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变储能蒸发式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7230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相变储能蒸发式冷凝器,包括蒸发式冷凝器和相变储能系统,蒸发式冷凝器中的水温较低时,相变材料制冷成固态,储存冷量,蒸发式冷凝器中的水温较高时,相变材料融解成液态,释放冷量,可有效降低冷凝管盘中制冷剂的温度,节约精密空调运行成本。相变储能蒸发式冷凝器通过水的蒸发、相变材料的融解和空气对流带走冷凝器中的热量,实现制冷功能。节能环保,适用于通信机房、数据中心等通讯设备机房的温度调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凝器。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政府部门、大型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医院等均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系统机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附录A各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技术要求中的规定开机时机房内环境温度为A级、B级23± I°C,C级18 28°C ;开机时机房内环境湿度为A级、B级40% 55%,C级35 % 7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174-2008第3. I. 3条中对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举例说明,可知当前大部分机房均属于B级。因此,必须采用精密空调调节机房温 湿度环境,而且,上述机房提供的服务非常重要,一旦机房温湿度出现异常,将导致服务中断,其损失可能是灾难性的。TIA-942标准《数据中心电信基础设施标准》也指出空调系统必须保证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提供,空调系统必须连接到备用发电机系统。根据国家标准GB50174-2008第7. 4. 13条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空调系统的用电量约占机房总用电量的20% 50%。由此可见,机房精密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是机房节能设计中的重要环节。精密空调由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构成,空调室外机即冷凝器,按冷却方式分为风冷式、水冷式和蒸发式及淋水式。水冷式冷凝器需要大量的冷却水,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节约冷却水的消耗量已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在缺水地区,这个矛盾更为突出;风冷式冷凝器虽然不需要冷却水,但存在冷凝器表面的传热系数较小、传热效率不高、冷凝器难于清洗等问题;蒸发式冷凝器水的消耗很少,传热效率较高,特别适合缺水的地区。蒸发式冷凝器通过水的蒸发和空气对流共同带走冷凝器中的热量,中国大部分地区大部分时间昼夜温差较大,通常在10摄氏度以上,此时,完全可以在蒸发式冷凝器中放置相变材料,相变材料利用夜间低温储存冷量,白天相变材料释放储存的冷量传递给蒸发式冷凝器,从而降低蒸发式冷凝器中制冷剂的温度,节约精密空调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方案中水资源缺乏,冷凝器传热系数小、传热效率不高、难于清洗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相变储能蒸发式冷凝器,该相变储能蒸发式冷凝器具有用水量少、传热系数高、传热效果好等优点,同时,可利用夜间低温储存冷量,白天释放冷量,从而降低精密空调的能耗,节约精密空调运行成本,低碳环保。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相变储能蒸发式冷凝器25,包括蒸发式冷凝器,还包括相变储能系统,所述的相变储能系统由储能箱2、第一温度温度传感器23、第二温度传感器24、第一电磁阀17、第二电磁阀18、第三电磁阀19、第四电磁阀20、止回阀22和控制器21组成;其中,储能箱2内设置有第一翅片管15、第二翅片管16并填充相变材料3 ;第一温度传感器23设置在储能箱2内;第二温度传感器24设置在蓄水池I内;第一电磁阀17设置在冷凝管盘8与空调室内机的压缩机相连的管道上;依次将第二电磁阀18、第一翅片管15和止回阀22串连接后与第一电磁阀17并连接;第四电磁阀20设置在蓄水池与水泵6连接的管道上;将第三电磁阀19、第二翅片管16串连接后与第四电磁阀20并连接;控制器21依次与第一温度传感器23、第二温度传感器24、第一电磁阀17、第二电磁阀18、第三电磁阀19、第四电磁阀20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相变材料3熔点在5°C -30°C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的相变材料3包括下列材料之一 CaC12*6H20、Na2S04· 10H20、MgC12*6H20、Na2⑶3.10H20、KF.4H20、Na2Cr04· 10H20、Na2HP04· 10H20、LiN03.3H20、Κ2ΗΡ04·6Η20、二氯氟乙烷气体水合物、四氟乙烷气体水合物、三氟乙烷水合物、一氟二氯乙烷水合物或无机与有机混合相变材料。