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微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2837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镜头微调装置,用以微调位于一镜头座内的一镜头的位置。镜头座具有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镜头以可移动式配置于该第一腔体中。其包括有一弹性元件、一挡片、与一微调机构。弹性元件与挡片配置于第二腔体内。挡片并固接在镜头上,其一面与弹性元件耦接。微调机构其一第一端位于第二腔体内,抵接挡片的另一面,而其一第二端配置于第二腔体外,用以供使用者微调。其中,当使用者调整微调机构的第二端时,通过第一端与弹性元件对挡片的作用力,挡片将呈线性方式移动,而挡片的移动将带动镜头以线性方式移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镜头微调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线性方式微调以提高微调效率的镜头微调装置。
技术介绍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今时代中,影像撷取工具(如扫描器)已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扫描器也广泛地应用于扫描文件或图案,以撷取文件或图案的扫描影像,并且储存备份,甚至再利用电脑软件加以修饰处理,相当方便。一般而言,影像撷取装置至少包括光源、镜头,以及感光元件。在撷取影像时,光源将提供光线以照射待撷取影像的物件,此光线经过反射或透射后到达镜头处,再经由镜头聚焦成像于感光元件上。镜头通常搭配有微调装置,用以稍微移动镜头的位置,达到光线聚焦成像时的最佳效果。请参照图1A,其绘示的是传统镜头微调装置的侧视图。在图1A中,镜头微调装置100包括镜头110,以及装置120。装置120主要由旋扭122、第一齿轮124、第二齿轮126,以及接合栓128所组成。而第一齿轮124与第二齿轮126相嵌接以进行传动作用,且接合栓128嵌接于镜头110的沟槽112中,用以随第二齿轮126的转动以带动镜头110的移动。请参照图1B,其绘示的是传统镜头微调装置的上视图。在进行微调动作时,可由旋扭122以Y1为轴心来转动第一齿轮124,再带动第二齿轮126反向的转动,而第二齿轮126又以Y2为轴心接着带动接合栓128转动。最后,由于镜头座(未绘示)对镜头110的固定作用,使接合栓128带动镜头110沿着X轴上作前进或后退的移动。通常第一齿轮124的圆周小于第二齿轮126,因而即使第一齿轮124作大幅度的转动,所带动第二齿轮126的转动仍是小幅度的转动。如此,将也使接合栓128带动镜头110沿着X轴小幅度移动,而达到微调的目的。如上所述,传统的微调装置是以齿轮传动的圆周形方式带动镜头作前后移动,请参照图1C,其绘示图1B中接合栓128作圆周形转动的示意图。图1C中的R代表圆周的半径,而θ则代表旋转角度。当接合栓128由位置S1转动至位置S2时,其带动镜头110在X轴上移动距离X1,当接合栓128以同样的弧度由位置S2转动至位置S3时,其带动镜头110移动距离X2,显然X2不等于X1。因此,当由手动旋转旋扭122时,即使经由第一齿轮124与第二齿轮126作规则式转动,但由于上述接合栓128的圆周形旋转,最后产生的镜头移动是不均匀的微调动作。如此,将会大大地影响镜头微调作聚焦控制时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微调装置,设于镜头座处,对镜头采线性方式微调,以提高镜头微调的控制效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镜头微调装置,用以微调位于一镜头座内的一镜头的位置。镜头座具有一第一腔体与一第二腔体,镜头以可移动式配置于该第一腔体中。本专利技术的镜头微调装置包括一弹性元件、一挡片、与一微调机构。弹性元件配置于第二腔体内。挡片配置于第二腔体内,并固接在镜头上,其一面与弹性元件耦接。微调机构其一第一端位于第二腔体内,抵接挡片的另一面,而其一第二端配置于第二腔体外,用以供使用者微调。其中,当使用者调整微调机构的第二端时,通过第一端与弹性元件对挡片的作用力,挡片将呈线性方式移动,而挡片的移动将带动镜头以线性方式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提出一种镜头微调装置,用以微调位于一镜头座内的一镜头的位置。镜头座具有一第一腔体与一第二腔体,镜头以可移动式配置于第一腔体中。镜头认还具有一沟轨,且镜头具有一沟槽。本专利技术的镜头微调装置包括一弹性元件、一挡片、与一微调机构。弹性元件配置于第二腔体内。挡片配置于第二腔体内,其一面与弹性元件耦接,且挡片的一第一端嵌接于镜头的沟槽中,而该挡片的一第二端凸出该沟轨。微调机构的一第一端位于第二腔体内,抵接挡片的另一面,而其一第二端配置于第二腔体外,用以供使用者微调。