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发电炉前给料装置,包括进料装置、分料装置、以及出料装置,所述分料装置为一直立封闭容器,所述进料口位于该容器底部,所述出料口位于该容器顶部;所述容器内设置有纵向往复运动的分料板,所述分料板表面设置有垂直于该分料板表面的多个提料钩;且所述分料板的底端与所述进料口齐平,所述分料板的顶端与所述出料口齐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生物质发电炉前给料装置中,通过垂直于分料板表面设置的提料钩将生物质燃料进行提升,使得生物质燃料可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发生内部撕扯作用,从而令处于搭桥、结拱状态的生物质燃料分散,所述分散后的生物质燃料可通过顶部的出料口和底部的出料口输送至后续设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给料装置,尤其涉及ー种适用于生物质发电的炉前给料装置。
技术介绍
生物质发电是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进行发电。在利用的生物质燃料中,经常会发生生物质燃料搭桥、结拱现象,尤其是对软质秸杆类物料,由于质地轻软、流动性不强,物料缠连现象更加严重。因此,如何克服生物质燃料的搭桥、结拱问题就成了生物质发电的关键问题。目 前,国内广泛使用的螺旋类给料装置在应对秸杆类物料时经常有蓬料、转动受阻等情况发生,导致了生物质利用エ艺设备的出力不稳定,影响了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ー种生物质发电炉前给料装置。本技术所述的生物质发电炉前给料装置,包括进料装置、分料装置、以及出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连接分料装置的进料ロ,所述出料装置连接分料装置的出料ロ,所述分料装置为ー直立封闭容器,所述进料ロ位于该容器底部,所述出料ロ位于该容器顶部;所述容器内设置有纵向往复运动的分料板,所述分料板表面设置有垂直于该分料板表面的多个提料钩;且所述分料板的底端与所述进料ロ齐平,所述分料板的顶端与所述出料ロ齐平。本技术所述的生物质发电炉前给料装置中,所述出料装置连接该分料装置的出料ロ,且倾斜地设于该分料装置的ー侧。本技术所述的生物质发电炉前给料装置中,所述容器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料ロ,该第二出料ロ位于所述进料ロ的相对侧,且所述第二出料口外连接有第二出料装置。本技术所述的生物质发电炉前给料装置中,所述容器顶部的出料ロ的相对侧设置有鼓风装置,该鼓风装置的出风方向正对所述出料ロ。本技术所述的生物质发电炉前给料装置中,所述分料板为环形链带,其一端套设在ー个传送滚轮上,另一端套设在从动滚轮上。本技术所述的生物质发电炉前给料装置中,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平板,该平板底部设有滚轮。本技术所述的生物质发电炉前给料装置中,该分料装置设于ー个平台上,该平台下方设有滚轮。本技术所述的生物质发电炉前给料装置中,该出料装置的下方设有两个支撑杆。本技术所述的生物质发电炉前给料装置中,通过垂直于分料板表面设置的提料钩将生物质燃料进行提升,使得生物质燃料可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发生内部撕扯作用,从而令处于搭桥、结拱状态的生物质燃料分散,所述分散后的生物质燃料可通过顶部的出料口和底部的出料ロ输送至后续设备。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所述生物质发电炉前给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ー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參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I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生物质发电炉前给料装置,包括进料装置I、分料装置2、以及出料装置3。所述分料装置2为一直立封闭容器,该直立封闭容器的顶部设置有出料ロ 22,该直立封闭容器的底部设置有进料ロ 21。所述进料装置I连接进料ロ 21,所述出料装置连接出料ロ 22,且倾斜地设于该分料装置2的ー侧。在该直立封闭容器内,还设置有可纵向往复运动的分料板24。所述分料板24可采用设置多个传送滚轮4的形式而实现纵向往复运动,也可利用举升机械而实现纵向往复运动。所述分料板为环形链带,其一端套设在ー个传送滚轮4上,另一端套设在从动滚轮上。该分料板24的底端与所述进料ロ 21齐平,该分料板24的顶端与所述出料ロ 22齐平。在该分料板24的表面设置有垂直于该分料板24表面的多个提料钩41,所述提料钩41既可为直线型,也可为弯钩型。所述多个提料钩41的布置方式也不唯一,既可呈多条水平直线方式布置,也可呈几个ー组的方式布置。