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AMT车库换挡预挂挡控制装置,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车辆在起步过程中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控制装置包括车速传感器、离合器、用于控制同步器挂挡的挂档机构、TCU和与TCU连接的用于采集挡位杆位置信号的采集件,车速传感器、离合器和挂挡机构均与TCU连接,TCU用于接收采集件采集的挡位杆位置信号,在挡位杆位置信号为空挡的位置信号时TCU将车速传感器采集的当前车速值与TCU内预先设定的车速设定值进行对比,判断在当前车速值小于车速设定值时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离合器分离并发出预挂一挡请求信号给挂挡机构,挂挡机构用于控制同步器挂入一挡。本控制装置提升了车辆的起步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
,涉及一种汽车AMT车库换挡预挂挡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的AMT自动变速器中,车库换挡策略是控制策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车库换挡的执行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到驾驶员的驾乘感觉,以及车辆的起步效率。车辆在空挡状态下,若不进行任何挂挡动作,在挡位杆迁移到行驶挡时同步器还需要根据当前挡位杆信号进行挂挡后再控制离合器起步而造成时间延迟,降低了 AMT自动变速器起步效率。同步器的作用是在直齿和圆盘的立齿相接触以前,提前进行摩擦,来将转速较大 的一方的能量传递给转速较小的一方,使得转速较小的一方提升转速,达到与转速较大的一方转速同步。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正常换挡,还能起到缓冲的作用,解决了原先没有同步器时,把一个慢速旋转的齿轮强行塞入一个高速旋转的齿轮中发生打齿的现象。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简称T⑶,常用于AMT、AT、DCT、CVT等自动变速器。车辆自动变速是汽车电控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驾驶更简单。采用计算机和电力电子驱动技术实现车辆自动变速,能消除驾驶员换挡技术的差异,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行车安全性,提高车辆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多功能开关的作用是向控制单元输入选挡杆位置信号,装在变速器壳体上,与选挡杆相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提升车辆起步效率的汽车AMT车库换挡预挂挡控制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AMT车库换挡预挂挡控制装置,包括车速传感器、离合器和用于控制同步器挂挡的挂档机构,本控制装置还包括TCU和与TCU连接的用于采集挡位杆位置信号的采集件,所述的车速传感器、离合器和挂挡机构均与TCU连接,所述的TCU用于接收上述采集件采集的挡位杆位置信号,在挡位杆位置信号为空挡的位置信号时所述的TCU将上述车速传感器采集的当前车速值与TCU内预先设定的车速设定值进行对比,判断在当前车速值小于车速设定值时发出控制信号控制上述的离合器分离并发出预挂一挡请求信号给上述的挂挡机构,所述的挂挡机构用于控制同步器挂入一挡。本汽车AMT车库换挡预挂挡控制装置可以根据采集件采集的挡位杆位置信号和车速传感器采集的当前车速值判断是否发出预挂挡位请求信号给挂挡机构。在TCU中预先存储车速设定值,TCU在挡位杆位置信号显示挡位杆处于空挡位置时,将采集到的当前车速值与车速设定值进行对比,判断在当前车速值小于车速设定值时,说明当前车辆处于接近停止的状态,车辆需要挂一挡进行起步,TCU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离合器分离后,输出预挂一挡的请求信号给挂档机构,此时因为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没有任何扭矩传递,挂档机构可将一挡挡位提前挂入,在挡位杆迁移到一挡进行起步时,本控制装置停止工作,此时因为同步器已经提前挂入,所以离合器可以马上接合以控制车辆起步。在上述的汽车AMT车库换挡预挂挡控制装置中,所述的TCU用于在挡位杆位置信号为空挡的位置信号时进行计时并将该所计时间值与TCU内预先存储的时间设定值实时进行对比,判断在时间值大于时间设定值时发出控制信号控制上述挂档机构解除预挂的一挡挡位。