进一步地,所述冷凝管盘8为蛇形管组,冷凝管盘入口 13位于蛇形管上部,冷凝管盘出口 14位于蛇形管下部。 进一步地,所述储能箱2的四周及上下板均填充保温隔热材料,防止冷量散失,节约能源。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相变材料的储能作用,能使相变储能蒸发式冷凝器在室外温度较低时,吸收室外大量的冷量将相变材料制冷成固态,储存冷量。在室外温度较高时,机房所需制冷量较大,此时,相变材料融解成液态,释放冷量,从而可有效降低精密空调运行成本,节约能源。本技术采用常温相变材料储能,储能效果好,能量损耗少,能效比闻。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中,I、蓄水池,2、储能箱,3、相变材料,4、水面,5、浮球,6、水泵,7、进风口,8、冷凝管盘,9、喷嘴,10、挡水板,11、风机,12、出风口,13、冷凝管盘入口,14、冷凝管盘出口,15、第一翅片管,16、第二翅片管,17、第一电磁阀,18、第二电磁阀,19、第三电磁阀,20、第四电磁阀,21、控制器,22、止回阀,23、第一温度传感器,24、第二温度传感器,25、相变储能蒸发式冷凝器。具体实施方式在图I的相变储能蒸发式冷凝器25中,水泵6将蓄水池I中的水泵入冷凝管盘8的上方,通过喷嘴9喷向冷凝管盘8,冷凝管盘8中为高温制冷剂,使得水的温度急剧上升,并导致部分水分蒸发,吸走大量的热量,同时也降低了冷凝管盘8中制冷剂的温度。在相变储能蒸发式冷凝器25的工作状态下,控制器21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24实时监测蓄水池I中水的温度,如果水温低于相变材料3的熔点,控制器21打开第三电磁阀19,同时关闭第四电磁阀20,水泵6先将水导入储能箱2的第二翅片管16中,利用热交换将储能箱2中的相变材料3制冷成固态,储存冷量,水泵6再将水导入到喷嘴9,喷嘴9将水喷出对冷凝管盘8制冷;如果水温高于相变材料3的熔点,控制器21关闭第三电磁阀19,打开第四电磁阀20,水泵6把蓄水池中的水直接导入到喷嘴9,喷嘴9将水喷出对冷凝管盘8制冷。与此同时,控制器21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23监测储能箱2内相变材料3的温度,若相变材料3的温度低于相变材料3的熔点,控制器21关闭第一电磁阀17,打开第二电磁阀18,使得空调中的制冷剂先经过储能箱2中的第一翅片管15,储能箱2中的相变材料3融解成液态对制冷剂进行制冷,经过制冷后的制冷剂再流入冷凝管盘8中,从而降低空调的能耗;若相变材料3的温度高于相变材料3的熔点,控制器21打开第一电磁阀17,关闭第二电磁阀18,此时储能箱2中的相变材料3不对空调的制冷剂进行制冷。此外,本实施例中,风机11向上排风,导致风机11下方为负压,室外空气通过进风口 7被吸入,对冷凝管盘8制冷,降低冷凝管盘8中制冷剂的温度,同时带走产生的水蒸汽。浮球5浮于蓄水池I的水面4上,水面4低于某一限度时,在浮球5的作用下,开启自动补水装置,补充蓄水池I中的水,水量补充到一定程度时,浮球5上 升到限定高度,自动关闭补水装置。挡水板10位于冷凝管盘8的上方,用于阻挡空气中的水滴,有效减少用水量。权利要求1.一种相变储能蒸发式冷凝器,包括蒸发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变储能系统,所述的相变储能系统由储能箱(2)、第一温度传感器(23)、第二温度传感器(24)、第一电磁阀(17)、第二电磁阀(18)、第三电磁阀(19)、第四电磁阀(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相变储能蒸发式冷凝器,包括蒸发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变储能系统,所述的相变储能系统由储能箱(2)、第一温度传感器(23)、第二温度传感器(24)、第一电磁阀(17)、第二电磁阀(18)、第三电磁阀(19)、第四电磁阀(20)、止回阀(22)和控制器(21)组成;其中,储能箱(2)内设置有第一翅片管(15)、第二翅片管(16)并填充相变材料(3);第一温度传感器(23)设置在储能箱(2)内;第二温度传感器(24)设置在蓄水池(1)内;第一电磁阀(17)设置在冷凝管盘(8)与空调室内机的压缩机相连的管道上;第二电磁阀(18)、第一翅片管(15)和止回阀(22)依次串连后与第一电磁阀(17)并连连接;第四电磁阀(20)设置在蓄水池(1)与水泵(6)连接的管道上;第三电磁阀(19)、第二翅片管(16)串连后与第四电磁阀(20)并连连接;控制器(21)分别与第一温度温度传感器(23)、第二温度传感器(24)、第一电磁阀(17)、第二电磁阀(18)、第三电磁阀(19)、第四电磁阀(2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群曾新洲刘中李怡孙小琴张泉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泰和英杰系统集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