其中,当使用者调整微调机构的第二端时,通过第一端与弹性元件对挡片的作用力,挡片将呈线性方式移动,而挡片的移动将带动镜头以线性方式移动。附图说明图1A为传统镜头微调装置的侧视图;图1B为传统镜头微调装置的上视图;图1C为传统镜头微调装置中接合栓以圆周形方式旋转所形成镜头的移动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镜头微调装置的上视图;图2B为图2A中沿着剖面线2B-2B的挡片与镜头连接的侧视图;图3A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镜头微调装置的上视图;较3B为图3A中沿着-Y方向看入的沟轨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例请同时参考图2A与图2B,其中,图2A绘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第一实施例的镜头微调装置的上视图,而图2B绘示图2A中沿着剖面线2B-2B的挡片与镜头连接的侧视图。本专利技术的镜头微调装置200用以微调位于镜头座240内的镜头250的位置。镜头座240具有一第一腔体260与一第二腔体262,镜头250以可移动式配置于第一腔体260中。如图2A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镜头微调装置200包括有弹性元件210、挡片220,以及微调机构230。弹性元件210配置于第二腔体262内。挡片220也配置于第二腔体262内,并固接于镜头250上,而且,挡片220的其中一面,例如是第一面221,与弹性元件210耦接。而微调机构230的第一端位于第二腔体262内,抵接于挡片220的另一面223,而微调机构230的一第二端配置于第二腔体262外,用以供使用者微调。其中,当使用者调整微调机构230的第二端时,通过第一端与弹性元件210对挡片220的作用力,挡片220将呈线性方式移动,而挡片220的移动将带动镜头250以线性方式移动。详而言之,弹性元件的第一端A连接在镜头座240上,挡片220的第一面221连接于弹性元件210的第二端B上,且挡片220的第二面222连接于镜头250上,而微调机构230的第一端抵接于挡片220的第三面223,并套接在镜头座240上。其中,弹性元件210可以是一般的弹簧,微调机构230可以是一般的螺丝元件。当进行镜头250的微调动作时,通过微调机构230例如螺丝的旋转,进而推动挡片220沿X轴方向移动,同时,与挡片220连接的镜头250受镜头座240的限制,也跟着在X轴上移动。当螺丝(微调机构230)沿顺时针方向旋入时,镜头250沿着-X轴方向移动,同时压缩弹性元件210,而当螺丝沿逆时针方向旋出时,镜头250则沿着X轴方向移动,同时使弹性元件210回复自然状态。也就是说,通过使用者将微调机构230旋进或旋出第二腔体262,微调机构230将经由挡片220使弹性元件210压缩或伸长,而达到调整镜头250的位置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特色在于由微调机构230对镜头250的微调动作是采线性方式,即由微调机构230的旋转刻度会与镜头250的移动距离成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可相当容易地控制镜头250的微调动作。第二实施例请同时参考图3A与图3B,其中,图3A绘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第二实施例的上视图,而图3B则绘示图3A中沿着-Y方向看入的沟轨的侧视图。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镜头微调装置300,用以微调位于一镜头座340内的一镜头350的位置。镜头座具有一第一腔体360与一第二腔体362。镜头350以可移动式配置于第一腔体360中,镜头座340还具有一沟轨341,且镜头350具有一沟槽351。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镜头微调装置300包括弹性元件310、挡片320,以及微调机构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镜头微调装置,用以微调位于一镜头座内的一镜头的位置,该镜头座具有一第一腔体与一第二腔体,该镜头以可移动式配置于该第一腔体中,该镜头微调装置包括:一弹性元件,配置于该第二腔体内;一挡片,配置于该第二腔体内,并固接于该镜头上 ,其一面与该弹性元件耦接;一微调机构,其一第一端位于该第二腔体内,抵接该挡片的另一面,而其一第二端配置于该第二腔体外,用以供使用者微调;其中,当使用者调整该微调机构的该第二端时,通过该第一端与该弹性元件对该挡片的作用力,该挡 片将呈线性方式移动,而该挡片的移动将带动该镜头以线性方式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碧纯江淑雅
申请(专利权)人:宇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