在挡位杆位置信号为挡位杆未处于空挡的位置信号时,本汽车AMT车库换挡预挂挡控制装置不进行工作;在挡位杆位置信号为挡位杆处于空挡的位置信号时,TCU将记录当前挡位杆置空挡的时间并实时与存储器内预先设定的时间设定值进行对比并判断在时间值大于时间设定值时,TCU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挂档机构将预挂的一挡挡位解除,使同步器回归至空挡。在上述的汽车AMT车库换挡预挂挡控制装置中,所述的TCU用于判断在时间值大于时间设定值时发出控制信号控制上述离合器闭合。在TCU接收到挡位杆置空挡的时间值大于时间设定值时,先将挂档机构预挂的一挡挡位解除后,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离合器闭合, 以防止因为长时间保持离合器分离而产生大量热量从而给离合器带来负担。在上述的汽车AMT车库换挡预挂挡控制装置中,所述的挂档机构包括电机以及通过传动机构和电机连接的拨叉轴。其电机在接收到TCU发出的预挂挡位请求信号时转动带动传动机构,从而推动拨叉轴将同步器挂入预挂挡位。在上述的汽车AMT车库换挡预挂挡控制装置中,所述的T⑶包括微控制器、存储器、传感器接口电路、输出接口电路和计时器,所述的存储器用于存储车速设定值和时间设定值,所述的计时器用于记录挡位杆处于空挡的时间,上述的采集件和车速传感器分别通过传感器接口电路与微控制器连接,上述的挂档机构和离合器分别通过输出接口电路与微控制器连接。在上述的汽车AMT车库换挡预挂挡控制装置中,所述的采集件为挡位杆多功能开关。在上述的汽车AMT车库换挡预挂挡控制装置中,所述的采集件为手动阀位置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AMT车库换挡预挂挡控制装置具有以下优点I、本技术根据采集件采集的挡位杆位置信号和车速传感器采集的车速信号控制挂档机构提前挂入一挡挡位,有效地提升了 AMT自动变速器的起步效率。2、本技术通过记录挡位杆置空挡的时间,有效地避免了长时间将离合器分离造成对机械系统的负担,达到了消耗和效率的平衡。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流程图。图中,I、T⑶;11、微控制器;12、传感器接口电路;13、输出接口电路;14、计时器;15、存储器;2、车速传感器;3、米集件;4、离合器;5、挂档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汽车AMT车库换挡预挂挡控制装置包括车速传感器2、离合器4和挂档机构5,以及T⑶I和与T⑶I连接的用于采集挡位杆位置信号的采集件3,车速传感器2、离合器4和挂档机构5均与TCU I连接,本汽车AMT车库换挡预挂挡控制装置可使车辆刚起步时且在挡位杆迁移到行驶挡前将同步器预先挂入I挡挡位。在本实施例中,采集件3为挡位杆多功能开关,其挡位杆多功能开关在挡位杆所在挡位不同时,比如P-R-N-D变换时,阻值变化,电压值就不一样,以此判断在哪个挡位上;另外的,采集件3也可以为手动阀位置开关。T⑶I包括微控制器11、传感器接口电路12、输出接口电路13、计时器14和存储器15,其存储器15用于存储与车速进行对比的车速设定值和与挡位杆置空挡的时间值进行对比的时间设定值,其计时器14用于判断挡位杆置空挡的时间,其传感器接口电路12有开关量接口电路、模拟量接口电路和频率量接口电路这三种类型,开关量信号通过箝位二极管和上拉电阻转换成与微控制器11兼容的电平,经 过低通RC滤波后输入到微控制器11开关量输入端口 ;模拟量信号由相应传感器采集并经过条理和滤波后,输入到微控制器11的AD端口 ;频率信号通过箝位二极管和上拉电阻,转换为整形芯片能够兼容的电平,经过整形和滤波后,输入到定时器模块进行捕捉;采集件3和车速传感器2分别通过传感器接口电路12与微控制器11连接,挂档机构5和离合器4分别通过输出接口电路13与微控制器11连接;其挂档机构5包括电机以及通过传动机构和电机连接的拨叉轴。其电机在接收到TCU I发出的预挂挡位请求信号时转动带动传动机构,从而推动拨叉轴将同步器挂入预挂挡位。车辆在点火的瞬间,微控制器11接收到采集件3采集的挡位杆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AMT车库换挡预挂挡控制装置,包括车速传感器(2)、离合器(4)和用于控制同步器挂挡的挂档机构(5),其特征在于,本控制装置还包括TCU(1)和与TCU(1)连接的用于采集挡位杆位置信号的采集件(3),所述的车速传感器(2)、离合器(4)和挂挡机构均与TCU(1)连接,所述的TCU(1)用于接收上述采集件(3)采集的挡位杆位置信号,在挡位杆位置信号为空挡的位置信号时所述的TCU(1)将上述车速传感器(2)采集的当前车速值与TCU(1)内预先设定的车速设定值进行对比,判断在当前车速值小于车速设定值时发出控制信号控制上述的离合器(4)分离并发出预挂一挡请求信号给上述的挂挡机构(5),所述的挂挡机构(5)用于控制同步器挂入一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为,陈勇,罗大国,刘文忠,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