所述生物质燃料7自进料装置I而导入,该生物质燃料7自进料ロ 21进入到分料装置2后,由于分料板24是纵向往复运动且其表面设置有提料钩41,故生物质燃料7会被所述提料钩41提升至高处;又由于生物质燃料7内部为松散的结构,其虽然内部存在搭桥、结拱,却仍可借助自身重力而被撕裂为松散的个体,进而使得生物质燃料7被分散,跟随分料板24提升至顶部的生物质燃料可自出料ロ 22处导出,再由出料装置3运送至后续设备。进ー步的,本技术中,还可在所述直立封闭容器的底部设置第二出料ロ 23,该第二出料ロ 23位于所述进料ロ 21的相对侧,且所述第二出料ロ 23外连接有第二出料装置6。所述散落于分料装置2底部的生物质燃料7可通过该第二出料ロ 23而导出。进ー步的,所述进料装置I包括平板,该平板底部设有滚轮。进ー步的,该分料装置2设于ー个平台上,该平台下方设有滚轮,该出料装置的下方设有两个支撑杆。本技术中,在所述直立封闭容器的顶部的出料ロ 22的相对侧还可设置鼓风装置5,该鼓风装置5的出风方向正对所述出料ロ 22,从而令运送至顶部的生物质燃料7能够顺利的进入到出料ロ 22并被导出。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权利要求1.ー种生物质发电炉前给料装置,包括进料装置、分料装置、以及出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连接分料装置的进料ロ,所述出料装置连接分料装置的出料ロ,其特征在干, 所述分料装置为ー直立封闭容器,所述进料ロ位于该容器底部,所述出料ロ位于该容器顶部; 所述容器内设置有纵向往复运动的分料板,所述分料板表面设置有垂直于该分料板表面的多个提料钩;且所述分料板的底端与所述进料ロ齐平,所述分料板的顶端与所述出料ロ齐平。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生物质发电炉前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装置连接该分料装置的出料ロ,且倾斜地设于该分料装置的ー侧。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生物质发电炉前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料ロ,该第二出料ロ位于所述进料ロ的相对侧,且所述第ニ出料ロ外连接有第二出料装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质发电炉前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顶部的出料ロ的相对侧设置有鼓风装置,该鼓风装置的出风方向正对所述出料ロ。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质发电炉前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板为环形链带,其一端套设在ー个传送滚轮上,另一端套设在从动滚轮上。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生物质发电炉前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平板,该平板底部设有滚轮。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生物质发电炉前给料装置,其特征在干,该分料装置设于ー个平台上,该平台下方设有滚轮。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质发电炉前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出料装置的下方设有两个支撑杆。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发电炉前给料装置,包括进料装置、分料装置、以及出料装置,所述分料装置为一直立封闭容器,所述进料口位于该容器底部,所述出料口位于该容器顶部;所述容器内设置有纵向往复运动的分料板,所述分料板表面设置有垂直于该分料板表面的多个提料钩;且所述分料板的底端与所述进料口齐平,所述分料板的顶端与所述出料口齐平。本技术所述的生物质发电炉前给料装置中,通过垂直于分料板表面设置的提料钩将生物质燃料进行提升,使得生物质燃料可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发生内部撕扯作用,从而令处于搭桥、结拱状态的生物质燃料分散,所述分散后的生物质燃料可通过顶部的出料口和底部的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质发电炉前给料装置,包括进料装置、分料装置、以及出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连接分料装置的进料口,所述出料装置连接分料装置的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装置为一直立封闭容器,所述进料口位于该容器底部,所述出料口位于该容器顶部;所述容器内设置有纵向往复运动的分料板,所述分料板表面设置有垂直于该分料板表面的多个提料钩;且所述分料板的底端与所述进料口齐平,所述分料板的顶端与所述出料口齐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博云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