本技术藉由调整螺丝7及锥形内眼5的配合设置,使内眼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调式无偏心机头,该机头包括:一矩形的主体,其是由一第一外模及一第二外模组成,该主体中间位置具有一贯穿前后的套孔,该套孔的前、后端分别设有一中空的外模螺帽,该主体于套孔的外侧设有多数栓固该第一外模及第二外模的螺纹孔及栓固件,该主体的 侧部并设有一连通该套孔的入料口,该入料口供与压出机连接,而该主体并设有多数加热部;一内眼座,其设于该主体的套孔靠近第一外模侧,该内眼座中间位置具有一贯穿的锥形孔,且该内眼座的端部设有一定位部,而其外侧面具有锥度并设有一以上的流道;一 外眼座,其设于该主体的套孔靠近第二外模侧,该外眼座的端部设有一大径部,该大径部设于该主体第一、二外模交接处,另外,该外眼座中间位置具有一贯穿孔;一内眼,其设于该内眼座中,该内眼外侧面具有一锥形段,该锥形段与内眼座的锥形孔配合,该内眼的中 间位置并具有一贯穿的穿孔;一外眼,其设于该外眼座中,该外眼的中间位置具有一与该内眼前端相配合且留有一距离作为流道的流入端,而该流入端向前侧延伸一引出端;其特征在于:该主体第二外模的侧部设有多数的调整螺纹孔,该螺纹孔由主体外侧面延 伸至该套孔,而该外眼座小于该主体的套孔;多数的调整螺丝,其分别栓固于该主体第二外模的调整螺纹孔,该等调整螺丝可顶推该外眼座,而调整该外眼座、外眼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微调式无偏心机头,该机头包括一矩形的主体,其是由一第一外模及一第二外模组成,该主体中间位置具有一贯穿前后的套孔,该套孔的前、后端分别设有一中空的外模螺帽,该主体于套孔的外侧设有多数栓固该第一外模及第二外模的螺纹孔及栓固件,该主体的侧部并设有一连通该套孔的入料口,该入料口供与压出机连接,而该主体并设有多数加热部;一内眼座,其设于该主体的套孔靠近第一外模侧,该内眼座中间位置具有一贯穿的锥形孔,且该内眼座的端部设有一定位部,而其外侧面具有锥度并设有一以上的流道;一外眼座,其设于该主体的套孔靠近第二外模侧,该外眼座的端部设有一大径部,该大径部设于该主体第一、二外模交接处,另外,该外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锦明
申请(专利权)人:张锦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